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中国农村难以启齿的文化,37年前的陈凯歌,真有野心

揭开中国农村难以启齿的文化,37年前的陈凯歌,真有野心

揭开中国农村难以启齿的文化,37年前的陈凯歌,真有野心

01

1982年,北京电影学院78级毕业。

田壮壮进了北京电影制片厂,陈凯歌被分去了北京儿童制片厂,张艺谋去了广西电影制片厂,顾长卫则去了西安电影制片厂。

1983年,《一个和八个》的拍摄完成,标志着中国第五代导演的第一部作品的问世。

但第五代导演的真正的重头戏是1984年,可故事还是得从1983年开始讲起。

揭开中国农村难以启齿的文化,37年前的陈凯歌,真有野心

揭开中国农村难以启齿的文化,37年前的陈凯歌,真有野心

1983年,广西电影制片厂,挑中了柯蓝的电影剧本。厂长韦必达大喜,派张艺谋作为这片的首席摄影师,演员也立马敲定了下来,可是这导演却怎么也定不下来。

有几个青年导演曾在韦必达面前立下军令状,誓死也要把这剧本拍好,可这几个青年导演就是头撞南墙,韦必达也不答应。

见导演迟迟未定,张艺谋向厂长推荐了还在北京儿童制片厂的陈凯歌。

揭开中国农村难以启齿的文化,37年前的陈凯歌,真有野心

揭开中国农村难以启齿的文化,37年前的陈凯歌,真有野心

好家伙,别看这是专门为儿童设立的制片厂,但是这里前辈林立,藏龙卧虎。从这里送出去的片子,几乎每部都是精品。

韦必达把陈凯歌调过来的时候还动用了好几层的关系,广西电影制片厂踌躇满志,就等电影开工,杀青,后期,审核,放映了。

1984年,这部改编自柯蓝的剧本定名《黄土地》,不久后正式在中国上映。上映后,“黄土地”这把火烧红了中国半边天。

揭开中国农村难以启齿的文化,37年前的陈凯歌,真有野心

此后数几年的影视作品都是围绕着“黄土地”的临摹又或者是仿写,那时第四代导演还没抬头,便又被这部第五代导演的扛鼎之作给压了下去。

这部陈凯歌的处女作像《一个和八个》那样,宣告着第五代导演时代的到来,但又不同于它的是,

《黄土地》在艺术层面和创作理念上完全区别于此前的电影作品,是中国电影的分水岭。可“黄土地”的故事却还是得从80年前说起。

揭开中国农村难以启齿的文化,37年前的陈凯歌,真有野心

02

1939年,初春,延安根据地。

文艺工作者顾青接到了来自上级的任务

组织上派他去离延安七十里的宜川县采录游民歌“兰花花”。这歌有些年头了,在陕甘宁边区也是极为盛行,但不知为何,这首歌却在流传中遗失了一部分。

揭开中国农村难以启齿的文化,37年前的陈凯歌,真有野心

陕北的著名盲艺人韩启祥说这首歌应当是上千句,歌词正是它的故事,当年青年姑娘兰花花与恋人相伴,可是地主家的老地主却贪图花兰兰的美貌,给花兰兰父母送礼,强行拆散鸳鸯,把兰花花占为己有。

