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尺度,揭开“美国司法”丑陋,真实案件比影片更讽刺

1976年美国德克萨斯州达拉斯市的伍德警官真实遇害案件。

1988年被拍成纪录片搬上了大银幕《细细的蓝线》。上映时因“直言无忌地破尺度”曾遭到巨大阻挠,打了几场官司,后来被电影局列入保护名单,才得以正式放映。

因此,它也被称为——

“民主社会与极权的“细蓝线”

“中国专题片的鼻祖”

破尺度,揭开“美国司法”丑陋,真实案件比影片更讽刺

破尺度,揭开“美国司法”丑陋,真实案件比影片更讽刺

1976年,美国得克萨斯州,达拉斯州。

那是再正常不过的一天,夜幕降临,人们忙着驾车回家。

警察罗伯特也和同僚开着警车在街上巡逻。

破尺度,揭开“美国司法”丑陋,真实案件比影片更讽刺

街上有辆车违规停在路上许久且没有开灯...

不怕车上没人,就怕车上的人嗑药嗑上头或者醉酒驾驶,对他人的生命财产产生威胁...

破尺度,揭开“美国司法”丑陋,真实案件比影片更讽刺

罗布特下车,敲敲了那辆停了些久车的车窗,让司机出示驾驶证。

司机缓缓摇下玻璃,突然掏出手枪,朝着罗布特一通乱射。

破尺度,揭开“美国司法”丑陋,真实案件比影片更讽刺

第一枪打中了他的手臂,而第二枪则直接打中了他的胸口,

罗布特躺在地上失血而亡。


破尺度,揭开“美国司法”丑陋,真实案件比影片更讽刺

罗布特的同僚是刚来的年轻人,刚从西北局调过来,就是值班的巡警。

她被眼前的突然事件吓得轻,等到她恍惚过来,掏枪射击追捕时,

歹徒早已开车逃之夭夭,消失在了夜色中。

破尺度,揭开“美国司法”丑陋,真实案件比影片更讽刺

没有人责备这个年轻的同僚,

毕竟人在遇到这种事情的时候,人们下意识地都是保护好自己。

只是唯一有些遗憾的是:她没能记下歹徒驾驶车辆的车牌。

破尺度,揭开“美国司法”丑陋,真实案件比影片更讽刺

专案组在整合信息和调查时,只知道歹徒那天驾驶的是一辆蓝色的Vega车。

警察几乎把整个德克萨斯州已经注册的蓝色Vega车都拦住检查了一遍。


繁杂的检查以至于让车主打电话向警察抱怨:

“我有一辆Vega,虽然不是蓝色的,但你能来确认一下吗?以便确认跟我没关系,我真的不想再被停车检查了”

破尺度,揭开“美国司法”丑陋,真实案件比影片更讽刺

车主累,警察也累,但案件依旧没有破绽。

专案组不得不把突破口重新放到罗布特的女同僚身上。


按照程序,如果两人一组执勤,当一个人靠近车辆时,另一人就得下车站在车门的右后侧,

那里能看清外面的一切,如果左侧的同僚遇到了麻烦,他右侧的搭档就能够及时出手相救。

破尺度,揭开“美国司法”丑陋,真实案件比影片更讽刺

或是没人把这事放心上,罗布特也以为只是一次简单的案例询问。

专案组推测,女同僚之所以反应慢,很有可能她是坐在车里,连车门都没有开。


坐在这里的女同僚是第一现场的目击者,

她的证词将是整个案件的突破关键,然而女同僚却什么都不记得了。

甚至连当天发生了什么都有些模糊。

破尺度,揭开“美国司法”丑陋,真实案件比影片更讽刺

案件再度陷入僵局,直到在得克萨斯州的维多,才有了重要的突破。

维多的卡尔文先生家中报警遭到了偷窃,而警察前往询问的时候,他宣称“自己丢掉了一辆水星Comet车”

破尺度,揭开“美国司法”丑陋,真实案件比影片更讽刺

维多城很小,警察很快锁定了有犯罪前科的“大卫”——

在深入调查后又得知了一些重要的信息:

在达拉斯,大卫曾涉嫌枪击警察。

破尺度,揭开“美国司法”丑陋,真实案件比影片更讽刺

破尺度,揭开“美国司法”丑陋,真实案件比影片更讽刺

维多卡尔文先生家的盗窃案一下子就与罗布特的枪击案联系了起来。

但此时,大卫还只是嫌疑人,且警方得到的信息都是三手四手流言,不知真假。


于是,警方找到大卫以前的同伙,挨个询问,他的同伙都说,大卫信誓旦旦地告诉他们:是他杀了那个杂种,他发誓是他杀了那个条子。

但他的同伙异口同声地说:“怎么可能,我们觉得他只是吹吹牛。”

