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茫大地,日月朗照

苍茫大地,日月朗照

掸去身上的尘埃抖一抖衣袖挥别戎州三江口的时候,回望苍翠欲滴的翠屏山倏尔闻到淡淡的桂花香气,悠然想起了宋·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苍茫大地,日月朗照

虽说“奉旨填词柳三变”锦绣大笔绣画的是钱塘美景,站在三江口远眺金沙江、岷江和不舍昼夜远去的长江,依旧十分喜欢赏析“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这句词眼神来点睛之笔,以此长短句描画天下皆秋之景情也算恰分,脍炙人口一咏三叹余音绕梁使人恋恋不舍。

人类由农耕社会进入了工业社会,似乎如齿轮一般主动或者被动着便不停息的旋转,机械地没了思维思想只一味地狂奔,心浮气躁难以精微体察大千世界万物的景致以至于迷失了自己。思来,中华文化如果没有了诸子百家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该是怎样的枯枝干叶沙化苍白,还好天佑中华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如太虚般绵绵不息,其所孕育的中华文化竟是如此的博大灿烂幽深,润生万世,真世之罕有之瑰宝。


苍茫大地,日月朗照


当头棒喝。前几年不知为什么特别容易触景生情,有事无事总想胡诌几句诗词也总想卖弄斯文发给了许多认识不认识的好友,别人的一个大拇哥“赞”心里也窃喜瞬间,自觉良好实在是矫饰浅薄无识。偶尔一次,一个朋友告诉我说:“炎老师,你写的诗怎么不和格律呢?”

“随手随兴写的,就没有思考格律的问题。”答得倒挺干脆。

“可以学习下,不难。”朋友委婉的规劝。

“好的,我学习下。”于是买了许多诸如王力的《诗词格律概要》、《诗词格律十讲》的书,学习了一段时间依旧觉得随手涂鸦可以但要写律诗是有些难度的,有些畏难情绪一时涂鸦的兴趣亦如火烬般成了死灰,好久不曾再随口乱诌。

一位长者看到我写的所谓的“诗”棒喝道:“你写诗连打油诗都算不上,还发给别人。” 一脸严肃。

“是的,那也就是随手写的,没有反复推敲。”身上微微有些发热感觉浸出些细汗。

“要想写诗,就要多学习唐诗,尤其是杜甫的律诗,是非常严谨的,要下功夫的。”

“律诗,没有研究过。”我有些底气不足气怯怯的,遇到大家了自己一点花拳绣腿三脚猫功夫明显是摆设,一点用处都没有。

“什么研究呀,你根本就不懂,怎么就放不下那种架子呢?”一顿乱棒。

“……”感觉头上明显汗气蒸腾,这一顿棒喝打中要害使自己傲慢习气顿消,便垂手恭立,如犯了错的小学生。


苍茫大地,日月朗照


“诗词也好学,仰慕之情谦恭心态为先。买一本字典学习平仄,会平仄是写诗的基础。先学写五言或七言律诗,先选择知根知底的一到两三个词牌背诵于心,比如毛泽东主席的《七律·长征》,标上拼音和四声调,反复练习,逐渐就会掌握得。五言或七言是练句子,选词牌是情节,是境界。唐诗宋词是我们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能遗失了,遗失了中华文化就断了根,文化断了根国家便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了,得有传承,一代代传承下去……”长者久久伫立目视远方言语迟缓一脸凝重……


