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分真实,韩国国耻被拍成了电影,霸权底下无太平

如果离国家破产之日还剩下一个星期,

你会去做什么?

做一个英雄,力挽狂澜,

做一个商人,大展投机,

过分真实,韩国国耻被拍成了电影,霸权底下无太平

还是说现实中的人绝大多数什么也做不了。

23年前,这项被电影称之为“韩国国耻”的IMF协议被改编成了电影并搬山大银幕

——《国家破产之日》

同年这部电影获得了年度票房冠军。

电影改编自历史真实事件,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

过分真实,韩国国耻被拍成了电影,霸权底下无太平

1997年7月2日,

泰国宣布放弃固定汇率制,实行浮动汇率制,

当天泰铢兑换美元的汇率下跌17%,外汇市场与金融市场一片混乱。

而与泰国贸易联系紧密的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

也因泰铢的贬值而陷入混乱,国际做空资本与投机资本乘乱而入。

引发了一场席卷整个亚洲的金融危机。

过分真实,韩国国耻被拍成了电影,霸权底下无太平

1997年开始,韩国大型企业接二连三的破产,

先是韩国第14大工业集团韩宝钢破产,随后排名第26位的三美集团也宣布破产,

紧随其后的韩太集团、韩国新核心集团接连宣布破产,

连象征着韩国民族工业象征的——起亚集团,也于1997年宣布破产。

龙头制造业的破产致使银行金融系统堆满了坏账烂账,国家金融系统岌岌可危。

过分真实,韩国国耻被拍成了电影,霸权底下无太平

以下为电影内容

1997年11月,

韩国银行货币通货组组长韩诗贤向行长提交了金融报告,

在曾经大步走向工业化与现代化的过程中,企业吸收了大量的国际投资,但是这些投资并非是以入股的形式,而是以“借债”的形式引入。

与此同时,为了加大韩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上层默许了企业借债加杠杆的行为,以至于不少的韩国企业“不断借钱扩张,扩张”借钱的道路,甚至不惜以“债以债”。

韩国的总外债有1100亿美元,而此时的美元储备却仅有90亿美元。

过分真实,韩国国耻被拍成了电影,霸权底下无太平

席卷亚洲的金融风暴,又给韩国重重一击。

国际金融资本集团大肆抛售韩元,而上层为了稳定汇率不得不动用外汇的储备来购买韩元。

但美联储自己就是专门印钞的,这点外汇想稳定价格根本不可能的。

国库空虚,但危机还在扩张。

根据韩诗贤的推算:距离国家破产之日还剩一月的时间。

过分真实,韩国国耻被拍成了电影,霸权底下无太平

等到这篇无人问津的报告被看见的时候

——距离国家破产之日只剩一周的时间。

韩诗贤与领导一层层汇报,可这事远不是“救火”这么简单,

上层不愿意释放“经济崩溃”的消息,他们生怕引发群众的恐慌”,

就像是地震时动物会逃跑一般,虽然它未曾发声,但是已经出现了“可能预见”的事件。

过分真实,韩国国耻被拍成了电影,霸权底下无太平

大批的中小公司破产,贸易受阻,工人拿不到工资....

然而,整个社会的节奏却还是在加速扩张。

在金融公司工作的尹正学闻到一丝不安的气息,

他决定辞职,要在金融危机大挥拳脚。


尹正学辞职的时候,他的部长还笑他:

“你是个十足的“阴谋论”者”

身边的人也嘲笑他,怎么会有人傻到国家会破产呢?

过分真实,韩国国耻被拍成了电影,霸权底下无太平

尹正学辞职后,打电话拉来了自己的老客户。

会上,他严正言辞的直指:国家即将破产,证券市场尸横遍野。

尹正学是个好的经理人,他也曾帮底下坐着的那个富太太理财,在江南区赚了一栋楼。

但没有人相信国家会破产。

过分真实,韩国国耻被拍成了电影,霸权底下无太平

1997年11月17日,韩元对美元的汇率跌至创纪录的1008:1,连续两天跌停。

1997年11月19日,金融外汇市场开盘后,再度下挫23韩元,跌幅达2. 27%

1997年12月28日,外汇储备不到100亿美元,

面对巨额的外债,距离破产仅剩下7天的时间,民众也开始恐慌起来。

过分真实,韩国国耻被拍成了电影,霸权底下无太平

老百姓虽然曾在当局的号召下,

曾试图捐资捐黄金拯救韩元,

据BBC报道,截至1998年3月,350万韩国人捐出227吨黄金。

但这227吨黄金与强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在现实的困境面前不堪一击,

他们输掉了这场汇率战争。


过分真实,韩国国耻被拍成了电影,霸权底下无太平


资金链断裂,大企业破产,

前30家企业瞬间倒下19座,中小企业死伤无数,经济瘫痪。

面对这场席卷亚洲金融市场的风暴危机,

当局不得不向求助IMF(世界货币基金组织)来化解危机。

当然IMF也提出了7个苛刻的条件:

