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戳了!9亿农民有了自己的电视剧,一追便是14年

时间回到七年前,

你问我《乡村爱情》好看不?

年少轻狂的我,会告诉你:不好看。

这样又臭又长,拍的那么烂还要去拍,简直是折磨人。

太戳了!9亿农民有了自己的电视剧,一追便是14年

如今你再问我《乡村爱情》好看不好看?

我会语重心长的告诉你:好看,一定要看。

相比起就国内的职场剧与校园玛丽苏,《乡村爱情》简直就是一股清流。

太戳了!9亿农民有了自己的电视剧,一追便是14年

这里就不点具体的名了,

反正如今的电视剧都是清一色的日系调色与大光圈的摄影,

惨败的皮肤,背景模糊不到再模糊,当然更关键的是....

四千五千月薪的职场女白领,动不动穿的就是TB,古驰,北面,加拿大鹅,

住好的是大别墅,住差点的也是城中心的学区房,台词也总是莫名其妙,个个告白就像是徐志摩。

再大的制作与出色的剧本,也总要拉上几个没有演技的流量来站台,流量来了必定粉丝要互相掐架上热搜。

太戳了!9亿农民有了自己的电视剧,一追便是14年

如果剧集火了,IP也被稳定下来了,那就该换人了。

前面的男主出名了,现在BOSS该捧另外一个新人了,人还是那个人,就是脸对不上了。

观众膈应没关系,反正续集是新的故事IP,换个人不过也是换批粉丝罢了。

太戳了!9亿农民有了自己的电视剧,一追便是14年

《乡村爱情》也换过人,但是总体来说,它还是在框架内的。

这些年,中国出了几百部电视剧,但是人们又能记住谁呢?

信息泛滥的时代,大部分的观众恐怕一个人也记不住。

但是看过《乡村爱情》的观众却能记住——“谢广坤的小心眼, 赵四的窝囊, 刘能的磕巴”

他们活得真实像极了生活中大多数的我们。

太戳了!9亿农民有了自己的电视剧,一追便是14年

“看懂了《(东北)乡村爱情》就看懂了中国大半电视剧,其他的本质上不过是城镇乡村爱情、


仙侠乡村爱情、王朝乡村爱情、皇宫后妃乡村爱情、民国家族乡村爱情、


抗日杀马特乡村爱情、盗墓乡村爱情、霸道总裁玛丽苏乡村爱情。”


——来自豆瓣网友的评价

太戳了!9亿农民有了自己的电视剧,一追便是14年

2006年,《乡村爱情》刚开播。

其实没有人想到它会有长达14年的热度与国民好感度,

那时大多数人是冲着赵本山才去看《乡村爱情》,

大家都把它当成春晚的PLUS版,但这一关注才发现,完了,上了赵本山的贼船。

眨眼,便是十四年。

太戳了!9亿农民有了自己的电视剧,一追便是14年

2008年,《乡村爱情》第二部收官。

央视内部刊物《空谈》发布了当年的收视率:

第一,《新闻联播》

第二,《央视元宵晚会》

第三,《乡村爱情》

太戳了!9亿农民有了自己的电视剧,一追便是14年

在那个还没有收视率注水的时代,《乡村爱情》就这样刷新了多项收视纪录。

他来自农民也依靠农民。

自1978年以来,中国的影视剧就一直都在经历一个“长期故事”的阶段,

用小人物的故事去化解大叙事(如今的电影也在坐着同样的时期)。

《乡村爱情》故事是属于我们自己的故事。

太戳了!9亿农民有了自己的电视剧,一追便是14年

它的每一部其实都有着宏大的主题与历史性的任务,

比如,乡镇改革,农村基层民主,绿色环保,精准扶贫,招商引资...

但是在描写这些故事的过程中,《乡村爱情》不像传统的电视剧那么高大上,它真的是一点都不高雅,十分接地气的围绕着宏大主题的框架,通过人物进行有机的链接。

太戳了!9亿农民有了自己的电视剧,一追便是14年

例如,在《乡村爱情11狂欢曲》中,

剧集的故事便是围绕着“刘能,广坤,赵四”在新时代背景下,对“精准扶贫”与“招商引资”等优惠政策引发的一系列误解而展开的故事。

又如,在《乡村爱情1》第18集中,在王大拿领着王木生在相亲的情节中,那个有点“潮”的儿子和”大老粗”父亲一言不合就在路上给吵了起来。

这样的故事与场景,极具生活经验与生活趣味。

太戳了!9亿农民有了自己的电视剧,一追便是14年

当代的社会的复杂性与多样性的特征,

总是遍布那些我们大多数看不懂的名词以及深奥的学术语句,

那些形式与概念的东西也总是被太多的专家不断用以“深奥的话语”隐藏,

所幸的是《乡村爱情》消解了这些“深奥”的话语,

用以一种“非高雅”的姿态去重新解释了那些‘形而上”的名词。

太戳了!9亿农民有了自己的电视剧,一追便是14年

9亿农民是沉默的大多数,他们没有话语权,只有准备好感动、眼泪、笑声来迎接反映自己生活的作品

“《乡村爱情》这样不着痕迹的电视剧,恰恰使他们有了对应的情感出口。”

