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孩子都需要一个罗德尼


每个孩子都需要一个罗德尼



棕妈与你



共度生命中的5分钟


很开心有这样一个机会,把自己长期以来的所思所想,以文字的形式与大家分享。


还记得上一次分享,是在孩子一年级的家长会上。当时就发现很多家长的关注点是在孩子的学习上。学习习惯、完成作业速度、考试成绩等等,但我觉得,这些固然重要,但却不是最重要的。


因为这些,基本上都在是“术”的层面。所谓“术”,就是方法。


怎样可以把字写好,如何爱上阅读,被欺负了怎么办?孩子面临的很多问题,需要很多个与之相匹配的方法去解决。


但是我们会发现,无论怎样的未雨绸缪,眼疾手快,伴随着每一个问题的结束,都另一个问题的开始(当然,也可能是这个问题还没结束,另一个或几个问题就已经在来的路上了)。


这让人很困惑,也很苦恼。问题无穷尽,难道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解决问题中去吗?显然,这不是一个靠谱的办法。


要从根本上解决各种困惑,拥有健康的亲子关系,还是要从“道”上下功夫。


所谓“道”,就是靠谱的思维模式。


如果注意观察的话,就会发现:那些生活习惯良好,学习状态良好,一切运转良好,看起来特别顺眼的孩子,都有着一个情绪稳定且游刃有余的妈妈(爸爸),他们善良、智慧,学习力满格,善于反思,能持续为孩子提供健康的情绪价值和积极的人生方向。


是的,他们自己本身,就是有着靠谱思维的人。


每个孩子都需要一个罗德尼


不管是为人父母,还是作为一个普通的社会人,思维是否靠谱都很重要。当然,作为父母,这一点显得尤其重要。


因为,孩子会从我们的言谈中,学到一些东西;从我们的行为中,学到很多东西;但是从我们是谁,我们这个人本身中,学到的最多。


可能我们需要静下心认真思考一下,我们是哪种人,或将成为哪种人,这不仅关乎我们自己,还有那些需要我们的人。比如说,我们的孩子。


毕竟,“苹果落地,离树不会太远。”


这句俄罗斯谚语,跟“有其父必有其子”如出一辙。如果我们能看懂这句话,也就明白了自己的执念,既然想要孩子成为那个自己想要他成为的人,那就让我们自己先成为这样的人吧。


但成为一个靠谱的父母,并不容易。


当然,这个不容易,并不是说要干多少活,出多少力,有多拼命,而是说孩子的长大是一个动态走向的过程,是由几个不断变化的成长阶段所构成,而每个阶段都需要我们有着与之相匹配的思维模式。


如果把这一路的过关斩将看作是一个游戏的话,那就是:


游戏规则变了,因此我们也得变。



每个孩子都需要一个罗德尼


比如说,面对一个四年级的孩子,我们的思维模式,就需要从最初的全能保姆型,过渡到引导教练型。


那么来看看,一个靠谱的“教练”,需要做些什么?


一、把握住一些重要的节点。


不必事事亲力亲为,但在一些重要的节点上,瞪起眼来,全力以赴。


我们曾经的那些回忆片段,都是经过筛选后留存的,那些痛苦的、快乐的、尴尬的、刻骨铭心的,都会优先进入我们的回忆通道。


如果希望孩子将来可以拥有更多你们曾经一起度过的美好且成就感满满的片段,那就请把握好当下那些重要的节点吧。


比如说,当孩子参加一些重要的比赛或活动时。


一场钢琴比赛,一次汇报演出,一次联欢晚会,都将会成为孩子美好回忆库中的精彩片段。才华不是人人都有,能力也是有大有小,但只要全身心投入,孩子都会感受到你的那份真诚和用心。


