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证明:黑人在美国大片,人设是有缺陷的

事实证明:黑人在美国大片,人设是有缺陷的

美国电影发展这么多年以来,黑人从未缺席美国电影史,他们只是被扭曲掉罢了。

事实证明:黑人在美国大片,人设是有缺陷的

2019年,《绿皮书》全美热映时。

美国著名黑人导演斯派克·李在颁奖半途退场,他尖酸刻薄地说:“每当有人开车,我就会输。”

美国有黑人网友则发推讽刺:“李,你和这群拍《白皮书》的人在争论什么?”,

斯派克·李的言论在持续发酵。

事实证明:黑人在美国大片,人设是有缺陷的

“绿纸上看不到颜色歧视。”

事实证明:黑人在美国大片,人设是有缺陷的

“我的白人哥们告诉我“真正的黑人会喜欢绿皮车”——就像他们这些做的那样——这让我感到不安”

事实证明:黑人在美国大片,人设是有缺陷的

“我希望人们不要继续为白人告诉黑人如何理解绿皮书而烦恼。你太烦人了,不去模仿维克多·雨果·格林和绿皮书,而去做一些建设性的事情。”

事实证明:黑人在美国大片,人设是有缺陷的

以斯派克·李为代表的诸多黑人认为:不是说《绿皮书》不好,而是在于他掩盖了事实,掩盖了“法律的上的公平”是无数的先辈们用抗争和鲜血换来的历史事实。

事实证明:黑人在美国大片,人设是有缺陷的

电影的原著是类似于回忆录的学子,是白人主角和他的后代写的,他们夸大了唐谢利和他们父辈的关系,实际上,人家就是普通雇佣的关系。

但是导演组在进行走访调查的时候,却仅仅只是找到托尼(白人)的家庭了解,却没有去考虑到谢利(黑人)家族,电影中的两个人物,完全成了想象的两极化,甚至加入了唐谢利不关心黑人族群和唐谢利是同性恋这种子虚乌有的设定,被唐谢利后人认为这是在污蔑唐谢利本人。

事实证明:黑人在美国大片,人设是有缺陷的

在斯派克·李看来,《绿皮书》虽然借的是“历史的壳子”但是和历史没有半毛钱关系,强行粉饰大团圆结局,这是在是在为“歧视者”洗白。一部洗白的片子,最后拿了奥斯卡,他们当然不接受。

围绕着《绿皮书》的争议在上升,但没有人真正的去解决它,没有人真正地去关心它。

匆匆开始,又悄然无息的结束,直到一年后...

