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富春:由技到艺

在欲望生成的同时,技术也在生成。它虽然不仅有外在的目的,而且有内在的目的,但其基本本性是达到目的的手段。在生活世界的游戏中,技术也改变了自身。它除了保持自身的本性之外,还发展为艺术。这就是说,技术艺术化,技术成为了艺术。

(此处已添加圈子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彭富春:由技到艺

■ 文| 彭富春

技术与艺术有什么关联?与技术一样,艺术也是人工活动,而且是一种制作活动。艺的汉字本意是园艺、培植,亦即人让植物按其本性最大可能地生长。因此原本的艺术是关于园艺和培植的技术活动,然后引申为人创造美的活动,包括美术、音乐和文学等。当然艺术和一般的技术有着本性的不同。技术只是对于物或者人的制作,而艺术不仅是对于物与人的制作,而且是关于人的生活世界的真理的创造。同时技术只是服务于目的的手段。随着目的的实现,手段也就相应地完成了自身的使命。但艺术从来不将自己设定为以它物为目的的手段,而是以自身为目的,只存在于自身的作品之中。不过,在技术艺术化的过程之中,它也能表达真理,成为以自身为目的的作品。

这首先在于技术的人成为艺术的人。

在生活世界中,人一方面得益于自然的馈赠,另一方面又忍受着自然的奴役。因此人发明和使用工具去制作物,由此改造自然,并从自然中获得自由。但是技术给人带来的礼物也是双重的。它一方面解放了人的体力和智力,另一方面也限制了人的身体和心灵。人在从事技术活动的时候也被技术所控制,制作者成为了被制作者。人被技术化就是被工具化、机器化、物化。

但现代技术逐渐意识到了这种悖论和困境,并力图去克服或者减弱它。这里必须完成一个根本性的转变,即不仅考虑到物的物性,而且也考虑到人的人性。人不再只是一个工具,而也是一个完整的人。这就是说,人不只是一个技术的人,而且也是一个欲望的人和大道的人。技术的艺术化使人全面发展。

其次在于技术的过程变成了艺术的过程。

人们一般只是为了谋生而被迫去从事制作物的活动。他蜕变成一个会说话的工具或者会说话的牛马。他不是作为一个人,而只是作为一个工具去使用另外一个工具去制作物。因此当人去制作物的时候,他不是自由的,而是奴役的。他的身体受到折磨,精神受到摧残。只有当他不去制作物的时候,他才是自由的。他的身体得到休息,精神得到解脱。因此一般的技术活动对于人而言是利害兼备的。

但技术的艺术化活动是一个完整的人所从事的制作物的活动。他不是受到否定,而是得到肯定,不再感到身心受到压迫,而是得解放。他甚至达到与器合一,与物合一。技术的艺术化不仅使人在从事技术制作的时候没有被技术化,而且促进人的欲望得到实现,大道成为指引。

再次在于技术的器物成为艺术的作品。

人使用工具去创造物,也就是生产产品。但工具和产品特性的区分并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当一个工具生产另一个工具的时候,那么另一个工具就是产品;但当一个产品能生产另一个产品的时候,那么这一个产品就是工具。产品和工具一样,都是人造物。但产品和工具不同,工具是人用来去生产物,而产品是人用来为自己所消费。技术所制作的器物(工具和产品)实际上包括了功能、质料、形式和人性四个层面。技术的艺术化正是这四个层面的艺术化,亦即审美化。

一个器物作为一个器物是由其功能性或者是有用性决定的。一个物是否能成为一个器物,关键在于其有用性;一个器物不同于一个另外的器物,也是在于其不同的有用性。当器物只是作为工具为人使用的时候,它制作所欲物而效劳于人这个欲望者。它所敞开的主要是其功用性,亦即它如何作为手段服务于人的目的。但当器物不再作为工具为人所利用的时候,它的技术性就会隐去,而艺术性就会彰显。它具有超出功利性之外的无利害性。无利害性意味着,既不伤害物,也不利用物。同时人不进入物,而让物保持自身的存在。这形成了人与物的审美的基础。