1,让11家韩国金融公司宣布破产,

2,提高韩国的银行利率

3,开放韩国市场,允许外资以任何形式和理由并购韩国企业

4,对外汇储备的金融机构所有信息的公开与审查

5,金融机构调整结构

6,改善企业支配和结构体系

7,韩国劳动市场的软化阶段

言外之意:IMF的条件是在索求“金融主权”。

过分真实,韩国国耻被拍成了电影,霸权底下无太平

当局想要拯救瘫痪的经济就必须让工商业的机器重新运转起来,

国库空虚,能让工商业机器运转需要钱,

而国库早已空虚,当局在困境中迫不得已接受了IMF的条件,

劳动者一贫如洗,大资本家们赚取了巨额利润。

过分真实,韩国国耻被拍成了电影,霸权底下无太平

那些支持IMF的特权阶级成为了“大资本”的代理人,

以投机代表的尹正学们,也在这场危机中完成了阶级跨越,实现了财富自由。

更那些在经济危机中普通人的我们,却忙着卖房还清债务,忙着在被割韭菜。

过分真实,韩国国耻被拍成了电影,霸权底下无太平

你或许想问,难道除了IMF就没有别的机构了吗?

当然有,但问题在于,利字当先的世界,其他机构又会好到哪里呢?

换汤不换药,治标不治本。

历史,不过在重复上演罢了。

过分真实,韩国国耻被拍成了电影,霸权底下无太平

当局接受了IMF的援助之后,

国际资本停战,国际金融资本也颇为“慷慨”地开出了500亿美元贷款恢复经济。

此后不久,当局做了个明智的选择:

关闭亏损银行并进行重组,积极推动半导体产业和文化产业。

而这两个产业也让它受益至今。

过分真实,韩国国耻被拍成了电影,霸权底下无太平

大刀阔斧的改革后,

韩国再次绽放出了亚洲四小龙之首的光芒,

1999年至2012年的经济年增长率达到了4%,刷新了OECE国家的最高纪录。

只是,这些经济的增长却与大多数的人无关。

过分真实,韩国国耻被拍成了电影,霸权底下无太平

金融危机,IMF协议带来的后遗症依旧还在,

贫富差距,财阀当道,性别歧视,性别认知,职场压榨...

大众只是国际金融资本家的打工仔,人们拿到10万的每年的工资,而资本家每年赚1000万...

时代的浪潮中,有人在加速前进,有人在逆转命运,但是更多的人却还是被撞倒在地。


过分真实,韩国国耻被拍成了电影,霸权底下无太平

我在看许多人在评论《国家破产之日》时都会提到:

电影的理想主义结局透露出一种“民族主义”的气息,这种气息捆绑了现实并且给观众们提供了一个暂时可以逃避的窗口,但事实上存在的问题什么也不曾改变。

但那些批判他们的作者们又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我们是拥有5000年文明的大陆国家,我们的心始终在自己这,

而他们前五百年是中国封建王朝的藩国,后两百年又曾被日本侵略并殖民统治。

他们极度自卑,却又极度自大。

过分真实,韩国国耻被拍成了电影,霸权底下无太平

如果你也曾去韩国留过学,或者与他们的学者交谈,

他们的知识分子对现状与悲壮的命运是心知肚明的,我们国内的学者也把这种文化心理现象称之为“恨”文化,

出题容易,解题难,改变又岂是说几句那么容易的。

过分真实,韩国国耻被拍成了电影,霸权底下无太平

人们都是理想主义者,都想做力挽狂澜的英雄,

可是现实,那无处安放的民族自信与民族自尊又该如何安放?

真的以为闭关锁国,外债不认就可以了吗?

好,就算人家不对你的耍无赖动手,可是人家可以把你排挤在全球化体系之外。

过分真实,韩国国耻被拍成了电影,霸权底下无太平

在美元为世界货币的必要交换基础下,你手上的纸币出了国就是一张废纸,

就算你回到以物换物的原始时代,人家石油也是与美元直接挂钩并且和你结算的,

你手上没有美元,人家不给你石油。

石油,是工业的心脏,没有石油还发展工业制造业。


好,就算你现在要储备美元了,

你赚得再多,有人美联储印钞机印得快吗?

过分真实,韩国国耻被拍成了电影,霸权底下无太平

有些人影评人真的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这是人家自己的问题吗?导演与编剧不知道悲剧性的现实吗?

人家知道,问题是他们也无力解决啊。

钱袋决定屁股,但再大的钱袋子,也顶不过人家开印刷机给你刷刷印钱的。

霸权不重要,但没有霸权对我们很重要。


过分真实,韩国国耻被拍成了电影,霸权底下无太平

我是#头条理娱君#,10月特辑带你秒懂娱乐,戳:头条理娱君10月特辑

过分真实,韩国国耻被拍成了电影,霸权底下无太平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3

标签:韩国   太平   外债   韩元   国耻   国库   亚洲   霸权   当局   汇率   金融危机   过分   资本   真实   美元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