兰花花虽然曾想过抗争,但是在那样的一个时代,父母的牵绊,压抑的传统社会,道德的困境都令兰花花窒息,在压迫之下,最后兰花花吸食过多鸦片自杀身亡。

揭开中国农村难以启齿的文化,37年前的陈凯歌,真有野心

但是这段故事却丢失了大量的歌词描写,韩启祥说,当初这歌盛行时,光是唱“兰花花”的美貌都是有近上百句,可如今整个歌词说的故事不过百句。

顾青对这首歌感兴趣,便打算去追寻这首歌的源头。韩启样建议顾青去金盆湾一带去问问老百姓,特别是湾里边的妇女,她们或许能够知道些什么。

揭开中国农村难以启齿的文化,37年前的陈凯歌,真有野心

揭开中国农村难以启齿的文化,37年前的陈凯歌,真有野心

揭开中国农村难以启齿的文化,37年前的陈凯歌,真有野心

虽是初春,但这里是陕北,是被荒漠与寂静包裹着的黄土高原,明明直线不过百米的距离,但是崎岖不平和蜿蜒曲折的山路总是能让人多走好几公里。

顾青走这条路的时候,路是难路点,但是这他是八路军战士,他雄赳赳,气昂昂地走在这片黄土大地上。

路上,他遇到了一支迎亲的队伍,他们去的正是顾青要去的村庄,村民们见是自己人,便邀请顾青作为嘉宾来到婚礼的现场。

揭开中国农村难以启齿的文化,37年前的陈凯歌,真有野心

揭开中国农村难以启齿的文化,37年前的陈凯歌,真有野心

这里的人们很质朴,平日里虽然节约,但是在这喜庆的日子里面,还是从家里端出来了大酒大肉,顾青的心思却完全不在这饭桌上难得的佳肴。

他所担忧的是这段婚姻。新娘的外貌还像是个未成年的孩子,一脸的茫然和痛苦的表情,新郎则是个牙齿都掉光的中年人,这是爱情吗?显然不是。

揭开中国农村难以启齿的文化,37年前的陈凯歌,真有野心

揭开中国农村难以启齿的文化,37年前的陈凯歌,真有野心

揭开中国农村难以启齿的文化,37年前的陈凯歌,真有野心

揭开中国农村难以启齿的文化,37年前的陈凯歌,真有野心


顾青能做什么吗?他什么也不做了。这里是与世隔绝的黄土地,在这座封闭落后的村庄,女子无才便是德,妇女没有选择婚姻的权利,娶童养媳的陋习仅是落后的冰山一角。

拯救生活容易,但是解放思想很难。顾青想留下来,希望自己能够潜移默化般给这座村庄带去一点点改变。在老乡的邀请下,他住进了一个老农家,老农家有三户人,女儿翠巧,儿子憨憨。

揭开中国农村难以启齿的文化,37年前的陈凯歌,真有野心

揭开中国农村难以启齿的文化,37年前的陈凯歌,真有野心

翠巧是个很能干的女孩,平日里的挑水做饭,织布,务农,照顾都是她在做。顾青也不能白住,于是便帮着老农家一起干农活。

那段时间里,顾青每天都和翠翘一起出去挑水干活,休暇的时间里,顾青给翠巧讲了许多南边延安妇女读书写字,婚姻自由的例子,翠巧心动了。

揭开中国农村难以启齿的文化,37年前的陈凯歌,真有野心

揭开中国农村难以启齿的文化,37年前的陈凯歌,真有野心

揭开中国农村难以启齿的文化,37年前的陈凯歌,真有野心

顾青的出现让她成为了追求自由与生命意义的勇士,她开始反抗悲剧性的命运,她不愿意接受那个被安排的娃娃亲,她想要让顾青带她走。

可顾青是这里的文化闯入者,他是这黄土地的种子,种子又怎能改变他的土壤呢,顾青也有着深深的无奈,他只能用“公家有公家的规矩”搪塞并拒绝翠巧的请求。

揭开中国农村难以启齿的文化,37年前的陈凯歌,真有野心

揭开中国农村难以启齿的文化,37年前的陈凯歌,真有野心

揭开中国农村难以启齿的文化,37年前的陈凯歌,真有野心

他转身离开,只剩下翠巧在山顶上唱着“花花兰”为他送行。等到顾青再回来的时候,听说翠巧已经不见了,她在新婚之夜的出逃了,驾着一片小舟,驶向了象征着历史洪流的黄河,用生死照亮了打破了愚昧无知的思想,照亮了前方的道路,而身后的求雨的祈祷仪式却还在进行。

揭开中国农村难以启齿的文化,37年前的陈凯歌,真有野心


揭开中国农村难以启齿的文化,37年前的陈凯歌,真有野心

揭开中国农村难以启齿的文化,37年前的陈凯歌,真有野心

03

这是“黄土地”的故事,如果用当下的审美来看,观众会对此类主题有些疲劳,毕竟“批评落后的封建文化”早就被各大编剧给写烂了。

《黄土地》也并非是“批判封建落后”的鼻祖,凭什么“黄土地”能够在过去近37年里,依旧保持着现实主义创造风格的霸主地位。

其原因在于,陈凯歌的《黄土地》,那是真实的陕北人民的生活,他们即热爱这片黄土地,有着饱满热情的民族精神,但同时那股落后的封建文化又不断牵扯着他们,禁锢着他们。

揭开中国农村难以启齿的文化,37年前的陈凯歌,真有野心

揭开中国农村难以启齿的文化,37年前的陈凯歌,真有野心

翠爹,是个好人,农耕,纯真,质朴,单纯,可是在这些的背面,

他是千百年来的中国封建文化的代表人,他麻木,他顺从,他严厉,他安于现状,他就跟千百年来所有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男人一样。