我们可以陪孩子一起做好赛前的各种准备,条件允许的话还可以去演出现场助助阵。有时我们在某个大事件上的态度和付出,能让孩子更加信心十足地投入其中。


比如说,当孩子遭遇某些不幸时。


因为年龄和阅历有限,孩子会在经历某些不好的事情时,不知该如何面对,这时就需要我们及时给予精神上的支持和引导。


当然,这是有前提的,我们需要是孩子信赖并愿意倾诉的那个人,还要是有能力为孩子指点迷津的那个人。


比如说,当孩子面临升学时。


幼升初,初升高,高考择校等等,都是人生重要的节点,在这些节点上做好服务并给予精神支持,做好孩子的人生助力板。


生活需要仪式感,重大节点上更是如此。


比如说在重大考试期间,为孩子创造一个舒适温馨的环境,保证饮食的合理搭配,出行前规划好路线,甚至有必要的话可在考区附近找一处临时午休的地方,别太奔波,另外也好计算路上的时间。


关键时刻,一定不能掉链子。


每个孩子都需要一个罗德尼


二、成为孩子可以倾诉的树洞。


情绪不会凭空消失,只会通过某种途径传递出去。


如果你的孩子,他的喜怒哀乐都会让你看到,他的所见所闻都会与你分享,那真是一件超级幸运的事。


抛开孩子自身的性格来看,这样的家庭,整体氛围一定是包容的、平等的,亲子间的情感一定是流动的、顺畅的。


假如你的孩子不愿意跟你分享他的日常,就会有些尴尬,还会伴随着风险。


因为这样一来,你将无法通过语言交流去获取直接有效的信息,而只能通过行为观察进行信息的拼凑和解读。


但获取到的信息可能是不完整的,于是就会存在歪曲或是过分解读,一切都会变得不那么明朗,这应该不会是你想要这样的结果吧。


另外,孩子不想跟你倾诉,但他的情绪仍然需要一个出口,那么这个人可能是谁呢?


如果孩子理性有主见也足够幸运,那么人生路上遇到一两个三观正又有分寸的小伙伴,几率还是挺大的,但如果不能呢?


那么事情的走向可就不可控了。这方面的新闻事件还是不少的,算是给我们提了个醒,在孩子成年之前,这个倾听的人最好是他的监护人,因为这样是最符合情感需求的,也是最安全便利的。


每个孩子都需要一个罗德尼


一个让孩子放心倾诉的人,需要有一颗包容的心。在此基础上,如果思维再开放些,谈吐再幽默点,那就更好了。


感到欣慰的是,直到今天儿子遇到任何事都会第一时间跟我讲(尤其是不太好的事)。画风是这样的,下班刚进门,就看到他跑过来跟我说:到我屋跟你说个事。


一听这话就明白又摊上事了,而且肯定不是啥好事。要是好事他早就广而告之了,不会这么沉得住气。


然后我就坐下来,听他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讲一遍,在完整听完之后(中间一定不要打断),再帮他全面分析一下。


这是一件什么性质的事。有些事就是小事,同学之间的小摩擦,可能有的家长会很紧张,但其实不必上纲上线;但有些事则需要高度重视,因为可能看似是小事,但却牵涉原则底线,需要对此有一个准确的判断。


就这样,对某一件事我们会敞开了聊,会从这件事聊到那件事,从这个同学聊到那个同学,一次畅聊有时一两个小时,帮孩子打开心结的同时,也从侧面了解了不少班里的情况。


孩子心里不宜长时间存放垃圾,亲子间的一次高质量交流,会强化孩子对此类事件的应对能力,而随着自身能力的强大,他独自面对这个世界的勇气和智慧也在逐步叠加,这不正是我们的终极目标吗?


