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富春:艺术的欲望

艺术所表达的欲望有一个出发点,就是身体的欲望。艺术在根本上是以人的身体和感觉为中心的欲望的活动。它具体化为人的生死爱欲,也就是关于生命、死亡和性爱的欲望。

彭富春:艺术的欲望

■ 文| 彭富春

作为人的技艺,艺术本身也是一种欲望的活动。但欲望在何种程度上规定了艺术并成为了艺术的本性?正如已经指出的,人的生活世界是欲望、工具和智慧的游戏。生活世界的其他活动虽然不是欲望,但都与欲望有着直接或者间接的关联。科学研究人的欲望,特别是精神分析学产生以来的心理学就一直关注欲望在人的心理结构中的地位及其压抑和解放等;道德则试图规范人的欲望,它要确定欲望的界限,让它不至于破坏了一般社会既定的伦理的规范;当代还产生了欲望的政治学,它揭示欲望是如何政治化的,同时政治又是如何欲望化的。这些人的活动的方式虽然在不同的层面关涉到人的欲望,但它们并不是作为欲望自身而活动。与此不同,艺术自身就是欲望的活动,或者是具有欲望性的。它是情欲、意愿和渴求等。

就欲望自身而言,艺术的欲望和一般生活世界的欲望具有相似性。人们从事艺术创作和欣赏的欲望与人宴饮、性爱的欲望在其渴求和满足的意义上看起来没有什么明显的差别。不仅如此,人们甚至可以在宴饮、性爱的身心陶醉中看到和艺术审美陶醉中的共性,而将艺术和宴饮、性爱的感觉的本性完全看成是同一的:它们是生命力的创造和享受。但艺术的欲望在根本上不同于一般的欲望。一个在现实生活世界中和在艺术现象中的吃喝和性行为绝对具有不同的意义。如果说人的生活世界的欲望是功利性的话,那么艺术的欲望则是非功利性的。正是因为如此,所以艺术的欲望超出了生活的欲望,而显现为无欲或者是没有欲望。这种无欲使欲望成为了自由的欲望和审美的欲望。

艺术作为自由的欲望活动是通过表达欲望而实现的。这就是说,艺术不仅是欲望自身的表达,而且是关于欲望的表达。因此,艺术是在揭示欲望的时候而显示自身是欲望性的。如果将艺术看成是关于欲望的表达的话,那么这将导致许多方面的误解,并使我们的思考遇到一定的困难。其中最主要的是将艺术作为欲望的表达看成是性欲的升华。艺术表达欲望的观点不是精神分析学美学,甚至也不是它的变形。欲望不能狭义地等同于性欲,同时欲望的本性也不是丑陋的和邪恶的,而是美好的,是生命力的创造。

除此之外,艺术作为欲望的表达也会面临一些批评。首先是艺术表达情感论。人们认为艺术表达的不是欲望,而是情感。但艺术中的情感一方面和欲望建立关系,成为情欲,另一方面和理性建立关系,而成为情理。所谓的情感和理性都是以欲望为基础,于是,欲望是本原性的。其次是艺术描写生活论。人们认为艺术所描写的是整个生活世界,而欲望只是其中的一个要素。固然生活世界是由欲望、工具和智慧的游戏所构成的,但它首先将自身呈现为生活的欲望。同时,艺术虽然相关于工具和智慧,但它是以欲望表达为自己的主题的。

作为欲望的表达,艺术和人的生活世界的一切欲望都建立了联系。正如我们所揭示过的,人在生活世界中有各种各样的欲望:身体的、心灵的、社会的,甚至还有欲望的欲望。只要艺术表达欲望的话,那么它也表达这些形形色色的欲望。但艺术所表达的欲望有一个出发点,就是身体的欲望。艺术在根本上是以人的身体和感觉为中心的欲望的活动。它具体化为人的生死爱欲,也就是关于生命、死亡和性爱的欲望。

因此,人们常说,生、死、爱是艺术永恒的主题。人的身体的存在是以生命的形态呈现出来的,而它的极端形态,也就是它的对立面就是死亡。人生在世正是人在生死间。性爱作为身体的关系,是男女之间的结合,也是生死游戏的中介。当然艺术在表达身体的欲望的同时,也表达心灵的、社会的等等欲望。但这些非身体的欲望都是以身体欲望的形态表现出来的。它们是身体的感觉、想象和情感等。总之,它们是感性的,并因此是审美的。#大道哲学#

彭富春:艺术的欲望

本文作者系武汉大学哲学教授,著有系列学术专著“国学五书”(《论国学》、《论老子》、《论孔子》、《论慧能》、《论儒道禅》,均由人民出版社出版与发行)。本文选自《美学原理》,标题为编者所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3

标签:慧能   欲望   艺术   爱欲   形态   生死   也就是   为人   身体   智慧   感觉   关系   生命   情感   世界   彭富春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