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城诀》扎心启示录:穷小子再大的本事,也只能当个无用的好人

在金庸众多的武侠小说中,《连城诀》是非常特殊的一部。

在这部小说中主角狄云不是在遭受江湖的毒打,就是赶往被江湖毒打的路上。

别的武侠小说看着让你觉得爽,而这部小说看着能把心理脆弱的人压抑出内伤!

狄云明明是主角,武功低的时候被人欺负,被人冤枉,好不容易九死一生之下武功大成了,他依旧还是被人欺负,被人冤枉。

《连城诀》扎心启示录:穷小子再大的本事,也只能当个无用的好人

一身武功出神入化,却全然找不到用武之地,空有一身正邪兼济的武功,却只能在一事无成的情况下,灰溜溜的躲回藏边的大雪山里隐居。

为什么狄云不能像其他主角一样,纵横江湖闯出一片自己的天地?

为什么狄云就得活得那么憋屈?

贫穷限制的不止是人的想象力

一般来说,谈起“贫穷”这个词儿的时候,大家的第一反应就是经济上的贫困。

一家人里穷的饭都快吃不上了,一条裤子穿一家人轮着穿,还补不上腚上的俩窟窿。

《连城诀》扎心启示录:穷小子再大的本事,也只能当个无用的好人

这种贫穷在《连城诀》的主角狄云身上,一开始就体现了出来。

他的师父戚长发为了去探查万震山的虚实,把家里唯一的一头老黄牛卖了,才凑够钱买了三件新衣服和去荆州城的路费。

然而实际上来说,这种经济上的贫穷本身并不算可怕。

因为只要一个人稍有眼光和格局,虽然不一定能够发大财,但是通过自身的努力混个不愁温饱并不算很难。

缺钱导致的贫穷,其实在任何时代都不算大问题。

真正的大问题,是因缺钱带来的眼界和格局的严重受限。

狄云在万震山府刚踏入江湖的时候,就为绿林道德吕通弄脏了他师傅戚长发的新衣服,不顾场合地跟吕通拼命索赔。

这种行为说好听了叫“纯朴”,讲直白点就是“愚蠢”。

《连城诀》扎心启示录:穷小子再大的本事,也只能当个无用的好人

当时万府云集的那些江湖人,虽然未必都是什么一方豪侠,但是买几身新衣服在他们看来绝对属于“鸡毛蒜皮”之流的小事儿的。

但狄云不知道这些。

他只知道师父为了赴这场宴会买这身衣服,卖掉了家里仅有的一头老黄牛,以至于他们回乡之后耕地都成了问题。

因为拥有的太少,所以他受不了哪怕一丁点的失去。

这场为了一件新衣服而引起的拼杀,无论输赢,狄云都将是一个笑柄。

因为他拼命想要索回的东西,在别人看来就是一个微不足道的笑话。

这种物质贫穷导致的眼界和格局的严重受限,直接导致了狄云不太可能会有太高处事水准。

但是这种影响却并不是无法改善的。

没吃过猪肉没关系,多看看猪跑也好啊!

人穷不要紧,还可以通过学习来武装自己的精神,自己所处的位置低,也可以站到巨人的肩膀上看世界嘛!

可狄云更倒霉的是,他的师父戚长发不但不愿意让他开阔眼界和格局,反而有意地在限制他的精神成长。

《连城诀》扎心启示录:穷小子再大的本事,也只能当个无用的好人

教他明明是“唐诗剑法”,偏偏给改成“躺尸剑法”,明明是“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偏偏改成“落泥招大姐,马命风小小”……

狄云本身资质不算太差,但经过戚长发刻意的误导之下,就变得稀里糊涂起来了。

鲁迅先生在《狂人日记》中有这么一段话:

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江湖最可怕情况,不是道德沦丧。

而是一群毫无道德操守的人,不遗余力的向好人灌输道德观念。

因为在“道德沦丧”的情况下,大家都是“江湖人”,你不讲道德,我也不讲道理,你敢压迫我就敢反抗,大不了鱼死网破:舍得一身剐,皇帝也敢拉下马。

在这种矛盾尖锐的情况下,坏人也无法忽略行凶的风险,反而会比较克制一些。

而一旦毫无道德操守的坏人掌握了话语权,他们会拼命的向好人灌输严苛的道德理念,从精神上瓦解好人对他们侵害的反抗之心。

比如戚长发自己虽然不是一个好人,但是他在教育徒弟和女儿的时候,却是不遗余力的把他们往纯真善良的路子上教的。

从这一点上来说,戚长发确实比万震山的心机要深沉得多,把徒弟和女儿教傻了,自己才是安全的。

万震山教徒弟就是因为连偷奸耍滑的手段也教了出去,最后才会被徒弟出卖惨死。

据丁典和言达平所言,戚长发堪称文武全才,但他却只教狄云认识几百个字儿,连唐诗都故意教错。

为的是什么?就是为了让狄云在能够理解基本的“仁义道德”的同时,限制他进一步学习的能力。

狄云在这么个极品师父的调教之下,真正成了精神和物质双重赤贫的“贫困户”。

这样一个又傻又穷的乡下小子,他能在江湖上存活吗?