事实证明:黑人在美国大片,人设是有缺陷的

2020年5月25日,四位警察暴力执法,乔治·弗洛伊德被跪杀。

这一跪,积怨许久的矛盾得到了释放,多地爆发“黑命贵”运动,但原本的和平游行运动,也因缺乏领导人,缺乏指导思想,缺乏行动纲领,缺乏组织下而变得有些失序。

事实证明:黑人在美国大片,人设是有缺陷的

愤怒主宰着人们的行为,以至于官方不得不出动国民警卫队维持社会秩序。

如果不是“大选”的闹剧,人们难以想象“黑命贵运动”将会延续到什么时候。

可以肯定的是,在未来的某天“黑命贵”运动还会像今天一样爆发,但同样会像今天一样悄然无息的结束,权力不在他们手里,他们暂时没有走上一条“从未设想过的道路”。

事实证明:黑人在美国大片,人设是有缺陷的

报纸的新闻可能会被编造,但是影像资料不会说谎。

发展这么多年以来,黑人从未缺席美国历史,他们只是被扭曲掉罢了。

“种族问题”始终是美国电影发展的轨道,

在美国这趟文化输出高速列车的背后正是是美国“种族歧视”的轨迹。

事实证明:黑人在美国大片,人设是有缺陷的

上世纪30年代,美国的西部片畅销全球。

西部牛仔风情,西域奇景,西部爱情故事...却唯独不见印第安人和黑人的出演。

他们就像是不存在一样。

事实证明:黑人在美国大片,人设是有缺陷的

即便是有“印第安人”的出现,电影有着明确的设定:好印第安人必须死

在当时,美国观众是无法接受白人与印地人安人结婚的,白人男子娶印第安女人是一种对他们西部英雄的侮辱。

于是,那些电影编剧必须得让印第安女人死去,并且让善良的白人为他留下悲惨的眼泪。这样能让观众感受到满足,也能因“白人流泪的瞬间而感受到善良的优越感。

事实证明:黑人在美国大片,人设是有缺陷的

相比起印地安人的“好印第安人必须死”,黑人在美国电影中的形象更惨了,

电影中没有他们的身影,即便是有他们的身影,也只有极少数充当“功能性”道具的工具身份。


今年早些的时候《乱世佳人》正是因这个“原因”被下架。

在美国电影史中,黑人从未缺席美国电影史,但他们却从来没有“因独立身份”而存在过。

事实证明:黑人在美国大片,人设是有缺陷的

尽管马丁·路德·金曾无数呐喊倡议黑人民权运动,但在美国20世纪60年代的民权运动的浪漫叙事X下,支配了运动胜利的历史叙事。

这就使得人们产生了误解,误解了只有和平顺从的非暴力才是黑人能追求的政治策略。

事实证明:黑人在美国大片,人设是有缺陷的

今天的许多美国电影人都受到了过去浪漫主义叙事的影响,并在随后的演变中,把过去的“和平顺从”变成了“顺从”。

所以到今天为止,大部分的美国影视作品,“黑人”的身份形象都是“白人化”的,是“白人化”的性格特点和“白人化”的行为处事。

斯派克·李把这些白人化的黑人称“神奇的黑人”,这些“神奇的黑人”往往就是在美国电影作品中,为充当救世主身份的白人而服务的。

事实证明:黑人在美国大片,人设是有缺陷的

“黑人”在电影艺术中的尴尬地位,美国电影人并不是不知道,而是他们没有办法改变。

改变‘白人叙事’的“美国黑人视角”,无论是过去还是当下的好莱坞都不存在。

一个导演若想试图把“黑人”塑造成真正的“独立的人”,那么就必须承认殖民时期,资本原始积累的血腥屠杀与暴力侵占。

资本家不会这么干,这样会触动他们的剥削的利益,美国白人观众也不会这么干,这样等于扇他们的“文明人”耳光。

事实证明:黑人在美国大片,人设是有缺陷的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美国电影中几乎不可能出现完全平等的角色,即便是以黑人为主角的电影也没有办法逃离次要白人角色的压迫。

不过相比较过去,如今的社会进步了,文明也开放了,影视作品中对黑人的恶意嘲讽和贬低的意味也不再被人们所接受了。

如今的主流美国电影,在“种族问题”上,无论是这些电影人出自真情实意还是说“政治正确”,至上在表面上看来还是比较善意的。

事实证明:黑人在美国大片,人设是有缺陷的

但是远远没有达到我们国内许多影评人说的“过度强调政治正确”,因为从某种意义上,它的屁股就一点都不正,电影创造的主流话语权依旧还是在白人主导的权力结构中。

就像是象征着“创世纪文明”的美剧《西部世界》,它的主角也依旧是美国白人的德妹,而里边的黑人和亚裔都是围绕着“德妹”而展开的故事。

事实证明:黑人在美国大片,人设是有缺陷的

从某种意义上,美国电影中的“权力结构”依旧还是在白人的掌握中。

即便是讲黑人的故事,电影的创作者依旧还是会把黑人摆在一个弱势的地方,但把黑人去摆到一个弱势的地方,本身就是基于一种站在制高点的俯视,它很难去塑造一个真正平等的天平。

不是说美国电影人不去努力,不去呼吁更好的电影方式,而是在当下整个民族是还被压抑在过去的黑奴制,黑奴制遗留的问题始终从没有离开过。

事实证明:黑人在美国大片,人设是有缺陷的

至今为止,在美国的部分南方城市还留有不少殖民时期,三角贸易时期的雕塑。

这对于黑人来说是侮辱,他们被一艘艘货船强行带走了这里,成了土地上的奴隶,被糟践被肆意的践踏...

事实证明:黑人在美国大片,人设是有缺陷的

过去的一切都给整个美国黑人的心理,文化,历史都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这种印记让他们部分愤怒,并把这种愤怒带给了压抑着他们的社会,但他们的愤怒无济于事,权力的中心从来就没有他们的人。

而《黑豹》也就成为了他们故事的想象与延续...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3

标签:黑人   印第安   黑奴   印第安人   民权   白人   美国   顺从   缺陷   大片   愤怒   权力   观众   事实   身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