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讨厌的勇气》:学会做课题分离,不再害怕被讨厌

犹太教教义中有这么一段话:假如有10个人,其中势必会有1个人无论遇到什么事都会批判你。他讨厌你,你也不喜欢他。而且,10个人中也会有2个人能够成为与你互相接纳一切的好朋友。剩下的7个人则两者都不是。


这时,你的关注点会聚焦到在哪一部分人?


你在乎2个与你成为好朋友的人,还是在乎大多数实际并不关心你的7个人,抑或是更在意讨厌你的那1个人?


《被讨厌的勇气》:学会做课题分离,不再害怕被讨厌

也许有人会产生疑问,还有人在意讨厌自己的人吗?答案是有。而且这样的人也很常见,明明有很多人喜欢他,喜欢他的人远远多讨厌他的人,他却偏偏只能感受到少部分的讨厌,而忽略了那么多人对他的喜爱。


这部分人的注意力往往聚焦在一个微不足道的地方,长年累月,已经习惯用讨厌的部分来看待问题,并用这种态度来评价整个世界了。


阿德勒心理学认为这种生活方式是缺乏“人生和谐”的生活方式,是只凭一部分事物就来判断整体的生活方式。


当然,多数人都渴望被喜欢,被接纳,得到认可,满足他人的期待。


《被讨厌的勇气》:学会做课题分离,不再害怕被讨厌

为了给同事留下好印象,牺牲自己的时间,帮忙完成本不属于自己的工作;会议上突发灵感想到一个更好的方案,迟迟不敢开口,生怕被大家否决;为了得到父母的表扬赞许,努力做一件让他们值得开心和骄傲的事情,讨他们欢心。


不好意思拒绝别人,碍于面子说不出“不”子,因为想要得到所有人的认可和喜爱,生怕惹得别人不开心,对自己产生不满。


好像只要你忽略自己取悦他人,他们将会尊敬和喜欢你,而事实通常不是如此。如果人生活在被他人认可中,那一定很痛苦。


其实,我们都知道,不管你怎么好也总人不喜欢你,你也不可能喜欢所有人。所以,我们需要一种勇气,勇敢活出自己的勇气,一种“被讨厌的勇气”。


《被讨厌的勇气》:学会做课题分离,不再害怕被讨厌

岸见一郎和古贺史健以对话创作的体裁,出版了《被讨厌的勇气》。书中阐述了阿德勒心理学的核心思想,为带有困惑前来的青年指点迷津。


若是第一次读这本书,一开始可能会挑战到你的三观。当最后合上书,让人不禁心生明亮,豁然开朗。


我们缺乏的不是拥有幸福的能力,而是缺乏拥有幸福的勇气,让我们一起走进阿德勒的思想,探寻追求幸福的勇气吧


《被讨厌的勇气》:学会做课题分离,不再害怕被讨厌


你之所以无法改变,是因为下了“不改变”的决心


制定了完美的学习计划,总是不能按时完成;频繁抱怨公司的冷漠苛刻,也不愿去尝试找新的工作;想扩大朋友圈,却不出门社交拒绝与人沟通。口口声声说着要改变,却不付诸行动,反而为改变不了在担心焦虑。


没有完成任务,因为最近比较忙;不换公司,是怕不能适应新环境;不善言谈,因为小时候心理受过创伤。本能地,找了许多理由来解释不能改变现状的原因。


与弗洛伊德不同的是,阿德勒否认心理创伤的存在。阿德勒考虑的不是过去的“原因”,而是现在的“目的”。


按照“原因论”,害怕与人交流沟通,是因为以前心理受到创伤;“目的论”则与其相反,不想去社交才是真正的“目的”,心理创伤只不过是为了不社交提供的一个借口而已。

《被讨厌的勇气》:学会做课题分离,不再害怕被讨厌


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赋予经历的意义。殊不知,当我们不能下定决定改变,也已经是选择了一种生活方式。


生活方式都是自己主动选择的结果,消极的生活态度正是因为自己亲手了选择了“消极”。


你之所以无法下定决心改变现有的生活,是因为对未来不确定的生活感到恐慌,万一有意外发生不能应付,保持现状才能让自己更轻松和安心。


假如生活方式不是先天被给予的,而是自己选择的结果,那就可以由自己重新选择。


《肖申克的救赎》中,安迪被冤入狱,他并没有选择坐以待毙,利用十九年的时间硬生生用一把锤子凿出了通往外界的道路,运用自身的专业的知识做到独善其身。

《被讨厌的勇气》:学会做课题分离,不再害怕被讨厌

如阿德勒的目的论所说:“无论之前的人生发生过什么,都对以后的人生如何度过没有影响”。


只要想改变,人人都可以改变。也许有人认为性格天生如此,怎能轻易说改变就变。阿德勒用“生活方式”说明性格或秉性。如果说一个人的性格是悲观的,那他就有悲观的世界观。性格听起来很难改变,但是世界观是可以改变的,因此性格也有改变的可能性。


你之所以无法改变,是因为自己下了“不改变”的决心,想拥有喜欢的生活方式,从现在开始,下定“改变”的决心,主动勇敢地去争取吧。

《被讨厌的勇气》:学会做课题分离,不再害怕被讨厌


我们为何讨厌自己?讨厌的原因是什么?


