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放春秋佳日过,最难风雨故人来

莫放春秋佳日过,最难风雨故人来


上班的路上路过一个小园林,偶尔驻足发现绿草地上落满了海棠花的花瓣,春天来了,我尚未来得及欣赏,那个灿烂的春天便如此匆匆地洒落了一地,倏忽间想起那次宜宾翠屏山上看到的碑刻:“莫放春秋佳日过,最难风雨故人来。”还在回味赞赏书写着的笔力雄强气格宏大的时候,春天就已经悄无声息的碎了。


莫放春秋佳日过,最难风雨故人来


“莫放春秋佳日过,最难风雨故人来。” 这句话我多年以前就反复吟咏过,一直就觉得能写出如此绝妙好辞的非大家不能。我检索了一下,这幅楹联是清朝的孙星衍写的,孙星衍是乾隆五十二年(1789)榜眼,官至山东布政使。博览群书,勤于著述,深究文史音训,精研金石碑版,工篆、隶、刻印,校刻古书最精。少年时期和同里的杨芳灿、洪亮吉、黄景仁文学相齐。袁枚品其诗,曰"天下奇才",与订忘年交。


莫放春秋佳日过,最难风雨故人来


“莫放春秋佳日过”这上联非常好理解,四季轮转风和日丽,绿草如茵,百花争艳,每逢花朝、上巳、清明等节日,人们或三五成群或独自赏玩游春踏青,到大自然中欣赏万紫千红的美景,领略春天的阳和之气。秋日云白风清,兰芳桂馥,水天一色,上下空明。九九重阳,登高、赏菊,插茱萸,喝菊花酒,吃重阳糕。宜人的气候,多彩的景色,丰收的果实,令人“神骨俱清”,心旷神怡。但我总觉得我们对“莫放春秋佳日过”这句话理解的过于浅薄了,作者的深意也许是规劝世人惜时如金多做利于家国天下的事吧。儒家士子有三不朽,指立德、立功、立言。孙星衍一生如金博览群书,勤于著述,在公务繁杂之间也不废撰辑书籍,仅晚年就编辑《周易集解》十卷,《夏小正传校正》三卷,《明堂考》三卷,《考注春秋别典》十五卷,《尔雅广雅诂训韵编》五卷,《魏三体石经残字考》一卷,《孔子集语》十七卷,《晏子春秋音义》二卷,《史记天官书考证》十卷,《建立伏博士始末》二卷,《寰宇访碑录》十二卷,《金石萃编》二十卷,《续古文苑》二十卷,《诗文集》二十五卷。思来自己早已过了知天命之年,依旧是白衣等身毫无一丝半语良言于补与世,实在是庸庸碌碌过了半辈子。


莫放春秋佳日过,最难风雨故人来

“最难风雨故人来”下联更具深意,“风雨”本指自然界的刮风下雨,在此语境下更多的是比喻危难和恶劣的处境。在风雨交加凄凉清冷,感到孤独或身处危难的时候,故友风雨无阻,不邀自至,这是最难能可贵的,也是最难得的。夫子也有:“有朋至远方来不亦说乎”的慨叹,也许也有这层意味。


莫放春秋佳日过,最难风雨故人来


诗圣杜甫曾写到唐朝两位文武盖世的人物“武有郭子仪,文推李太白”。公元735年,扬名天下的李白正在并州和好友喝酒谈兴。此时唐朝还处在开元盛世,安禄山还没有发动安史之乱。李白参阅并州军防时,遇到了正要被军法处置的郭子仪。李白见到郭子仪时,心中大吃一惊,对众人说:“此壮士目光如火照人,不十年当拥节旌。”就是说,这位壮士潜力无穷,不出十年,就是一人之下的重臣,并请求为其开脱刑罚。那曾想,李白醉酒之时无意间救下的一个壮士,这个壮士后来不仅就下了风雨飘摇的李唐,也知恩图报救下了政治白痴的李白。


莫放春秋佳日过,最难风雨故人来


人生在世变幻莫测,轮到恃才傲物的李白落难了。公元757年李白因拒绝太子李亨请求,到永王那讨生活。结果永王发动兵变,谋反牵扯到李白。已经登基成为皇帝的李亨,想杀掉李白。李白给予郭子仪的恩情,郭子仪一直铭记在心,而且郭子仪显然是知恩图报的人。已经做到安西军副元帅的郭子仪,抛开身家性命不要,以辞官为由挽救了诗仙李白的性命。想当初醉眼迷迷李白在救郭子仪之前肯定没想到让郭子仪报答,也没有预料到自己数十年后遭遇杀身之祸时,正是这个自己多年前无意救助的壮士挽救了自己的性命。“一切安排都是最好的安排”,两个在各自不同领域的名人,却在自己性命忧关的时刻遇到了彼此,也互相挽救了彼此。这也许就是“最难风雨故人来”的最好注脚。


