《天龙八部》扫地僧深度解析:这位大师的精神,其实并不值得学习

在金庸的武侠世界里,《天龙八部》中神秘而又强大的少林扫地僧,堪称是高手中的高手,武学界的“珠穆朗玛峰”。

《天龙八部》扫地僧深度解析:这位大师的精神,其实并不值得学习

他,淡泊名利。

身怀无敌于天下的绝技,却偏偏最爱在藏经阁扫地。

他,惊才绝艳!

不但无师自通的熟练掌握了“少林七十二绝技”,在佛学方面也有着无可匹敌的造诣。

他,低调奢华有内涵。

他,狂炫酷拽D炸天。

他是能力与资历并重的长者。

他是维护江湖正义与和平的侠义化身。

没有人知道他从哪里来,也没有人知道他要到哪里去。

他虽然只是短暂的在江湖上“冒了个泡”,但整个江湖却经久不息的流传着他的传说!

哦!天呐!我这该死的心潮澎湃,波涛汹涌!

让我们永远记住他的名字:扫地僧……

然而!

这位神秘而又强大的扫地僧,他真值得我们拥有吗?

他身上的那些精神,真值得我们学习和推崇吗?

《天龙八部》扫地僧深度解析:这位大师的精神,其实并不值得学习

为何要做扫地僧?

关于扫地僧的出场,说起来还是挺尴尬的。

萧远山和慕容博这两个老家伙,在少林派的藏经阁不显山不漏水的潜伏了几十年。

在这期间少林派的各种“核心技术”,被他们当《金瓶梅》也似的仔仔细细的研究了个遍。

几十年来厚积薄发的潜伏,让这二位老爷子的武力值几乎达到了当时江湖的“天花板”。

什么“北乔峰,南慕容”,见了他俩都得叫“爸爸”!

以至于少林派的一代高手提起这二位大佬时,都只能唉声叹气,腰膝酸软,四肢无力……

玄寂道:“这二人在本寺潜伏数十年,咱们上下僧众浑浑噩噩,一无所觉,可算得无能。他们若要盗经,数十年来哪一日不可盗,何待今日?”那老僧道:“师兄说得是。”二僧齐声长叹。

《天龙八部》扫地僧深度解析:这位大师的精神,其实并不值得学习

然而就在我们以为萧远山和慕容博要飞上天与太阳肩并肩的时候。

扫地僧吃着火锅唱着歌就突然出现了!

只见他手起掌落,手起掌落,一巴掌拍死一个,从藏经阁一路打到少林后山,管杀管救活。

如此出神入化,登峰造极的操作,让整个江湖的小伙伴们都惊呆了!

众人这时方才明白,那老僧(扫地僧)适才在藏经阁上击打二人,只不过令他们暂时停闭气息、心脏不跳,当是医治重大内伤的一项法门。许多内功高深之士都曾练过“龟息”之法,然而那是自动停止呼吸,要将旁人一掌打得停止呼吸而不死,实是匪夷所思。

牛!

真牛!

牛x克拉斯的那个牛!

小时候看书看到此处之时,仙人对这位扫地大师的敬仰,已经犹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又像黄河泛滥一发不可收拾……

但是长大了之后,却不禁要觉得奇怪:这位大师如此神功盖世,为什么要在少林藏经阁做打扫工作?

他如果去当少林方丈的话,那少林派的整体实力,岂不是可以更上一层楼了?

即使是这位扫地大师不肯插手俗务,那在少林当个长老一类的人物也好啊!

在少林内部获得更高权限及,更多资源的同时。以自身超凡脱俗的武学文化知识为众僧答疑解惑,弘扬佛法正能量,也非常符合佛家倡导的“普渡众生”的大无畏精神……

扫地大师何乐而不为呢?

当然,说到这里肯定有人会反驳:扫地大师是想要做个雅致高量“隐士”,非凡夫俗子可以理解的之类吧啦吧啦……(此处省略一万种装犊子方式)

但是,绝大多数所谓“隐士”遁世的原因,都是因为怀才不遇或对黑暗腐朽的现实不满。

然而这两个前提,在扫地大师所处的环境当中,都是不成立的。

《天龙八部》扫地僧深度解析:这位大师的精神,其实并不值得学习

大师其实可以不扫地

在武侠的世界里,当侠客最大的好处,就是“怀才”比怀孕还容易“显怀”。

只要你不是刻意隐藏实力,怀的“才”越大,就越扎眼!