《连城诀》扎心启示录:穷小子再大的本事,也只能当个无用的好人

提升技能和提升境界

好在从实际上来说,狄云的师父其实有三个。

第一个是正牌师父戚长发,但他基本没教过狄云什么有用的东西。

真正把狄云带进武学和江湖的大门的人,是他第二个“师父”丁典。

虽然狄云一直称丁典为“大哥”,但其实丁典对狄云这个小兄弟的关怀,完全算得上是“亦师亦友”了。

《连城诀》扎心启示录:穷小子再大的本事,也只能当个无用的好人

狄云的内功“神照经”是丁典教的,关于江湖的一些黑暗真相也是丁典告诉他的。

但有一说一。

丁典本人在闯江湖方面都算不上成功,为人单纯地简直跟狄云一样让人心疼!

以他有限的水准来教狄云闯江湖,本来就很难产生太大的作用。

再加上你别看狄云这个人挺蠢,可人家还更固执呢!

关于戚长发绰号为什么叫“铁索横江”?丁典告诉狄云那是因为戚长发为人狡猾阴损,谁要是得罪了他的话,他就让人像江心里的船一样,上不去也下不来。

但狄云当时死活不愿意相信。

从那以后,丁典几乎放弃了教狄云做人,着重教他武功,希望他能以力量自保。

丁典死后,经过他的深刻教育和江湖无情毒打后狄云,总算少了几分土气,但依旧傻的可以。

《连城诀》扎心启示录:穷小子再大的本事,也只能当个无用的好人

丁典死后,狄云刚独自行走江湖没几天,就又因为多管闲事引起误会,被“铃剑双侠”的马踩断了一条腿不说,还差点稀里糊涂的把命给送了。

好在关键时刻,狄云的最后一位“师父”血刀老祖出现了。

血刀老祖跟狄云在一起的时间虽然最短,但却正是他让狄云彻底看透自己和江湖的。

《连城诀》扎心启示录:穷小子再大的本事,也只能当个无用的好人

从正邪善恶的角度来说,狄云对血刀老祖始终都是反感厌恶的。

因为他曾亲眼见过血刀老祖闯入迎亲的队伍,毫无理由地滥杀无辜。

但是从自身安全的角度考虑,狄云却又不得不依靠血刀老祖。

因为江南群侠都以为他是血刀老祖的徒孙,如果血刀老祖被群侠打败,那他狄云也难逃一死。

而且有意思的是,在狄云三个“师父”之中,对狄云最为宠爱的反而是这个堪称丧心的“江湖公害”血刀老祖。

公平地讲,血刀老祖虽然对别人辣手无情,但是对狄云照顾的却称得上很用心。

《连城诀》扎心启示录:穷小子再大的本事,也只能当个无用的好人

即使是后来他想杀狄云,也是因为狄云在生死关头屡次不肯听他的话,反而几次帮助他的敌人。

狄云自己对血刀老祖的感情也非常矛盾。

一方面他确实很感激血刀老祖自己的爱护和教导。

但另一方面他又无法劝说血刀老祖不再作恶。

所以狄云在以命相拼中踢死了血刀老祖以后,并没有感觉到胜利的喜悦,反而是一阵的迷茫,最后他还安葬了血刀老祖的尸身。

经过与血刀老祖的生死一战的狄云,不但武学境界上打通了任督二脉,思想也开始觉醒了。

或者说,他终于肯睁开眼睛看看真实的江湖,不再闭着双眼坚信江湖一片光明……

《连城诀》扎心启示录:穷小子再大的本事,也只能当个无用的好人

人淡如菊

狄云出了雪谷以后,也曾想过复仇。

但最终还是下不了手。

他是一个好人。

“好人”的意思,就是他不能像万氏父子一样冷血无情。

如果他下手杀了万氏父子,那么他就会失去在道德上的优越性,变成跟他们一样的“坏人”。

狄云做不了坏人,甚至也做不了猛人。

强烈的道德感像一根无形的锁链,死死地捆住了他的灵魂。

他是个好人,他有一身高超的武功。

但这些又有什么用?他本人没有任何的攻击性和进取心。

他拥有狮子的牙齿,老虎的利爪,但终究还是只有一颗兔子的心。

好在狄云终于明白了自己和江湖之间的差距,他知道没有朋友也没有背景的自己,根本没有魄力和狠劲儿在那个江湖上闯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既然惹不起,那就避开吧!

就像一首歌里唱的那样:

没人想做失败者

所以都在发狂斗狠

却都不顾谁对谁错

Just Beat It,Just Beat It

Just Beat It,Just Beat It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8

标签:好人   武功   老黄牛   仁义道德   操守   启示录   师父   徒弟   贫穷   坏人   新衣服   格局   本事   无情   主角   小子   道德   江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