破尺度,揭开“美国司法”丑陋,真实案件比影片更讽刺

警方觉得有必要把大卫喊过来问话,然而大卫却在这个时候失踪了,警察找了好几天才找到他。

警察找到他后第一件事就是,问他有没有去过达拉斯,大卫说没去过,警察又问,他有没有对别人开过枪,或者有什么枪击案的经历,大卫也否认了。

破尺度,揭开“美国司法”丑陋,真实案件比影片更讽刺

他只有16岁就像个孩子一样,不会撒谎,而警察也像朋友一样去和他聊天,聊天的途中大卫却透露出一个“重要”的证词:人是亚当斯杀的。

大卫透露,他和亚当斯(兰道)只是偶然间认识,他带他出去兜风,但是没想到亚当斯居然如此心狠手辣。

破尺度,揭开“美国司法”丑陋,真实案件比影片更讽刺

警方很快对亚当斯进行了调查,也正在此时许多“证据证词”也浮现了水面:

有对夫妇宣称,他们曾路过达拉斯的枪击案现场,亚当斯就是凶手,他们之前害怕报复不敢报案。

而之前短暂失忆的女同僚也突然推翻了自己的证词,她回忆起了之前的一切,凶手就是亚当斯‬。

破尺度,揭开“美国司法”丑陋,真实案件比影片更讽刺

这些证据显然有很多疑点:

在达拉斯的第一案发现场,那对偶遇的夫妇究竟是在哪里看见的?

失忆的女同僚为何被领导约谈后,瞬间回忆起了这个凶手就是亚当斯(兰道),甚至还能记住他穿高领毛衣的细节,可为何偏偏车牌却记不住?

但即便疑点重重,亚当斯也还是被判入狱,警方也草草结案,这场轰动德克萨斯州的枪击案,也很快被新的案件所取代...

破尺度,揭开“美国司法”丑陋,真实案件比影片更讽刺

1985年,正在达拉斯拍片取材的纪录片导演埃罗尔·莫里斯,偶然认识一位精神科医生,这位医生专门为德克萨斯州的罪犯做心理咨询。

这位医生聊起了兰道的故事,埃罗尔·莫里斯颇有兴趣,并且找到了亚当斯(兰道)。

破尺度,揭开“美国司法”丑陋,真实案件比影片更讽刺

刚开始埃罗尔·莫里斯只是单纯地想拍部与罪有关的纪录片,

但是在长达两年的翻阅庭审记录和证据,埃罗尔·莫里斯发对这起案件产生了质疑。

随后,他又动身寻找拉斯和维多两地的刑侦人员、警探,大卫的好友,以及律师、法官、证人等18人进行纪录采访,试图还原当年的真相...

破尺度,揭开“美国司法”丑陋,真实案件比影片更讽刺

然而没有人愿意重新谈起这起案件,

法官,警方,律师都认为:埃罗尔·莫里斯没有任何证据指控大卫就是杀人犯,而所有的证明都指向亚当斯就是枪杀罗布特的歹徒。

破尺度,揭开“美国司法”丑陋,真实案件比影片更讽刺

埃罗尔·莫里斯最后找到了大卫,

此时的大卫早因另一项谋杀而被判死缓...


采访的最后,大卫突然说:

“他是有罪的,因为他在深夜让一个无家可归的我留宿街头而不让我借宿”

言外之意,其实当年杀警察那事,是我干的...

破尺度,揭开“美国司法”丑陋,真实案件比影片更讽刺

破尺度,揭开“美国司法”丑陋,真实案件比影片更讽刺

就这样,埃罗尔·莫里斯在推积的线索和采访中帮“兰道”翻了案,

经过整理与剪辑后,埃罗尔·莫里斯把他做成了纪录片《细细的蓝线》,这部纪录片上映后在美国引发了巨大的轰动,然而却有人觉得这部剧触动了他们的利益。

他们极力地抵制《细细的蓝线》的上映,无数观众为埃罗尔·莫里斯请命,要求纪录片在当地放映,美国国家电影保护局也把它列入了保护名单。

破尺度,揭开“美国司法”丑陋,真实案件比影片更讽刺

可《细细的蓝线》在大型国际电影节上颗粒无收,

奥斯卡不认它,评委席认定:它违反了纪录片的真实客观原则,这是“伪纪录片”——奥斯卡没给颁奖,其他的电影节也跟着奥斯卡评价的风向...

