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包子软,比馒头香!简单一蒸,10分钟上桌,没有牙齿都能吃

比包子软,比馒头香!简单一蒸,10分钟上桌,没有牙齿都能吃


我们在读生字的时候,有条愚蠢的小窍门,读不出整字读偏旁;

为什么说小窍门是愚蠢的,因为十有八九是读不准的[偷笑]

但如果是一些字用于描述食物,那么根据一些偏旁,多半可以猜到用料。

例如这个“粿”字。

比包子软,比馒头香!简单一蒸,10分钟上桌,没有牙齿都能吃

如其字,粿是一种以米为原料的制品,多流行于闽南语地区,像福建、潮汕、台湾、海南等等地方都有很多特色粿品。


比包子软,比馒头香!简单一蒸,10分钟上桌,没有牙齿都能吃

今天做的芝麻花生粿,就是海南的特色小吃,也叫海南糍,当地人做还会加些椰丝。

这类“点心粿”不用在特定的节日才能吃到,也没有当成一日三餐来吃,做个午间小点颇为合适。

比包子软,比馒头香!简单一蒸,10分钟上桌,没有牙齿都能吃

想起以前做节日粿时,大米或糯米会提前泡好。几户人家共用一个石磨,排队等着推,常常要费上一天的功夫才能磨好米浆。

现在就方便多了,用机器打,更省事的就跟我一样直接买粉来调,吃上口新鲜也不费功夫。

- 食材准备 -

比包子软,比馒头香!简单一蒸,10分钟上桌,没有牙齿都能吃

馅料:熟去皮花生仁80g 熟白芝麻20g 细砂糖35g 食用油10g 凉白开10g

皮:糯米粉140g 细砂糖15g 热水100g 油10g

芭蕉叶10张(18cm*5cm的长方形)


一起来看看详细的制作步骤吧


1.芭蕉叶剪成18cm*5cm的长方形,清洗干净,放入热水中烫3分钟捞出沥干水分备用

*烫过的芭蕉叶不容易折断哦

比包子软,比馒头香!简单一蒸,10分钟上桌,没有牙齿都能吃

比包子软,比馒头香!简单一蒸,10分钟上桌,没有牙齿都能吃

2.馅料的制作:将熟花生仁装入袋子中用擀面杖擀碎,倒出到碗中,加入熟白芝麻、细砂糖拌匀,再加入食用油和凉白开拌匀,馅料就做好了

比包子软,比馒头香!简单一蒸,10分钟上桌,没有牙齿都能吃

比包子软,比馒头香!简单一蒸,10分钟上桌,没有牙齿都能吃

比包子软,比馒头香!简单一蒸,10分钟上桌,没有牙齿都能吃

3.皮的制作:将糯米粉、细砂糖倒入碗中搅拌均匀,加入热水搅拌均匀下手揉成团

*揉面团时小心烫手哦

比包子软,比馒头香!简单一蒸,10分钟上桌,没有牙齿都能吃

比包子软,比馒头香!简单一蒸,10分钟上桌,没有牙齿都能吃

揉好后加入食用油揉至光滑,分成25g/个搓圆,盖上保鲜膜防干

比包子软,比馒头香!简单一蒸,10分钟上桌,没有牙齿都能吃

比包子软,比馒头香!简单一蒸,10分钟上桌,没有牙齿都能吃

4.取一个剂子用拇指弄成小窝状,包入适量的馅料搓圆备用

比包子软,比馒头香!简单一蒸,10分钟上桌,没有牙齿都能吃

比包子软,比馒头香!简单一蒸,10分钟上桌,没有牙齿都能吃

5.在芭蕉叶的光滑面刷上一层食用油备用

比包子软,比馒头香!简单一蒸,10分钟上桌,没有牙齿都能吃

6.包好的花生粿生胚表面也刷上一层食用油,底部朝上,用手稍微压扁,用芭蕉叶将其包裹起来

*芭蕉叶刷油的那面向着花生粿生胚包哦

比包子软,比馒头香!简单一蒸,10分钟上桌,没有牙齿都能吃

比包子软,比馒头香!简单一蒸,10分钟上桌,没有牙齿都能吃

将高出来的芭蕉叶折好,反过来将芭蕉叶折口压在底部,放入笼屉中

比包子软,比馒头香!简单一蒸,10分钟上桌,没有牙齿都能吃

比包子软,比馒头香!简单一蒸,10分钟上桌,没有牙齿都能吃

7.热水上锅,中小火蒸10分钟;蒸好后点上一点食用红色素做装饰即可

比包子软,比馒头香!简单一蒸,10分钟上桌,没有牙齿都能吃

刚蒸好的粿子,微微发膨,在芭蕉筒里露出白生生的脸庞;