很开心孩子遇事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我,这是一种信任,更是一种价值上的肯定。


希望他18岁之前,我都是这个可以被信赖的人。


每个孩子都需要一个罗德尼


三、与其望子成龙,不如自我成长。


如果把注意力过度聚焦在孩子身上,就难免产生焦虑情绪,因为孩子会成为你的自我投射,各种不满、不安、不爽的情绪都会随之而来。


你不爽孩子也爽不到哪儿去,最后的结果只能是两败俱伤,相看两厌。


为了和谐的亲子关系,为了彼此的身心健康(更容易元气大伤还是父母,毕竟年龄摆在那儿),为了人生路漫漫,相看两不厌,还是把精力多匀一点到自己身上吧。


有爱好的赶紧把爱好拾起来,种花养鱼、写字画画、跑步遛狗……原来没爱好的,可以从现在起培养个爱好,孩子总有一天会离开我们,奔向他自己的小世界,我们的晚年生活,不管是在家还是养老院,都需要有点爱好来充实的。


如果想要提升幸福感,可以看看心理学方面的书。


有人说,心理学是最接近幸福的一门学科,作为一个读过多本心理学书籍的人来说,这句话完全没毛病。


通常来说,我们都会或多或少地被情绪左右,但在学习了心理学之后,面对同样一件事情的思维方式就会发生根本的转变。


这时候我们会内观自己,产生这种情绪的内在声音是什么,我们为什么会愤怒,当找到了内在根源,也就理解了外部行为,并会随之做出调整。


对待孩子,也是同理。


看得到他们的外在表达,看得到他们的内在需求,听得懂他们的潜台词,get得他们的心理动机,也就明白了他们张牙舞爪的背后,是一颗无比需要我们,但却故作坚强又敏感脆弱的心。


其实,孩子远比看上去更爱我们,也更需要我们。


每个孩子都需要一个罗德尼


这篇文章的标题“每个孩子都需要一个罗德尼”,来自近期在读的一本书《解码青春期》。


之所以选择这本书来读,是因为不久前我发现曾经和谐的亲子关系,正在发生着微妙的变化,因为一直坚持学习心理学,所以当时强烈的直觉就是:


孩子的青春期到了。


翻开“青春期特征”跟儿子一起看,他边看边笑。果不其然,几乎全中(除了“暴饮暴食”)。


现在的孩子,因为营养过剩、信息过载,已将青春期的节点不断在往前刷新,而我家这个还不到十岁,就已经有了青春期的典型特征,这让人很是不爽(有些事,明白跟接受完全就是两码事)。


但不管愿不愿意,喜不喜欢,接不接受,该来的总归要来,拦不住也躲不开,只能是积极面对。


于是,我开始了这本书的学习。


意想不到的是,这本书的好远超我的预期,极大地填补了自己在这方面知识空白,也刷新了某些认知。于是就有了一个做读书分享的打算,跟更多的家长一起学习,来了解孩子的青春期。


到今天为止,这本书已经完成了八篇分享稿,共三万多字,等全部完成后会通过读者群语音分享的方式,跟大家一起来学习这本书。


每个孩子都需要一个罗德尼


好,回到正题。解释标题的出处。


本书作者乔希.西普从小被父母遗弃成为一名孤儿,在教养院期间曾遭遇同伴性侵,但当时并没人出面阻止,事后也没有介入干预。


对一个孩子来说,生活在一个不相信会有成年人来保护他们的世界,太可怕了。他会恐惧、焦虑、孤独,会觉得世界上的一切都具有不确定性。


作者也不例外,他感觉生命毫无意义,甚至还吃过一瓶药,想要结束自己的生命。


因为他理解不了一个没有人可以信任的世界。


有些东西孩子不会说出来,但会在他们的行动中体现出来。


对于作者来说,他的行动就是怀疑所有收养家庭接近他的目的,于是用各种恶作剧去挑战他们的极限,铆足劲儿让他们讨厌自己,以达到抛弃他的目的。


他毫无感激之心、到处挑衅、目中无人;他从商店偷东西,在操场上聚众饮酒;他篡改学校的电脑文件,放火烧东西……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刷新养父母把自己赶走的最快纪录(这个纪录曾一度保持在一周之内)。


如果这是你的孩子,会不会崩溃到极点,会不会觉得这个孩子彻底完蛋,没救了。但事实上,乔希后来成长为一个极其优秀的人。


每个孩子都需要一个罗德尼


他是美国的畅销书作家,全球青少年励志专家,演讲家。曾在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发表青少年问题的演讲,同时也是CNN、福克斯电视台、《纽约时报》等媒体机构的知名青少年专家。


