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林待鹤归

横林待鹤归

倦鸟归林,振翅飞度于巴山蜀水岷江水畔,寂寞龟息于古庸南卫水堤岸。

横林待鹤归


喘着粗气拖着行囊打开家门,家里泛黄的中堂还是静静地挂在客厅的中央,守望着我的归来。中堂草隶录写的是陆游《柳桥晚眺》,字体古朴有力:“小浦闻鱼跃,横林待鹤归。闲云不成雨,故傍碧山飞。”这是家弟在我有了城里的房子送给我的一幅字画,这幅字画在客厅里伴着我的小家庭风风雨雨已二十多年了,回来了开开门第一眼看到的就是这幅字画,有些破旧但依旧亲切温暖,有一个闲适的家的感觉。


横林待鹤归


自从庚子年十月份挥别父母妻女得以今日回家,不觉已近年半,江湖之上往来追逐或春风和畅或绞杀肃穆或乘胜追击或一败涂地,常常过得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日子,不输不赢,有些倦怠和无奈好在还坚韧地扎根于悬崖峭壁之间,任凭风刀雪剑日月剥蚀,为了那个什么也不为了那个所谓的信念。


横林待鹤归


沏一杯清茶坐在破旧的沙发上,百无聊赖地等一等失魂落魄的灵魂,以便幽灵般的灵魂再次通过我的六根回到这个躯壳里满血复活,重新“一钵千家饭,孤身万里浮”去过苦行僧般的日子,只是也不取什么经也不降什么妖,就那么一直走啊走啊,“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脑海里浮现这样的画面也是不错的。


横林待鹤归


陆游这首诗写作于宋宁宗嘉泰元年也就是1201年秋季,时年陆游已经七十七岁在故乡山阴也就是浙江绍兴赋闲家居。在秋季黄昏里陆游伫立在柳桥,晚眺小浦、鱼跃、横林、白鹤、闲云、碧山动静自然天成,不由欣然落笔记下了这悦人心目引人遐想清新明丽的水乡黄昏景致。

短短四句诗,描绘出一幅恬静优美的景色。秋天的郊原傍晚,丛林、碧山静静伫立,白鹤闲云悠悠划过,是如此般的幽静深邃。诗中所描绘的世界,也正是此刻诗人晚年精神世界的显现。陆游数十年来宦海沉浮屡遭排斥和打击,但从未因此悲观、颓丧,始终保持着沉雄坚韧乐观向上的品格。由陆游的《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略见其精神气魄。


横林待鹤归


陆游出生于名门望族、江南藏书世家。宣和七年十月十七日,父亲陆宰奉诏入朝,由水路进京,于淮河舟上喜得第三子,取名陆游。生时适逢两宋之交,成长在偏安的南宋,民族矛盾、国家败落、家庭流离,给他幼小的心灵带来了不可磨灭的印记。陆游的父亲陆宰,通诗文、有节操,北宋末年出仕,南渡后,因主张抗金受主和派排挤,遂居家不仕。


横林待鹤归


陆游自幼聪慧过人,先后师从毛德昭、韩有功、陆彦远等人 ,十二岁即能为诗作文,因长辈有功,以恩荫被授予登仕郎之职。绍兴二十三年(1153年),陆游进京临安即今杭州参加锁厅考试也就是现任官员及恩荫子弟的进士考试,主考官陈子茂阅卷后拍案称奇取陆游为第一。此次锁厅考试秦桧的孙子秦埙也参加了,位居陆游名下,秦桧不满大怒,欲降罪主考。次年(1154年),陆游参加礼部考试,秦桧指示主考官不得录取陆游。从此陆游被秦桧嫉恨,仕途不畅。


横林待鹤归


1203年6月,六十三岁的辛弃疾去绍兴山阴看望已是七十八岁的陆游,两位白发苍苍、精神矍铄的老人双手紧紧握在一起,久久不肯放开,百感交集热泪盈眶。他们彼此倾慕已久,在经历了时代动荡和坎坷的人生之路后见面,感慨万千无语凝咽。

辛弃疾非常仰慕陆游才情和人格,1186年,他在江西归隐的时候就读到了陆游那首名动京城诗句:“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这首带有浓郁清新之气的七律不仅深受宋孝宗的喜爱,在民间流传也非常广泛。辛弃疾也读到了这首诗,为陆游的才华所深深折服。


横林待鹤归


陆游与辛弃疾都有过颠沛流离的军旅生活,都具备家国天下的赤胆忠心,都有着一样奔放豪爽的性格,都视恢复中原为己任。陆游有过金戈铁马的军旅生涯,辛弃疾更是有着万马丛中取敌将首级的壮举。陆游文采飞扬,是闻名天下的大诗人,辛弃疾才情出众,是南宋豪放派的一代宗师。在仕途上,他们又都有着被冷落的失意,被排斥的无奈,以及抱负无处施展的苦闷。辛弃疾到绍兴任职之前,已整整被罢免了8年,陆游在此次出仕之前更是闲居了12年。相同的身世加深了他们彼此的理解与信任,使他们更加心意相投,英雄相惜。陆游与辛弃疾深深地为对方所吸引,彼此叹为千古难逢的知己。在度过了大半个人生之后,此时相见,真正是欲说还休,相见恨晚。他们回忆往事,陆游当年曾“匹马戍梁州”,辛弃疾则“气吞万里如虎”,那些峥嵘岁月让他们热血沸腾,共同的英雄豪迈让他们千杯不醉,万语嫌少。


