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富春:大道处于永远的生成之中

在欲望、技术和大道的游戏中,最后是大道的生成。它表现为由道到人,亦即从非人之道到人之道,从外在于人之道到内在于人之道。

(此处已添加圈子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彭富春:大道处于永远的生成之中

■ 文| 彭富春

一般人认为,比起欲望和技术,大道或者智慧是永恒存在、千古不变的。它们如同上帝一般存在,也如同天道一般存在。但事实上,大道也是处于永远的生成之中,是不断成长的。对于人的生活世界的游戏来说,并没有一个预先给予的大道或者智慧,而只有在此游戏中与欲望和技术一起生长出来的大道。大道虽然在本性上不同于欲望与技术,但它与欲望和技术相关,也是欲望之道和技术之道。同时大道随着其历史性使命的完成,也有其死亡和终结。于是人们既不能相信大道的永垂不朽,也不能希望它的死而复活,而是要思考大道的死亡和新生,也就是大道的历史性的生成。它表现为大道由传统形态到现代形态的转变。

大道的历史是一个由神到人和由天到人的过程。人类历史古代的大道总是以外在于人的形态表现出来的,或者是神灵,或者是天道。当然神灵和天道的显现最后还是依赖于人,这个人就是圣人。他向人们说出了大道,指出了真理。但圣人既不是作为人,也不是作为个人自身在言说,而是作为神灵和天道的代言人在言说。因此所谓的大道是神灵的启示和天道的显现,规定了人在世界中的生活和道路。

但在现代和后现代的社会里,传统的大道已经终结。就西方而言,上帝死了。这意味着神启的大道不再是我们时代的规定性。就中国而言,天崩地裂。这标志着自然的大道在我们的世界不再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当然传统大道或者智慧的终结不是简单的过去和消失,而是作为传统依然保存着,并在当代世界中发挥或大或小的影响。与人类历史古代的大道的外在性不同,现代的大道却是内在性的。这就是说,人不需要借助于人之外的神道和天道作为自身存在的指引,而是依靠于人给自身的存在奠定基础。人自己说出了关于生活世界的大道,规定了自己的存在、思想和言说,由此制定了生活世界的游戏规则。

大道的历史不仅是一个由外在到内在的过程,也是一个由一元到多元的过程。人类历史古代的大道一般都是一元的大道。特别是当宗教成为大道的主要形态的时候,它们强调了大道的一元性。就一神教而言,有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就非一神教而言,有印度教、佛教和道教等。这些宗教都宣称只有自己的教义是唯一的真理,而其他的教义是非真理,是歪理邪说。它们都要求人们绝对地信仰自己,而排斥对于其他宗教的信仰。这些宗教,其中特别是一神教不仅主张自己所宣扬的大道的唯一性,而且要求自己的普遍性。它是排他的,不容许异己的。因此在历史上就出现了频繁的宗教战争。

但人类历史进入现代之后,大道进入到多元的格局。一方面,基督教的上帝死了,不再作为世界最根本的规定性。虽然有神论依然具有市场,但无神论却获得更大的地盘。另一方面,现代世界进入了众神喧哗的时代。那些依然存在的各种宗教虽然也宣称自己的唯一性和普遍性,并导致所谓的文明的冲突,但是也承认多元,宽容异己,并寻求和他者的对话,如佛教和基督教的对话以及其他世界各大宗教之间的对话。

但在现代世界的大道之中,最根本的不是神的声音,而是人的声音;不是众神的争吵,而是众生的呼唤。因此在现代世界里占统治地位的不是唯一的真理,而是多元的真理。它们是差异的、异质的、多样的和非同一的。一方面古老的大道还在言说,另一方面新创的大道却在生长;一方面民族自身的大道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另一方面民族之外的他者的大道也包含了巨大的诱惑力。多元的大道指引了多元的世界。

彭富春:大道处于永远的生成之中

本文作者系武汉大学哲学教授,著有系列学术专著“国学五书”(《论国学》、《论老子》、《论孔子》、《论慧能》、《论儒道禅》,均由人民出版社出版与发行)。本文选自《论大道》,标题为编者所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2

标签:基督教   规定性   大道   神灵   天道   外在   真理   形态   宗教   欲望   人类   传统   历史   世界   技术   彭富春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