为什么这么说?

正所谓“文武第一,武无第二”。

侠客们的“才”不像文人写文章那么有争议,这理论那理论的争个脸红脖子粗的也没个了局。

武侠的世界中,大侠们说好听了是“实践第一,理论第二”,说直白点就是“干就完了!”

侠客跟侠客起了冲突,少扯没用的,直接手底下见真章。

噼啦啪啦大战三百回合,站着的说的就是对的,倒下的说再多都是没用的。

以扫地大师D炸天的超凡实力,只要他肯展现实力,至少在少林派那一亩三分地上,他就算自己不当掌门,也有想让谁当掌门谁就能当掌门的实力。

少林就像他手里的白面馒头,他想蘸红糖就蘸红糖,想蘸白糖就蘸白糖。

毕竟实力在那儿摆着,有谁不服出来走两步?

《天龙八部》扫地僧深度解析:这位大师的精神,其实并不值得学习

当然,这种以武力压人“猛药”,不到点上是不能轻用的。

而且扫地僧所处的环境中,少林派的情况也确实没有那么糟糕。

《天龙八部》不同于《笑傲江湖》,少林派也不同于世俗帮会,大家的权力欲望都不是很大,也不怎么喜欢玩阴谋诡计。

少林派的掌门人玄慈方丈虽然私德有亏,一念之差跟叶二娘搞出来了个小和尚虚竹。

但是从掌门人的角度来说,他的能力和态度都是非常合格,甚至可以说是优秀的。

在神山上人带着天竺僧哲罗星上门寻衅的时候,他自己虽然没有好的办法应对,但是却不阻止玄生出面周旋。

在鸠摩智以小无相功使出“少林七十二绝技”,惊呆少林众僧的时候,玄慈更是大胆启用低辈分的虚竹与之对抗。

《天龙八部》扫地僧深度解析:这位大师的精神,其实并不值得学习

玄慈方丈却精明之极,虽不明白虚竹武功的由来,但看他适才所演的几招,招数精奇,内功深厚,足可与鸠摩智相匹敌,少林寺今日面临存亡荣辱的大关头,不如便遣他出去抵挡一阵,纵然落败,也总是一个转机,胜于一筹莫展,当即说道:“国师自称精通少林派七十二门绝技,高明渊博,令人佩服之至。少林派的入门粗浅功夫,自是更加不放在国师眼里了。虚竹,本寺僧众现今以‘玄、慧、虚、空’排行,你是本派的第三代弟子,本来决无资格跟吐蕃国第一高手国师过招动手,但国师万里远来,良机难逢,你便以罗汉拳和韦陀掌的功夫,请国师指点几招。”他将话说在头里,虚竹只不过是少林寺第三代“虚”字辈的小僧,败在鸠摩智手下,于少林寺威名并无所损,但只要侥幸勉强支持得一炷香、两炷香的时刻,自己乘势喝止双方,鸠摩智便无颜再纠缠下去了。

玄慈方丈不但在危急关头很有应变能力,对人才也能做到量才适用,并不是那种心胸狭隘,嫉贤妒能的掌门人。

以扫地僧的能力和见识,只要他愿意让玄慈方丈知道他的实力,他就算不担任任何职务,也一样可以在少林派获得想蘸白糖蘸白糖,想蘸红糖就蘸红糖的地位。

不是我们不相信大师,只是大家都想开开眼界而已。

《天龙八部》扫地僧深度解析:这位大师的精神,其实并不值得学习

俗话说得好:光说不练假把式,光练不说傻把式。

像扫地大师这样长达几十年的时间里不说也不练的,这叫个什么把式?

随便露一两手功夫,对扫地大师来说,根本就不叫一个事儿。

他明明随时都有当家做主的能力,却坚几十年如一日的去扫地。

这怎么能怪环境不好?只能说大师自己对扫地这种工作,有着特殊的爱好和热情。

身怀绝世武功,见识高人N等。

这样一个杰出的人才,却对烧火、种田、洒扫、土木粗活一类的工作情有独钟。

难道大家不觉得扫地大师的这种行为,有点抖M的嫌疑吗?