——白岩松曾如此评价道。


太戳了!9亿农民有了自己的电视剧,一追便是14年


2010年,北京第二届《乡村爱情》研讨会

此时“乡爱”的东风早已刮遍了大江南北,开场发言时赵本山也直言:“天我们来这里,感觉是进了疗养院疗养,希望吃点良药”,他还说,自己的抗打击能力很强,各位可以认真批评。

学术圈内的各大佬们也是真的一点都不客气,

“乡爱的文本设计低俗,缺乏深层的艺术感受,缺少勇气”

“乡村爱情”缺乏农民情感”

“赵本山被掌声与鲜花给蒙住了双眼”

...

末了,赵本山鞠躬散会。


太戳了!9亿农民有了自己的电视剧,一追便是14年


第二届《乡村爱情》研讨会解释后,

虽然没在社会上引起巨大的波澜,但从第四部开始《乡村爱情》就已经悄悄地从央视搬到了黑龙江卫视,

本山传媒给出的解释是:央视规定的集数太少,伤剧情。

2011年5月,主流媒体集体炮轰《乡村爱情》的疲软,《人民日报》也刊登《“乡村爱情”缺乏农民情感》一文,直言:“乡村爱情”缺乏农民情感,难显农村剧真正的价值与艺术内涵


太戳了!9亿农民有了自己的电视剧,一追便是14年


这些批评是无中生有吗?

这些专家真的是键盘侠吗?

答案是否定的。


太戳了!9亿农民有了自己的电视剧,一追便是14年


《乡村爱情》的文本的倾向本身就是角色本身,

剧情的推动是角色服务于背后的宏大的叙事,但是在现实的生活中,角色是需要服务生活本身的。

剧情依靠角色推动,而角色则成为了《乡村爱情》的唯一动力。

这也使得《乡村爱情》在后续的走向必定会走向一个逐渐记不住故事,也淡化了宏大叙事的责任感,观众也只能记住一些角色。


太戳了!9亿农民有了自己的电视剧,一追便是14年


此外,出于商业化的需要,很多剧情不再是“化解"与“消遣”严肃的话题。

而是的确有了迎合市场化的需求以及生活中的存在的笑耿,

那些“段子”虽然能让观众发笑,但是它却可以在任何的影视剧作品甚至生活中使用,这就是的观众对《乡村爱情》的剧情不再是思考而是一种简单的"读取”的姿态。

这样的设定最终让人们失去了原有对从剧情学习生活本性的姿态,《乡村爱情》也势必不断地失去与农民的真实链接的断层。

太戳了!9亿农民有了自己的电视剧,一追便是14年


虽然断层是存在的,但是我们应该去思考的,为何它会出现断层,断层的背后是什么?

此外,我们也不能够完全否认,它存在的合理性以及重要现实意义。

在现实的语境下,其实我们也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列如“拉大的贫富差距,社会矛盾隐现”...

这些现实的困境都不断的将我们进行点燃愤怒甚至是绝望的情绪。

太戳了!9亿农民有了自己的电视剧,一追便是14年

我们的根本愿望就是追求世俗生活的幸福快乐,

在追求“幸福与快乐”的意义上,《乡村爱情》的文本又是符合我们大多数人需求的。

那些高远的内容,在“乡爱”这里得到了通俗的解释,严肃的事情变成了有趣的事情。

生活的爱情成了柜台,而历史的生活又成了背景。

太戳了!9亿农民有了自己的电视剧,一追便是14年

屁股与钱袋子决定行为脑袋,

我希望这些学者在批评的同时,能够去思考另外一个问题:

他们口中缺乏农民情感的"乡村爱情”,

拍了十四年,到底是谁还在看?

别因为我们的社会正在快速奔跑,就把家中那个生你养你为你牺牲的”老人“给忘了。

太戳了!9亿农民有了自己的电视剧,一追便是14年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5

标签:玛丽   电视剧   农民   断层   深奥   中国   宏大   乡村   央视   观众   剧情   角色   情感   故事   爱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