人从有用性出发,去制作器物的质料。器物是由物质所成,因此物的质料本性在根本上决定了器物的本性。技术虽然打破了物的原生形态,但它敞开了物的特性。物的质料在自然状态是遮蔽的,并不为人所知。但技术将物的质料特性开启出来,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并使之更加纯粹和集中。正是通过对于矿石的冶炼,金属才能从石头当中抽身而出,而成为金银铜铁锡等,作为一个独立的存在者。正是通过对于木材的加工,并使之成为建筑材料和各种器物,木器的坚韧、支撑的本性才能为人知晓。因此技术对于物的质料的制作显示了物的质料最大可能的美。

技术也建构了器物的形式的特性。人们一般将物的质料理解为内在的,而物的形式理解为外在的。但事实上并非如此,形式就是质料自身的显示。在物的制作过程中,随着对于物的质料的再造,技术打破了物原初的简单的旧的形式,而赋予了新的形式,包括结构、样态、色彩和声音等。不同的质料可以具有同一形式,同时同一的质料也可以具有多种形式。形式让质料的存在变得多彩多姿。当金子和珠宝成为工艺品的时候,它们凸显其更加耀眼的光芒;当古琴和钢琴被演奏的时候,它们能发出比自然界更纯粹和美妙的声音。正是通过技术的制作,人让物的色彩和声音等形式特征更加完美。因此技术对于物的形式的制作显示了物自身形式最大可能的美。

此外技术也创造了器物的人性。器物虽然是物,但不是自然物,而是人工物,是人所创造和使用的。作为一个存在于生活世界中的物,它不仅凝聚了物性,而且也凝聚了人性。器物镌刻了人的生与死、劳作与休息、爱与恨等。在这样的意义上,器物是人和世界的聚集。它一方面沉积了人的欲望,另一方面也包含了大道。但技术的历程是艰辛的。它不仅包括了人与自然的抗争,而且包括了人与社会和心灵的抗争。这一抗争的历史不仅是人从自然中的解放,而且是人从技术中的解放。它是一个反对奴役而走向自由的进程。因此技术所制作的器物的人性展示了人性的美。

根据上述的分析,技术的艺术化表现为两个方面。它一方面追求自然化。产品虽为人作,但要宛若天成。这不仅意味着人工物要具备自然物的形态,而且要具备自然物的本性。它不仅要保护物性,而且要解放物性。它另一方面追求人性化。这不仅需要器物便于人的使用和消费,而且需要它便于人自身的存在和发展。技术不仅要保护人性,而且要解放人性。当它生产了符合物性与人性的产品时,就显示了物的物性和人的人性,成为了揭示人的生活世界的作品。在这种情形中,技术升华为艺术,成为了诗作。它所制作的不是一般的事物,而是美的事物。

最后,技术产品的消费成为艺术作品的鉴赏。

技术生产的器物作为产品是技术过程的完成。但当进入市场的交换机制之后,它成为了商品。它通过买卖会被人拥有并会被使用而成为了消费品。这就是说,产品的身份转化为所欲物的身份,而效劳于欲望者的欲望。这当然也是在大道的指引下实现的。但技术的艺术化将产品的消费转化为了欣赏。人不只是在消费产品,而且也在欣赏产品。在欣赏产品的时候,人既不是占有,也不是制作,甚至也不是接受大道的指引,而是静观。这一方面让人保持并显现自身,另一方面让产品保持并显现自身。与此同时,这一方面人将自身给予产品,.另一方面产品也将自身给予人。在欣赏中,人显示了人性,物显示了物性。

彭富春:由技到艺

本文作者系武汉大学哲学教授,著有系列学术专著“国学五书”(《论国学》、《论老子》、《论孔子》、《论慧能》、《论儒道禅》,均由人民出版社出版与发行)。本文选自《论大道》,标题为编者所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1

标签:自然物   目的   物性   质料   器物   本性   人性   大道   形式   欲望   自然   工具   艺术   产品   技术   彭富春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