一个人很难做到完全喜欢自己,还总能找到讨厌自己的点,或是外貌,或是能力,或是性格。这种不自信阻碍了我们前进的脚步,也给生活增添了诸多的烦恼。在阿德勒心理学看来,这一切烦恼皆来自于人际关系。


由于惧怕人际关系所以才变得讨厌自己,害怕被人讨厌,害怕在人际关系中受伤,通过自我厌弃来逃避人际关系。


《被讨厌的勇气》:学会做课题分离,不再害怕被讨厌

关于人际关系可以从以下的角度来探讨:

1. 自卑情结

现在整容已经非常普遍,也表明了很多人对自己的外貌不满。有人因外貌原因产生严重过的自卑心理,阿德勒就是其中一位,他曾因身材矮小而自惭形秽。不过他最终找到了自己存在的价值,成为了心理学大师,也是战胜自卑的典范。


对于身高只有155厘米的男性来说,实在是一个令人烦恼的问题。如果换一个角度看问题,就会有截然不同的结果,个子矮小能让对方放下警惕心理,还能拉近彼此的距离感,凡事都有两面性,学会用积极的一面看待问题。


困扰我们自卑感不是“客观性的事实”而是“客观性的解释”,问题是在于我们如何看待身高以及赋予他什么样的价值。

《被讨厌的勇气》:学会做课题分离,不再害怕被讨厌

2. 优越情结

何为优越情结?优越情结经常表现出自己很优秀,继而沉浸在虚假的优越感之中。



过分的夸大自己;过追求名牌;对权力的追逐;夸耀不幸,借助不幸来显示自己的“特别”,用不幸来压制和支配对方,也是优越情结的特点。


优越情结看似和自卑情结相反,实则是紧密相连的。比如一个人骄傲自大的人一定是因为他有自卑感。


具有自卑感即感觉目前的我在某方面有所欠缺,由此寻找问题的源头在哪。如何弥补欠缺的部分是重点,若是没有勇气去弥补,无法接受无能的自己,就会陷入自卑情结。


《被讨厌的勇气》:学会做课题分离,不再害怕被讨厌

3. 与“理想的自己”比较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不幸”“能力差”“低智商”……都是在比较下产生的。通常我们无法对某人的成功送上真诚的祝福,是因为把他人的成功看做是自我的“失败”。


人际关系中存在竞争,人们就不可能摆脱人际关系带来的烦恼,也就不可能摆脱不幸。所以,不要一心只想着和他人去竞争,只在乎自己是否进步即可。


自卑的人只看到自己的缺点,不看自己的优点,从现在开始,下定决定喜欢自己,并尝试把人人都当做是我的“伙伴,而非“竞争者”。


《被讨厌的勇气》:学会做课题分离,不再害怕被讨厌

如何处理人际关系


对于人际关系的处理,阿德勒心理学在人的行为方面和心理方面都提出了明确的目标。


行为方面的目标有“自立”和“与社会和谐共处”两点。支撑这两种行为的心理方面目标是“我有能力”以及“人人都是我的伙伴”两种意识。这些目标通过阿德勒的“人生课题”来实现。


人生课题分为“工作课题”“交友课题”“爱的课题”三类。基本上,一切人际关系矛盾都是起因于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或者自己的课题被别人干涉。想要减少人际关系带来的烦恼,要学会做课题分离。


《被讨厌的勇气》:学会做课题分离,不再害怕被讨厌

父母面对贪玩、不爱学习的孩子,应该怎么做呢?


这时就要学会区分自己与孩子的人生课题,学习是孩子的人生课题,父母如果强加干涉,相当于入侵了孩子的人生课题,矛盾争吵由此而来。


阿德勒心理学并不是推崇放任主义,只是主张在了解孩子干什么的基础上加以守护。强制命令孩子写作业不是父母的课题,但是父母可以给出孩子建议和劝导,在孩子需要帮助时能给予帮助,同时让孩子知道写作业时她自己的人生课题。


如书中所说:你可以把马带到水边,但是不能强迫其喝水。

《被讨厌的勇气》:学会做课题分离,不再害怕被讨厌


如何辨认某件事究竟是谁的课题?这也很简单,只需要考虑一下“某种选择所带来的结果最终要由谁来承担”。


每个人的课题都是独立存在的,比如我爱你是我的课题,至于接不接受,是你的课题。


做好自己的人生课题,不必考虑他人是否合作,别人如何评价你,是他的课题,你根本无法左右,也没必要为此烦恼,不去干涉别人的课题也不让别人干涉自己的课题。


如若每个人都能做好课题分离,过自己的人生,人和人之间就没有那么多烦恼和纠结了,世界也会因此更简单。

《被讨厌的勇气》:学会做课题分离,不再害怕被讨厌

结语:

各种阻碍我们自由的因素看似都是客观存在的,实际上最大的阻碍来自内心。自由就是被人讨厌,当我们毫不在意别人的评价、不追求他人的认可、不害怕被讨厌,人生也就得到了自由。


人生的意义,由自己决定,能让我们止步不前,唯有自己,能让我们一路高歌猛进的,也是自己。


毕竟,能改变自己的只有自己。




我是@墙隅书屋,坚持分享好书,欢迎大家关注,我们共同进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5

标签:课题   勇气   讨厌   生活方式   人际关系   情结   自卑   心理学   优越   害怕   性格   烦恼   孩子   心理   人生   喜欢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