苍茫大地,日月朗照

是呀,遥想那历代雄才大略的帝王在金戈铁马战阵撕杀瞬间,也没有忘记用诗词表达一腔蓬勃的天下情愫。那梦想万世的始皇帝嬴政开帝王豪歌的《祠洛水歌》何等气概:“洛阳之水,其色苍苍。祠祭大泽,倏忽南临。洛滨醊(zhuì)祷,色连三光。”,不料沛县泗水亭长接着一句“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荡起楚汉风云“大风”扫得大秦二世而终也直逼的“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力能扛鼎的西楚霸王乌江自刎;王朝没消停几年魏武王曹操再起硝烟赤壁大战挥槊慷慨赋诗“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道尽人生不尽的抱负与苍凉无奈;偷梁换柱晋宣帝司马懿北征公孙渊《征辽东歌》干气凌云“天地开辟,日月重光。遭遇际会,毕力遐方。将扫群秽,还过故乡。肃清万里,总齐八荒。告成归老,待罪武阳。”;“你方唱罢我登场”海陵王·完颜亮入主中原也来一首“蛟龙潜匿隐苍波,且与虾蟆做混合。等待一朝头角就,撼摇霹雳震山河。”乞丐皇帝明太祖朱元璋觉得我朗朗乾坤岂能拱手鞑虏霸气侧漏的《庐山诗》写道:“庐山竹影几千秋,云锁高峰水自流。万里长江飘玉带,一轮明月滚金球。路遥西北三千界,势压东南百万州。美景一时观不尽,天缘有份再来游。”……时代电光石火般到了毛泽东主席如椽大笔一挥更是横扫天下帝王将相:“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我华夏在“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诗词传唱间复归一统,“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天下太平。


苍茫大地,日月朗照


海纳百川。在网上看到一套中意的书只是局于价格看了好久,不忍得下单。有时人生是多么颠倒梦想:大凡大事多是稀里糊涂,比如造反就是舍得一身剐便揭竿起义,兵谏不过占卜掷钢镚哪容得瞻前顾后草草了事;又如结婚买房生病住院多少钱都舍得而且让交多少交多少,基本毫无怨言出手阔绰;大凡小事总是犹豫反侧左右扭捏,比如当别人伸出援助之手,我们便如割挛肉般一文不舍,觥筹交错间却杯盘狼藉。一顿饭百元钱不过充一时饥馑便化作掩鼻污秽弃之了,一本书二三十元钱,却能长久滋润干渴的灵魂时而舍不得,孰轻孰重细思来实在是无有智慧愚痴无明。

苍茫大地,日月朗照

思虑多日,最后临回京时便点击了《马一浮全集》“下单”,如释重负收货后沏一杯清茶如痴如醉般沉浸在马一浮先生“海乃百川之胸襟,博通中西之造诣”里,随其云起云落川流不息。

马一浮先生单名浮,字一浮,号湛翁、蠲翁、蠲叟、蠲戏老人,取自《楞严经》“如湛巨海,流一浮沤,起灭无从”之意。十六岁应试,名列会稽县案首(第一名)。二十岁赴美日欧留学。回国后“自匿陋巷,日与古人为伍,不屑于世务”,潜心研究儒释道等中国传统文化。浙江绍兴人,中国文化一代宗师。

我读书每每有随手标注点评的习惯,读马一浮先生“大块文章”也只能扼腕称叹,如懵懂学子般搬着小板凳瞩目平息地如饥似渴般垂听。

读到先生《泰和会语》一章,震耳发聩的一段:“但愿诸生亦当具一种信念:信吾国古先哲道理之博大精微,信自己身心修养之深切而必要,信吾国学术之定可昌明,不独要措我国家民族于磐石之安,且当进而使全人类能相生相养而不致有争夺相杀之事。具此信念,然后可以讲国学。这便是今日开讲的一箇引端,愿诸生谛听。”愈来愈觉得自己像是一个小子在浩如烟海的中华文化大海边盲无所从,不知如何涉渡……

德国哲学家卡尔·雅斯贝尔斯在《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中写道:“人类一直依靠轴心时期所产生、思考和创造的一切而生存,人类文明每一次新的飞跃都要回顾这一时期,并被它重新燃起火焰。自那以后,情况就是这样。轴心期潜力的苏醒和对轴心期潜力的回忆,或曰复兴,总是提供了精神力量。对这一开端的复归是中国、印度和西方不断发生的事情。”确实如此,读书就是与智者相交与慧者同道,用光朗照苍穹。


苍茫大地,日月朗照


我们一直活在轴心时代产生的假设里,无论时代的齿轮链条如何旋转,我们的灵魂还是会回到那个原始的“根”里汲取营养汲取精神的力量,不管走多远都会如此。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9

标签:标上   庐山   吾国   词牌   律诗   都会   格律   平仄   精微   轴心   长江   万世   中华文化   苍茫   美文   日月   诗词   东南   大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