最终《细细的蓝线》仅斩获了国际纪录片协会大奖、美国国家影评人协会奖民间组织的奖项。

破尺度,揭开“美国司法”丑陋,真实案件比影片更讽刺

这可能就是“言论自由”吧,好在《细细的蓝线》的影响力却还在发酵,

因为一部纪录片,改变了一个人的命运,也对美国的法律体制提出了至今回响的质疑。纪录片的创作的社会意义,与纪录片创作的艺术价值相比,孰轻孰重,因人而异,也因影片而异。”——网友Clyde

它以一记沉重的重拳狠狠地挥向了美国司法系统,揭开了“司法”丑陋的一面。

破尺度,揭开“美国司法”丑陋,真实案件比影片更讽刺

在纪录片里边,我们通过亚当斯的讲述,看到了一个人被制造成杀人犯的全部过程:

警察的软性逼供,不给吃饭不给睡觉,不让请律师也不让出门,甚至还拿枪威胁兰道,如果不配合,等待兰道的只有“离奇死亡”。

在他意志力最低落的时候,拿出认罪书,让他签字。

破尺度,揭开“美国司法”丑陋,真实案件比影片更讽刺

在过去的九年,不是没有人为亚当斯翻案,

他的辩护律师曾一次次申请翻案调查,但是每次都不得而终。


法官也为了捍卫自己的“权威与尊严”,始终拒绝翻案,

警方也为了草草结案,不惜制造杀人犯,早早结束“民怨”

破尺度,揭开“美国司法”丑陋,真实案件比影片更讽刺

罗布特的女同僚也为了逃避自己偷喝饮料导致同伴被杀的失职,证词前后不一,推脱责任。


那对声称在达拉斯看到是亚当斯杀掉罗布特的夫妇,

也仅仅只是为了“证词奖金”,而满口谎言。


亚当斯的哥哥只因他不愿意出庭指控弟弟,被警察威胁做伪装..

然而事实上,亚当斯的哥哥在那天早早就已入睡,他不知道弟弟是什么时候回来的。

破尺度,揭开“美国司法”丑陋,真实案件比影片更讽刺

而真正的凶手大卫,

他抢劫,偷窃,杀人,性骚扰...前科满满,可警方却轻易地采用大卫的证据


仅仅因为他们不能毁掉一个年轻人的一生。

16岁的大卫在德洲的法律不能被判死刑,但是28岁的亚当斯可以,更何况亚当斯还是外人。

亚当斯被判死刑就好像是计划好了似的。

破尺度,揭开“美国司法”丑陋,真实案件比影片更讽刺

为了迎合“正确性”和“上级需求”,他们不惜用“制造杀人犯”的方式来把罪名推给亚当斯。

或许这就是美国司法的正确性吧,“三权分立”仿佛在此刻也成为了笑话。

破尺度,揭开“美国司法”丑陋,真实案件比影片更讽刺

只能说庆幸的是,在追求真相的道路上,导演始终在保持独立追求独立,他的清醒也最终为亚当斯翻案,因为一部纪录片,改变了一个人的命运。

破尺度,揭开“美国司法”丑陋,真实案件比影片更讽刺

1989年,含冤入狱十年的亚当斯得到了无罪释放。入狱时28岁出狱时38岁,青春不再,他于2010年脑瘤过世,终年61岁。

破尺度,揭开“美国司法”丑陋,真实案件比影片更讽刺

1985年,因另一项命案而背叛死刑的大卫,

则在2004年缓刑19年后被执行注射死刑

破尺度,揭开“美国司法”丑陋,真实案件比影片更讽刺

2004年,第76届奥斯卡金像奖, 埃罗尔·莫里斯,凭借着《战争迷雾》获得了最佳纪录长片。

有趣且讽刺的是:亚当斯在出狱后,因为埃罗尔·莫里斯讲述自己的故事而剪辑成的纪录片,起诉了导演,要求进行一定的赔偿,具体的原因不知道,只知已在庭外和解。

破尺度,揭开“美国司法”丑陋,真实案件比影片更讽刺

达·威廉姆斯曾说:“纪录片不是故事片,也不应该混同于故事片。但是,纪录片能够而且应该采用一切虚构手段和策略以达到真实”

在后现代主义的语境下,真实还在被重新解构,虚构与谎言还在被揭穿,《细细的蓝线》故事还在继续发酵。

破尺度,揭开“美国司法”丑陋,真实案件比影片更讽刺


© 原创丨文章著作权归【云纳君】所有


未经授权请勿进行任何形式的转载


文 / 云纳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3

标签:德克萨斯州   得克萨斯州   美国   亚当斯   达拉斯   案件   大卫   奥斯卡   证词   同僚   杀人犯   歹徒   纪录片   尺度   丑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