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茶品茗围炉夜话

烹茶品茗围炉夜话


这两天帝都倒是十分晴朗,不过略微有些春寒料峭,毕竟正月还没过嘛,棉衣还是要穿在身上的。早晨起来接到远在千里之外妻子的电话,说家里下雪了而且十分的大,还电闪雷鸣的。看朋友圈,家里确实是下大雪了,大家都相互祝愿“瑞雪兆丰年”呢!偶尔翻到南方的朋友圈却是另外一番景象,南方春来早花开早大家其乐融融地徜徉在绿野花海之中,好不惬意。刘元载妻《早梅》这样写道:“南枝向暖北枝寒,一种春风有两般。凭仗高楼莫吹笛,大家留取倚阑干。”这个季节处于不同时区的南北人的感受是不一样的,这个季节也是“南枝向暖北枝寒”的季节,我们就在各自的区域里细细品味各自的境界各自的滋味吧。


烹茶品茗围炉夜话


鲁迅先生在《祝福》里有句话:“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确实如此。国人过年,最具有年味的也许是从小年二十三开始一直到大年三十年夜饭守岁这几天吧,这几天的时间最是促迫,一天赶着一天仿佛京剧的“急急风”鼓点般催着人加快步伐从这一年跨越到下一年。“二十三祭灶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蒸枣山,二十八贴年,二十九去买酒,年三十吃饺子,年初一躬脊儿”,一节紧接着一节连三赶五到了初一五更磕头拜年。一旦日子从初一数到了初六,惊涛急湍般的日子便停止咆哮归于平缓悠淡,一切的浓烈便被稀释,各自便又在各自的区域里云起云落飘荡沉浮。


烹茶品茗围炉夜话


也是节前气氛赶得,有幸和一个受人尊敬的、随和的教育家在一起“围炉夜话”,至今还余音绕梁令我深思……

见面简单寒暄后,我讲到:“王教授好,请教个问题。有人问我,中华文化的根断了吗?我当时就说没断,可是我自己都不知道根在哪里,是在国图的古籍图书馆吗?一时难以……没有答案、难以解答。”想从教育家的思想里找到答案。


烹茶品茗围炉夜话


“这个问题既大无边际宏观又难以从具象回答,也是较大多数国人所关心的疑惑地问题,是一个既有答案又没有答案的话题,总的来讲,中华文化的根在中国人心里,在中国人待人处事衣食住行里,只要有中国人在的地方,无论在世界的哪里、人群的哪里中华文化的根就会在哪里扎下来,而且生生不息子子孙孙无穷尽已。中华文化是‘天人合一’的文化,会自然而然地与万物融为一体,看似无形却十分永久,不用担心中华文化的根断没断。根,绝对没有断,在中国人心里。”老教授音声不高,柔和恬淡中肯,娓娓道来云淡风轻。

“奥,中华文化的根在中国人的衣食住行里,在中国人的待人处事里。很通俗,很容易理解。”大道至简,宏观的几乎无有边际的问题一句话就解开了。


烹茶品茗围炉夜话


“王教授,你可能也知道这句话‘崖山之后无中华’,这一论调该怎么看?” 一位好友一脸认真地提问道。


烹茶品茗围炉夜话


“这不中华还存在着吗?还有这样一句话呢,‘明亡之后无华夏’,那一些我们曾经敌对、侵略我们的民族,不也早就融合到中华文明中了吗?马克思、恩格斯也说过"野蛮的征服者总是被那些他们所征服的民族的较高文明所征服",这不也正印证了中华文化的无形的强大的生命力吗?至于‘崖山之后无中华’这句话呢,出自钱谦益的《后秋兴之十三》:‘海角崖山一线斜,从今也不属中华。更无鱼腹捐躯地,况有龙涎泛海槎?望断关河非汉帜,吹残日月是胡笳。嫦娥老大无归处,独倚银轮哭桂花。’钱谦益毕竟是明朝遗民对自己失节降清的悔恨也是真的,也就不难理解写出这样的诗句。中华文化有强大的生命力,每一次挫折之后仿佛‘野火烧不尽’一样,便会‘春风吹又生’,从秦始皇的燔书阬儒野火焚烧到汉武帝的独尊儒术到宋明理学以至于今,圣贤茂生中华文化枝繁叶茂,一代代志士薪火相传发扬光大。尤其是时代发展到现今,民族大融合、世界大融合,也正是中华文化得以光大的绝佳时期,这一趋势随着国人在世界的发展、繁衍会较长一个时期得以延续,百年以至于千年不已。”王教授一头白发,面目萃润双目炯炯,言语清晰平和。


烹茶品茗围炉夜话

“王教授真的很善于提炼总结,说的很平实肯的。”我很愿意听他的教诲。


烹茶品茗围炉夜话


“英国著名历史哲学家阿诺德·汤恩比讲到,‘在现代世界上,我亲身体验到中国人对任何职业都能胜任,并能维持高水平的家庭生活。中国人无论在国家衰落的时候,还是实际上处于混乱的时候,都能坚持继续发扬这种美德。将来统一世界的大概不是西欧国家,也不是西欧化的国家,而是中国。’,不过中国统一世界是文化的统一,而不是武力、暴力上的统一,是自然的融合而不是攻伐掠夺,而且要上善若水假以时日,哈哈……”浅浅一笑,风轻云淡。


烹茶品茗围炉夜话


“那,王教授中华文化有糟粕吗?”好友随机看是无心又说一句。

“中华文化的书籍都是圣人著就,‘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读懂了都是智慧,读不懂都是糟粕。一家言一家言……”王教授抿口茶,看着我慈祥地笑笑,淡雅平和。

“有一句十分著名的话,是宋张载说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说的是什么意思呢?”我见机也问一句。


烹茶品茗围炉夜话


“这,进入学术讨论了,哈哈。总的来讲,张横渠‘四句话’张显了儒家的广阔胸怀和精神,用今天的话讲即是为世界确立文化价值、为人民确保生活幸福、开辟建设永久和平的社会。张岱年先生在其《中国哲学大纲》中说:‘此宋道家中,首先提出一个宏大崇伟的人生理想的,是张横渠,张子由其宇宙论及人性论以建立人生理想论。’张载也就是张横渠,作为思想家之人生理想和宏伟抱负在其“四句”中得到简括而全面的表述。冯友先生也曾解释说:天地没有心,但人有心,因而人的心就是 ‘天地之心’。‘为天地立心’就是把人的思维能力发展到最高限度,使物质世界的规律得到最多和最高理解。张载理解的‘天地之心’,即天地生成万物之德,即‘天地之仁’,诸家解释不一但大同,但总体是儒家的至高理想。”王教授博学多闻,侃侃而论。


烹茶品茗围炉夜话


“那我们常人该如何做呢?”我不会问问题,问了一个似乎没有答案的问题。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以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老夫子,早就告诉我们了,无须多言了,我们就践行吧。能进一份就有一份的收获,莫要杞人忧天只要点滴进步就行,多读书读好书,书里都有答案。哈哈……”王教授端起茶碗,一束光正好折射过来,有些耀眼……


烹茶品茗围炉夜话


这个没和家人在一起的节日,却似乎不曾缺少家人般的温暖。我也缓缓端起茶碗,细细评味:“此心安处是吾乡”中国文化酿就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难以言语道来的自然天籁境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5

标签:胡笳   儒家   西欧   茶碗   糟粕   教育家   夜话   中华文化   中华   美文   中国   国人   教授   答案   理想   天地   世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