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笔记:很多人焦虑幸福感差,是因为过度目标结果导向

文 | 刘俊

(人之灵魂)| 灵魂深度•心灵 |


现在我们无论是走在大街马路上,还是公交地铁里,总会看到很多人都是一脸愁容,同时也弥漫着一种焦急和焦虑的氛围,这些被称为当下社会的“快节奏”。

是的啊!现在人似乎真的很忙很赶,但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不是的,这些本质上还是人们内心的焦虑和焦急所映射出来的假象。

人们焦急于等待短暂的红绿灯,不惜以付出生命的风险去闯红灯,就为去赶那一点时间,而对于生活中很多时间却白白的浪费和拖延,反而没有闯红灯时的紧迫感。

成长笔记:很多人焦虑幸福感差,是因为过度目标结果导向

当我们过度关注目标结果,就会让我们错过生活中“沿途的风景”,这样会大大的增加我们的焦虑感,同时减少降低我们的幸福感知,这也是为什么现在很多人容易焦虑以及郁郁寡欢不快乐的原因。

等红绿灯的时候,我们不妨换一种心态和心情,也会收获不一样的心灵感知。我们可以把它当做生活的短暂停,用心去感知那一刻的“慢”,驻足感受一下大街上人来人往、车水马龙,观赏一下建筑风景,抬头看看天空,专注感受一下红绿灯的跳动。

我们一生中大多时候都是在感受过程,结果不过是这个过程的短暂产物,所以我们如果过度忽略过程,而只关注目标结果的话,我们的人生大部分时候都将是压抑不快乐的,甚至焦虑的,如果我们有幸得到了我们想要的目标结果还好,如果得不到,对于他们来说,人生就似乎失去乐趣一样。

过度目标结果它会占据着你整个身心,让你无法自拔,你很难感受到其它东西,除了它,似乎没有什么意义一样。

以前有一个同事和我传递过一个他自己这样的观点:没有车子和房子就不存在幸福可言。

这也不是说追求房子和车子是错的,这个本身来说没有什么问题,谁都想要更好的物质生活享受,但是这个思想所传达出来的不仅仅是车子和房子,而是过度目标结果而丧失的幸福感。

倘若这位同事有幸如他所愿,那或许还好,倘若他没能轻易如愿呢?人生幸福感就从此没有了吗?或者他人生大多时候是痛苦的,就为了目标结果达到时那短暂的幸福感吗?毕竟现在房价这么高,一时半会买不起房的人是常态。

成长笔记:很多人焦虑幸福感差,是因为过度目标结果导向

现在人的压力也确实越来越大,高房价高物价,生活成本在不断的增加,社会竞争又愈发的激烈,各行各业也开始进入疯狂内卷这样的一个趋势。

老早前看过一遍文章,文章大概标题是“中国人为什么不快乐?”,写的哪些内容忘了,内容是围绕着“中国人不快乐”这个观点展开的阐述、论证、说明。

很多人面对这样的问题,也会默认觉得大环境就是这样的,大家都是这样,我这样是正常的。

是的,大环境个人的力量很难去左右撼动它,但是当我们改变不了环境和他人时,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可以改变自己。

这个世界在我们眼里是怎么样的,不是绝对的事物本身决定的,而是也可以由我们的内心决定,这个世界也同时是我们内心的折射,我们的心境是什么样的,看到的世界也是不一样的。

好的心境我们看下雨天它都是美好浪漫的,不好的心境看下雨天它肯定就是阴云密布的讨厌烦恼。

最好的心境是在“唯物”和“唯心”间找到一个平衡点,过于的“唯心”或者“唯物”都太极端,都有一定弊端,毕竟精神享受也需要建立在一定的物质基础上。我们要生存,我们需要基本的温饱,我们生病了,我们需要就医,我们有家的需求,我们有接受信息教育的需求,我们有社交的需求,这些都是需要一定物质来满足的,所以努力追求物质,追求金钱,并不是一个错的事。

但是物极必反,我们这一辈人明显比父辈那一代人富足,为什么反而活得不开心呢?

因为我们当下的幸福成了一种对比排名,幸福不是你很幸福,而是成了我比你过得更幸福。

比如,A公司的年终奖发了1万,其它同事只发了8000,他会感觉很开心;B公司的年终奖发了3万,但他的同事很多都发了3万5千,那他就可能会不开心。

当幸福沦为一种排名对比,也就容易导致内卷,也最终容易导致过度目标结果导向,就像现在人常挂在嘴里的车子房子,已然成了一种标配,没有这些就什么都不是一样。

我们的人生就是驶向坟墓的列车,有起点,但也有终点的时候,列车上有人全程睡觉,有人焦急迫切的等待着到站,而只有少部分人一路观赏沿途风景,以旅途的视角去感受着一切。

对于同样的一趟行程,睡觉的人会感觉就像做了一场梦,什么都没有经历过,焦急迫切到站的人满心只有对于目标结果的期待和焦虑,最终都是一样的到站,可是他们人生的过程体验却完全的不一样。

简爱那句:“当我们的灵魂穿越坟墓站在上帝面前的时候,我们是平等的。”

人死如灯灭,最后无非都是一样的白骨一推。

成长笔记:很多人焦虑幸福感差,是因为过度目标结果导向

现在社会信息的传播越来越方便快捷和公开透明化,所以也导致有些东西似乎成了一个统一的认知标准,别人有的,我也都要有,但是我们从来不曾去想过,每个人的家庭环境、境遇起点都是不一样的。

我们可以去努力追求我们想要的,但也要基于你目前自身的基础之上。比如,我们从人生第50层到40层,那么也是一个很大的突破,但是你非要看着第10层的人,这样的目标结果导向肯定会导致你的极度失落不满,并可能会让你否定你所做出的努力和到达的成果。

当豪车豪宅成了人生标准,那得不到的人就得遗憾痛苦终生吗?你靠自己的努力买一个普通的房子和普通的车子,不一样可以很幸福?我们最终还是要和自己比的,要明白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而不是被大众的价值观念“误导”。

如果你每天上下班感觉枯燥千篇一律,可以考虑偶尔换换交通工具,或者换一个路线回家,认真去感受一下不同的过程体验,而不是心里一直焦虑着工作,焦虑着你要买房买车,野心勃勃的想要马上变得很有钱,结果都是过程的产物,不是无尽的焦虑就可以获得的,过度的焦虑还可能让事情变得更加的糟糕。

就是告诉我们要学会在不变的生活中求“变”。

我们只要认真去感受生活中的小细节,都可以收获幸福和感动的,用心去感受食物的美味,去感受身体的健康活力,去感受空气的清新,去感知人与人间的小温暖,去接受父母的平凡,感恩珍惜他们平凡但伟大的爱。

大家也可以通过「冥想」去提高我们的幸福感知,同时对平息我们过度目标结果导致的焦虑也有很好的调节作用,会让我们浮躁的内心平静下来。

就像白岩松的「痛并快乐着」,生活有时候是苦点,但是我们也要学会苦中作乐,学会把自己适当的从过度目标结果中抽离,去认真感受生活过程中的幸福美好,谁不是一边奔跑,一边把眼泪往肚子里咽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3

标签:焦虑   目标   红绿灯   美文   焦急   导向   心境   车子   幸福感   内心   同事   房子   努力   过程   环境   幸福   笔记   人生   快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