小圆墩墩围围坐,白蓬蓬的点着一个红点,像不像太上老君八卦炉旁的扇火小童。

多显福气呀~

比包子软,比馒头香!简单一蒸,10分钟上桌,没有牙齿都能吃

提前抹了油水,剥开那层芭蕉叶,小团子并不粘手;

但一捏,内里的糯性透过薄油,就粘在手指尖了。

比包子软,比馒头香!简单一蒸,10分钟上桌,没有牙齿都能吃

唇齿上下一碰,咬开那糯团子,微微拉扯感便滑溜进了口腔。

熨帖着内腮肉,腔内像个低速面包机,就这么搅拌着搅拌着化入了咽喉。

比包子软,比馒头香!简单一蒸,10分钟上桌,没有牙齿都能吃

芝麻花生馅,这五个字,我觉得还有一个代字,那就是“香”。

香得直接却又温和,让人吃完还觉得有余韵的那种。

不过这粿子还挺顶饱,加上是糯米做的,可别贪多哦~

比包子软,比馒头香!简单一蒸,10分钟上桌,没有牙齿都能吃

小主提示:

1.此菜谱可以做10个芝麻花生粿

2.糯米皮烫过会有弹性,包起来不那么容易露馅哦

3.芭蕉叶是在附近摘的哦,家里没有可以上网购买新鲜的哈


我发现在菜市场卖猪肉的,大多是夫妻档。

但主事的多为老板娘,一张巧嘴,迎来送往不仅显得摊档热闹,调度有序,顾客买得快。

旁边的老板就相对沉闷了一些,但并不高冷,有人问就有答,声音多为浑厚。

一开口有如猪场江湖人生,唠开了也能叭叭的讲:

“今天这猪算是杀着了,皮薄肥肉少,瞅着五花层次多好看,炒蒜苗回锅肉最香!

排骨切两条不,肋排嫩,炖炒都行。

猪心老早给大妈买走了,说给家里老头补补心。”

老板娘唠的是生意,老板唠的就是质量。

爽朗之余还带着生意人的精明,不拘小节可以,但亏本买卖是不做的。

俩人的手脚也非常的利索,案板放着排骨一板,瘦肉若干块,一大片整猪,外加筒骨大骨,半劈开的猪脚几只。

买肉的最多,排骨也挺热销,指哪切哪。

假如宰猪也是一门功夫,那猪肉档的夫妇应称为:猪猪双侠?

貌似叠字的可爱,与他们这颇为“凶悍”的手法不太相衬。

老板娘擅用刀尖,手掌握刀柄,手指稍微捻肉块,一手快切五花;

刀身微晃,不过瞬息,已见片片肉薄得均匀。

这刀气可真够利,切的是肉,但气势如令狐冲在少林寺救任盈盈时,以刀做剑,使出“孤独九剑”招数,连削108名铁和尚的手腕那般。

不当削铁如泥,也是片肉如撕纸了。

老板的宰猪的功力要好一些,一把杀猪刀用得有轻有重;

轻斩排骨、重剁筒骨,巧剔猪脚骨。

手起时,上臂肌肉瞬间暴涨!犹动漫里突然拉近的速度线,力量极速凝聚;

手落后,劲头震遍猪肉摊子,咣咣的响。

古有降龙十八掌,今有宰猪十八式,不知这宰猪的刀,有没有个响亮的来历?

比包子软,比馒头香!简单一蒸,10分钟上桌,没有牙齿都能吃

图截于电影《国产凌凌漆》

“杀猪刀就叫杀猪刀啦,还有什么名,天天宰猪天天磨就好用啦。”老板酷酷的说道。

“靓女你要哪块”,老板娘笑盈盈,边切肉边问。

原来如此,“来俩斤五花不要切。”我也回家去练练。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4

标签:凉白开   花生仁   偏旁   团子   海南   食用油   芭蕉   糯米   老板娘   排骨   猪肉   芝麻   包子   花生   均匀   馒头   牙齿   老板   简单   游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