玄生、玄灭、玄垢、玄净均想:“这位老僧服色打扮,乃是本寺操执杂役的服事僧,怎能有如此见识修为?”服事僧虽是少林寺僧人,但只剃度而不拜师、不传武功、不修禅定、不列“玄、慧、虚、空”的辈份排行,除了诵经拜佛之外,只作些烧火、种田、洒扫、土木粗活。

《天龙八部》扫地僧深度解析:这位大师的精神,其实并不值得学习

扫地僧和“大师”的套路

在武侠的世界里,绝世高手往往都喜欢用不按套路出牌来凸现自己的“大师范儿”。

但同时他们的“不按套路”,用的却通常都是相似的套路。

扫地大师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我们不妨来看看,扫地大师身上那些在现实生活中都能见到的“大师范儿”。

“大师范儿”的第一步:装傻充愣。

扫地大师从一出场的时候,就把装傻充愣,扮猪吃老虎的火力开到了极致。

慕容复道:“不错,我问你躲在这里,有多久了?”

那老僧屈指计算,过了好一会儿,摇了摇头,脸上现出歉然之色,道:“我……我记不清楚了,不知是四十二年,还是四十三年。这位萧老居士最初晚上来看经之时,我……我已来了十多年。后来……后来慕容老居士来了,前几年,那天竺僧波罗星也来盗经。唉,你来我去,将阁中的经书翻得乱七八糟,也不知为了甚么。”

你看,人家慕容博明明问扫地僧偷听他和萧远山父子谈话多久了。

扫地僧却装模作样的算了半天他来藏经阁多久了。

《天龙八部》扫地僧深度解析:这位大师的精神,其实并不值得学习

而且还故作姿态的抱怨萧远山他们:“你来我去,将阁中的经书翻得乱七八糟,也不知为了甚么”……

大师都在藏经阁呆了四十多年了,大家大半夜的不睡觉跑藏经阁干什么他会不知道?

如果萧远山和慕容博他们说,自己是因为长夜漫漫无心睡眠,所以去藏经阁找本叫什么“铜瓶梅”“铁瓶梅”的奇书,来打发一下时间,扫地大会相信吗?

很明显不会。

他们想得到什么,扫地大师一直很清楚,他只是在装傻而已。

而装傻如果不是为了装逼,那这傻就装的毫无意义。

所以“大师范儿“”的第二步,就是:不卜可知。

在一系列的装傻充愣带动气氛以后,扫地大师开始了他真正“半仙儿”级的表演:

那老僧见他脸上初现忧色,但随即双眉一挺,又是满脸刚愎自负的模样,显然将自己的言语当作了耳畔东风,轻轻叹了口气,向萧远山道:“萧居士,你近来小腹上‘梁门’、‘太乙’两穴,可感到隐隐疼痛么?”萧远山全身一凛,道:“神僧明见,正是这般。”

……

他(扫地僧)说到这里,转头向慕容博道:“慕容老施主视死如归,自不须老衲饶舌多言。但若老衲指点途径,令老施主免除了阳白、廉泉、风府三处穴道上每日三次的万针攒刺之苦,却又何如?”

慕容博脸色大变,不由得全身微微颤动。他阳白、廉泉、风府三处穴道,每日清晨、正午、子夜三时,确如万针攒刺,痛不可当,不论服食何种灵丹妙药,都是没半点效验。

扫地大师的这一段表演,虽然在书上看起来神乎其神,其实现实中只能算是街头“半仙儿”们的“保留节目”。

只要把台词略微一换,大家就能直白的体会其中三昧了:

萧老施主是否觉得夜尿频多,腰膝酸软?后半夜的时候,还觉得四肢发冷,有时候还觉得力不从心?

慕容老施主我看你印堂发黑,华盖当头;六亲缘薄,最近孩子是不是不听话了?再看你命宫阴暗,气数已尽;在事业上可是屡屡不顺?

《天龙八部》扫地僧深度解析:这位大师的精神,其实并不值得学习

台词这么一换,大家是不是觉得扫地大师的表演,很有“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了?

