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人际关系,是懂得尊重彼此的差异

作者 | 云淡风轻(皓然成长签约作者)

最好的人际关系,是懂得尊重彼此的差异

给婆婆过80岁大寿那天,儿子意外受伤。


当时,二十多个人前来祝寿,家里变得异常热闹,有个亲戚竟然把他家的狗也带来了。


那只狗个头不大,看上去很温顺的样子,却有很强的攻击性。有胆子大的会凑上前去摸一摸,胆小的就直接吓得到处乱窜。


我们好几个人都在厨房忙着,儿子看到地上有一些污渍,就拿抹布去擦,未料小狗跑上去,一口就把儿子的手指咬破,又准又狠。


老公看到儿子愣在那里,就意识到可能被狗咬了,过来一看,伤口已在流血,立刻带儿子去打疫苗。


亲戚只是象征性地训斥小狗几句,并没有把它栓起来,依然任由它在我家里跑来跑去。


我在家里一边继续忙,一边担心,还要对着一屋子人强颜欢笑。


幸运的是,儿子在社区医院顺利地接种上疫苗,没过多久,他们父子俩就回来了,但我还是耿耿于怀。


我理解亲戚的爱狗之心,但事先不跟我们商量,就把狗带来参加聚会,硬要我们都喜欢和接纳它,未免有些强人所难。再加上没有好好看管,导致它咬伤孩子,真的很不应该。


凡事只考虑自己的人,可能根本意识不到自己的做法会给别人带来怎样的不便。


在他们的观念里,我喜欢的,别人当然也应该喜欢,也必定会接受。可是,两片树叶尚且不同,更何况人的喜好呢!


不拿自己的喜好干扰别人的生活,是成年人应有的自觉。

最好的人际关系,是懂得尊重彼此的差异

曾读到过一个故事:


记者被派往农村采访一位独居的百岁老奶奶,在跟拍她的日常生活时,发现她有个特殊习惯,就是从来不吃盐,她做菜、做汤都是无盐的。


老奶奶跟记者一起吃饭时,把盐单独放在一个碟子里,让记者蘸菜吃。


老奶奶的做法,既没有违心地改变自己去迎合记者,同时也照顾到记者的口味。


这才是真正的体贴:我坚持我的喜好,同时也尊重你的不同。


可有很多人却做不到这样,他们觉得好,就必须与你分享。


我在饮食上与夫家人很不同,他们无肉不欢,而我偏偏只爱吃素菜。


尽管大家都知道这一点,仍然有人喜欢劝我多吃肉,热心点儿的,还会不由分说地把肉夹到我碗里,常常让我感到很难堪。


我在日志上写过这样一段话:“如果你喜欢的食物可以大快朵颐,那么,你是幸福的;如果你不喜欢的食物可以一口不动,那么,你是极其幸福的。”


我知道劝我吃肉的都是为我好,但我更期待一个不吃肉也能被接纳的环境。毕竟,没有人甘心按照别人的意愿来改造自己的生活。


好的关系,应该是相尊重的。你可以坚持你以为的好,但不必强迫别人打乱他的内心秩序来认同你。


你所欲,非我所欲。人与人之间最难得的,就是看到彼此的这份差异。

最好的人际关系,是懂得尊重彼此的差异

有位哲学家说,“己所欲,勿施于人”,比“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更加可贵。


的确如此。


有些家长把自己的喜好强加给下一代,甚至让他们去弥补自己曾经的遗憾,却忘了问一问孩子是不是真心喜欢。结果,喜欢武术的孩子在钢琴前愁眉不展,爱画画的孩子在拳馆里挥汗如雨;


领导带员工出去应酬,美其名曰“见世面”。觥筹交错中,员工却希望这钟貌合神离的饭局早一点结束,好回去陪伴家人;


朋友见不得你与他不同,总是用他的标准来“纠正”你……


这些行为,对人真的谈不上有多尊重。


喜欢把己所欲施于人的,大多遵循着一套强盗逻辑:我觉得好才跟你分享,你不接受就是不知好歹,就会辜负我的一片心意,就是不珍惜我们的关系。


让别人跟自己的习惯一样,或让别人跟自己的想法一致,都是极度自私的做法。这意味着:对方的习惯与感受都是不重要的,只有自己的世界才绝对正确。


真正有修养的人,会尊重他人的不同。不会觉得自己一定对,别人一定错。


世界并不是非黑即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标准。求同存异,才能把握好分寸,既不为难自己,也不为难他人。


人与人之间最舒服的关系,莫过于接纳彼此的差异:我们不同,但相互尊重。

最好的人际关系,是懂得尊重彼此的差异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4

标签:差异   勿施于人   老奶奶   疫苗   人际关系   喜好   小狗   亲戚   做法   家里   儿子   习惯   记者   关系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