莫放春秋佳日过,最难风雨故人来


唐宋八大家中的牛人王安石和苏东坡,一个刚愎自用一个口无遮拦,不仅是政敌也是文人相轻的鄙视者。1079年,苏轼遭遇了人生重大的打击“乌台诗案”,经过朝廷小人的挑唆,被定罪候斩命将不久,朝廷里除了弟弟苏辙为其求情,其他官员却没有一个主动为苏轼说话。而王安石此时被贬,听说之后立刻上书给宋神宗,文中写到“安有圣世而杀才士乎”。王安石这一举动,点醒了此时的皇帝,于是死罪可免,被发配到黄州任团练副使,但总算是捡一条命回来。而在在元丰三年,也就是1084年,苏东坡途径江宁,专程去拜访此时已经罢相落难的王安石,以谢救命之恩,并消除多年的隔阂。王安石听说苏东坡到了江宁,精心打扮一番,骑着一头瘦小的驴,赶到渡口去接苏轼。虽然他们政治上树敌多年,但都是为了风雨飘摇的大宋江山,实际上两个人却没有个人恩怨。据说两人在一起呆了很多天,每日开怀痛饮,闲谈阔论,还留下了美诗佳作。当朝廷中保守派当政,司马光作为保守派的代表,推翻了王安石的全部变法,这位北宋有名的宰相在极度失望中去世了。苏东坡听说后,心情极为悲痛,他亲自为王安石写下了《王安石赠太傅》,其文中说“将有非常之大事,必生希世之异人,使其名高一时,学贯千载;智足以达其道,辩足以行其言,瑰玮之文足以藻饰万物,卓绝之行足以风动四方,用能于期岁之间,靡然变天下之俗”。


莫放春秋佳日过,最难风雨故人来


王安石曾经让苏轼被迫离开朝廷,也出于道义挽救了苏轼的性命,苏轼在暮年冰释前嫌特意拜访此时闲云野鹤的王安石重修旧好握手言欢。这也许就是“最难风雨故人来”的最好注脚。


莫放春秋佳日过,最难风雨故人来


好了,不追溯了,思绪还会到对联本身。据说,清代同期学者宋湘也写过同样意境的对联,嘉庆十年从广州重返京师,路经南雄大庾岭上的梅关,在驿站旁边的茶亭下马歇息。看见南来北往的客商,行色匆匆,络绎于途,触景生情,随即在驿站的墙壁上写下这副一百五十字的长联:

“今日之东,明日之西,青山叠叠,绿水悠悠。走不尽楚峡秦川,填不满心潭欲壑。力兮项羽,智兮曹操,乌江赤壁空烦恼!忙什么,请汝静坐片时,把寸心想后思前,得安闲处且安闲,莫教春秋佳日过。

这条路来,那条路去,风尘仆仆,驿站迢迢。带不去白璧黄金,留不住朱颜皓齿。富若石崇,贵若杨素,绿珠红拂终成梦!恨怎的,劝君解下数枚,沽一壶猜三度四,遇畅饮时须畅饮,最难风雨故人来。”


莫放春秋佳日过,最难风雨故人来


宋湘(1757~1826),是清代杰出诗人,书法家。历任翰林院编修、云南曲靖知府、湖北督粮道。在云南任内,注重生产,修复书院,赈饥恤民,自捐俸银,为人称道。因政绩斐然,民歌其德。为人真率,襟抱豪迈,诗书双绝,世誉岭南才子。其书高迈雄劲,如天马行空,气势超凡,兴到之际,率意挥洒,出神入化。


莫放春秋佳日过,最难风雨故人来


古人不古,每一字每一句无不天机昂然生机勃勃,教诲我们与天地为一体。


莫放春秋佳日过,最难风雨故人来


“唯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风流”,四季的轮转无始无终,我们个体的生命却是有始有终的,我们就要珍惜这寸寸光阴,细细体味生命的每一个瞬间,追比圣贤以天下为己任,於“莫放春秋佳日过,最难风雨故人来”间风餐露宿独自品味。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3

标签:士子   春秋   风雨   安闲   保守派   知恩图报   注脚   风雨飘摇   著述   壮士   朝廷   李白   美文   性命   驿站   春天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