横林待鹤归

陆游第一次注意辛弃疾是在四十多年前的1162年。那一年,22岁的辛弃疾少年猛虎于敌营中生擒叛将张安国,冲过烽火战场策马南归,受到宋高宗的连声称赞,其年少英雄的形象深深地印在了陆游的脑海中。宋孝宗即位,37岁的陆游开始意气风发地协助张浚策划北伐,在得知辛弃疾这样的英雄并未被重用之后,他大胆地向朝廷提议,要求纠正重南轻北的偏向,尤其要重用流亡江南的北方英贤,以使朝廷更有向心力,使部队更具战斗力。可惜的是,陆游的真知灼见并未被采纳,而随着北伐的失败他本人也被罢免下放。


横林待鹤归

此时陆游的好友范成大、辛弃疾的好友陈亮、以及他们共同的好友朱熹等都已相继故去,生活中逝去了太多的色彩,辛弃疾的到来使陆游孤寂的内心变得鲜活起来。辛陆相会也解除了辛弃疾的感伤与寂寞,他们谈诗词、论北伐,生活变得丰富多彩,爱国激情再次被点燃。


横林待鹤归

当时陆游的生活非常清苦,住在破旧的草堂里,算得上家徒四壁。辛弃疾看在眼里,记在心上,非常想为陆游做些事情,他计划着为陆游修建一所气派一点的林塘。辛弃疾非常乐于助人,他身上的豪放之气一如他的词风.1178年他身为大理卿时,同僚吴交如身故后竟然买不起棺敛,他大声疾呼,“身为列卿而贫若此,是廉介之士也!”他一方面想办法厚葬吴交如,一方面又向当时的执政汇报,为其家属争取到了诏赐银绢。此时看到陆游的窘境,他又生发出陆游是“廉介之士”的感慨,他觉得像陆游这样有才情、有志向又多年为官的人,理应有更加安静舒适的生存环境,他几次三番提出要为陆游修建住所,都被陆游一一婉拒。


横林待鹤归

陆游心胸非常豁达,在他看来身居简陋的草堂没有什么不妥,他不愿意浪费国家的财产,也不愿意朋友破费,他觉得那些钱财应该用到更合适的地方。陆游甘于清贫的崇高品性令辛弃疾更加钦佩,他不便过于勉强,准备先放一放,再找时机劝说陆游.但他没想到此事一拖,便再也没有机会。


横林待鹤归


1204年,韩仛胄欲招辛弃疾去临安商讨北伐大事,辛弃疾奉召入朝,陆游作诗送别,勉励他为国效命,协助韩侂胄谨慎用兵,早日实现复国大计。陆游对辛弃疾此次北去,心情矛盾复杂,他与辛弃疾相处半年,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不光是相见恨晚,更是相处恨短,但个人的依依不舍倒在其次。辛弃疾是南宋一般爱国志士最寄厚望的人,陆游对他也是寄寓了很大期望,但出于对韩仛胄的了解,陆游又对辛弃疾和北伐的未来充满了忧虑。1206年,韩侂胄请宋宁宗下诏出兵北伐,陆游闻讯欣喜若狂。此次北伐宋军准备充分,出师较为顺利,先后收复泗州、华州等地。但韩侂胄用人失察,西线四川宣抚副使吴曦等里通金朝,按兵不动,图谋割据。东线丘崈主和,韩侂胄日益陷于孤立。1207年十一月,史弥远发动政变,诛杀韩侂胄,遣使携其头往金国,订下“嘉定和议”,北伐宣告彻底失败。陆游听到这些不幸的消息,悲痛万分。


横林待鹤归


嘉定二年(1209年)秋,陆游忧愤成疾,入冬后,病情日重,遂卧床不起。十二月二十九日(1210年1月26日),陆游与世长辞,享年八十五岁。临终之际,陆游留下绝笔《示儿》作为遗嘱:“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横林待鹤归


清中期著名的史学家、诗人、文学家赵翼这样评价陆游:“宋诗以苏、陆为两大家,后人震于东坡之名,往往谓苏胜于陆,而不知陆实胜苏也。(陆游诗)少工藻绘,中务宏肆,晚造平淡。朝廷之上,无不已划疆守盟、息事宁人为上策,而放翁独以复仇雪耻,长篇短咏,寓其悲愤。”


横林待鹤归



妻子去厨房给我拾掇吃的了,我坐在沙发上浮想联翩,钩沉古今:那一些看似过去的并未过去,那一些看似未来的都亦曾来过,我们只不过是在灵魂深处偶尔闪现再一次翻开那一页记录而已,似曾相识不曾走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9

标签:山阴   临安   嘉定   中原   绍兴   闲云   主考官   中堂   才情   南宋   朝廷   字画   美文   诗人   英雄   考试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