他因制作纪录片《青少年问题》而闻名。他创办的组织“有爱心的成年人”为父母、教育工作者等提供相关资源和培训活动,帮助成年人了解青少年,也帮助青少年了解他们自己。


乔希人生的转折点,来自于一个叫“罗德尼”的人。


那一年他14岁,正是青春叛逆的巅峰时期。


在乔希看来,这个罗德尼似乎根本不是自己的对手。因为他没有受过专业的心理训练;没有等级证书来证明他能对付得了像自己这样一个异常叛逆的青少年;也没有很明显的或者势不可挡的技巧或才能。


罗德尼只是一个再寻常不过的中西部男人,一个普通的历史老师和中学足球教练,他肥胖的体型有点儿像小写字母B,还患有嗜眠症。


乔希觉得,这绝对是他曾遇到过的最容易对付的对手。


于是便又开始了自己的拿手好戏。但是,三年之后,他还是没有甩掉罗德尼。


他说:“罗德尼就是不肯把我踢出去。这让我很恼火。但是请记住我可是个孤儿啊,这就意味着我早就养成了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


如他所愿,在没有上保险、无照驾驶的情况下,他被戴上手铐,扔进警车的后车厢,送进了监狱。


然后,他把电话打给罗德尼。希望可以将他保释出去。而罗德尼在长时间的沉默之后说:“乔希,我会去保释你。但是得等到明天,再见。”


这就是罗德尼的观点:


“不要把孩子从失败或成功中保释出来,因为这两种情况都能让他们学到东西。”


于是,乔希这个张狂、毫无规则意识和敬畏心的的人待在监狱里痛苦地度过一个晚上,从此人生履历上将永远存在一个污点。


第二天早上,罗德尼将他保释出来,当乔希觉得自己终于要成功地被赶出这个家庭的时候,罗德尼语重心长地告诉他:


“孩子,我们不把你看成一个难题,我们把你看做是一个机会。”


这句话,成为乔希最为重要的人生转折点。


每个孩子都需要一个罗德尼


哈佛大学的“儿童发展中心”曾做出一项研究。他们想搞清楚是什么让一些孩子能够接受严峻的挑战,而另外一些孩子却在困难面前止步不前。


最终他们发现,像乔希那样适应力强、敢于面对问题、迎接挑战的孩子,都与给予他们支持的父母、看护人或其他成年人之间保持着至少一种稳定、忠诚的关系,也就是说,身边至少有一位支持鼓励他们的父母、看护人,或其他成年人。


这种关系能针对孩子的个人需要做出及时响应,给予支持、提供保护,从而减少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所受到的干扰。


这种关系同样会帮助孩子培养一些关键的能力,比如计划能力、监督能力、调控能力,而这些能力能够让孩子对逆境或顺境做出适当的回应。


这项研究,证实了我们生活中应本能知道的一些东西,那就是:


每个孩子,距离成功只差一个关心他们的成年人。


每个孩子,都需要一个“罗德尼”。


这个“罗德尼”,可能并不是什么成功人士,但他有爱又温暖,温和而坚定,是孩子张皇失措时有力的臂膀,是孩子痛苦无助时安全的出口,“罗德尼”的存在,几乎决定了孩子能否成长为一个心智健全、自信阳光、有爱的能力的人。


而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成长为那个 “罗德尼”。


棕妈工作室

棕妈:初中英语老师,10岁男孩妈妈;读书达人,每年阅读书目200+;电影狂人,每年贡献票房2000+;心理学感兴趣,小毛头hold得住;人类灵魂的小裁缝,擅长自黑的不辣妈

每个孩子都需要一个罗德尼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8

标签:哈佛大学   孩子   目的   都会   节点   青春期   美文   成年人   心理学   青少年   情绪   家长   父母   东西   能力   人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