翠爹是男权社会的决策者和发言人,他不是没有想过改变,甚至他曾经反复问过顾青“南方女子能唱歌习字,可当真”,顾青告诉他,这是真的。

揭开中国农村难以启齿的文化,37年前的陈凯歌,真有野心

他却无法原因接受这一切,他的思想早已根深蒂固在这片黄土地上,他无力改变这一切,要一个人去改变他生活了数几十年的生活信仰,谈何容易,

他只能跟随着大山里面过去的历史轨迹,成为了封建的代表。

揭开中国农村难以启齿的文化,37年前的陈凯歌,真有野心

陈凯歌不同于其他导演一昧的批判像“翠爹“这般封建落后,也不用传统故事和人物带去他的思考,陈凯歌希望能够在“黄土地”里面找到一种探索的新的可能性,一种新的视觉经验。

在《黄土地》里,陈凯歌的确用“贴标签式”地给他故事的主人公们贴上一个合理的标签,但他要做的不仅仅是塑造人物,陈凯歌希望能够看到陕北人民热爱的黄土高原。

揭开中国农村难以启齿的文化,37年前的陈凯歌,真有野心

揭开中国农村难以启齿的文化,37年前的陈凯歌,真有野心

他想要让观众们看到陕北大地山川的雄浑苍凉的美,以及数千年来滋养着人们生活的土地到底是什么。我们这个诺大的千年民族,是如何被它的土地影响的,种子是如何在土地生根发芽的。

这是陈凯歌最大的抱负也是这部片子里面,他蕴含的最大野心。

揭开中国农村难以启齿的文化,37年前的陈凯歌,真有野心

揭开中国农村难以启齿的文化,37年前的陈凯歌,真有野心

04

如此庞大的格局,交给一个新人导演是冒险的,而且是刚从制片厂调过来的没有任何经验的导演,可是拍这部片子的人叫陈凯歌。他用一种极具写意的形式去更深层次地探讨到了中国民族的反思。

别忘了,陈凯歌不是一个人,在他的身边还有着日后的中国电影的另一座巅峰张艺谋。在张艺谋陈凯歌的联手下,他们“画”出了一张诗意般的江山社稷图。

《黄土地》的出现被视为中国电影艺术由旧转而为新的分水岭的作品,也是中国电影观念从传统走向现代的第一次胜利。

揭开中国农村难以启齿的文化,37年前的陈凯歌,真有野心

揭开中国农村难以启齿的文化,37年前的陈凯歌,真有野心


黑色的粗布棉袄,男性穿着的红色肚兜,红色的皮盖头...

在中国象征着权威与喜庆的红色,也因悲剧与少女的婚姻而变得了危险起来,迎亲的队伍的黑色挑轿人不断抬起又放下,红色不断在被黑色所包裹着。

麻木的相亲,面无表情的人们,仿佛这场不幸的婚姻不过是这落后村落的家常便饭,没有挣扎,没有光亮,没有希望,甚至连象征着幸福的对联,也从祝辞变成了警式着的“三从四德”大字。

揭开中国农村难以启齿的文化,37年前的陈凯歌,真有野心

海桑田的厚重感和历史岁月的沉淀感,让这块黄土地变得朦胧起来,顾青来的时候,这块土地曾经出现过短暂的阳光,可是当顾青远去的时候,人们这才发现,原来朦胧的青烟还在燃烧。

人是渺小的,民以食为天,黄土地才是这里真正的主人,一颗种子又怎能改变滋养它的土壤,可是失去了种子,土地也会变成一片荒芜的沙漠。

这是黄土地的故事,是属于中国农民命运的故事,也是属于每一个中国人的故事。

揭开中国农村难以启齿的文化,37年前的陈凯歌,真有野心

揭开中国农村难以启齿的文化,37年前的陈凯歌,真有野心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0

标签:黄土高原   陕北   延安   黄土地   制片厂   难以启齿   中国电影   中国   野心   封建   中国农村   电影制片厂   落后   种子   导演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