即使是从小说的角度来说,金庸老爷子对扫地大师的描写,也只能说是技术上浑然天成,逻辑上却全然不通。

因为即使忽略扫地僧的受虐倾向不计,这个仙气飘飘的大师,三观也有很明显的问题。

他早就知道萧远山和慕容博混进藏经阁偷学武功秘籍的事情,既没有提醒少林高高手注意防范,也没有早早的劝说萧远山和慕容博收手。

而是选择把几本佛经换了下位置,就蹲在旁边看戏去了。

明知道这俩人已经“入了魔道”,却又不肯对人家实行早发现、早治疗的原则。

非要等他们闹的一发不可收拾的时候,自己才神神叨叨出面解决。

说他是姑息养奸好?还是说他玩寇自重好?

在他出面“普渡”萧远山和慕容博的时候,这二位早已经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由内而外全身心的成了渣渣。

每人平均下来拖出去枪毙十分钟都赎不了他们那一身的血腥和罪恶。

扫地僧费了那么的大精神救这两个“史诗级”人渣,除了他自己出尽风头,装个划时代的逼,对整个江湖还有什么实际意义?

《天龙八部》扫地僧深度解析:这位大师的精神,其实并不值得学习

结语

在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对传说的“隐士”向来有种特殊的情结。

古人说“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当代网络上说“高手在民间”。

人们普遍的认为,有本事的人不喜欢“功名利禄”,反而往往会对吃糠咽菜掏苦力情有独钟。

而关于“隐士”的各种特征,在扫地僧这个人物的身上基本上都能找到。

但是从现实和人性的角度来讲,扫地僧这种的“隐士精神”,不但不值得学习提倡,也基本没有存在的可能。

孟子曰的好: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天龙八部》扫地僧深度解析:这位大师的精神,其实并不值得学习

一个人无论是学习哪一种专业或技能,首先都是为了改善自身的生活环境,在达到自给自足以后,再帮助周边的人改善生活环境。

而扫地僧这样的“隐士”呢?他们学习专业技能是为了什么?

他们明明有能力改善自己的生活环境,为整个江湖做出更大的贡献。

但却偏偏要躲在阴暗的角落之中,任由江湖发臭腐烂,等到事态发展的不可收拾的时候,才出来收拾局面。

说好听了这是不负责任,说难听了就是心理阴暗!

这种荒唐的“隐士情结”之所以能够在我们的传统文化里泛滥,其实主要原因还是它能够满足古代那些郁郁不得志的读书人们,自我安慰的“阿Q精神”。

他们自觉能力出众,高人一等,却又得不到当权者的青睐和重用。

因此,只好拿所谓的“隐士精神”来安慰自己那颗渴望功名利禄的心。

而这种“隐士精神”流入民间江湖以后,又被各路江湖骗子改头换面的加以利用。

他们往往自称有通天彻地之能,却又因为不在乎“名利”二字,而甘愿流落江湖。

然而他们在说着这种鬼话的同时,往往在收了别人的钱以后,还不忘提醒对方回去以后替他们宣传宣传……

在普通百姓中间,这种“隐士情结”危害更加严重!

《天龙八部》扫地僧深度解析:这位大师的精神,其实并不值得学习

因为“隐士情结”会使相信它的人们,缺乏对主流和权威的认同,把希望放在虚无缥缈的“隐士”们身上。长此以往的话,轻则会被江湖骗子们玩弄于鼓掌之间,重则会沉迷于迷信活动无法自拔。

因此从现实的角度来说,所谓的“扫地僧精神”不但不值得提倡,还是妥妥该被扫进历史垃圾堆的“文化糟粕”!

新时代的年轻人,需要的是敢想敢做,有能力,更要有责任和担当的进取精神!

正所谓“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

面对祖国的大好河山,大展拳脚,建功立业他不香吗?

大好时光不活出自己的精彩,空有一身本领却偏偏要躲到暗戳戳的角落里当什么“隐士”!

只能说他们不是装x有瘾,就是脑子有病……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1

标签:装傻充愣   武功   大师   少林   精神   国师   施主   方丈   藏经阁   红糖   隐士   白糖   深度   实力   能力   江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