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的意志vs人的思想


神的意志vs人的思想

唯物论者从批评唯心思想到否定鬼神存在,普遍是以科学的名义。在他们看来,科学只能奠基于唯物思想。他们对科学普遍的理解,似乎只有自然科学,忘了还有人文科学。

自然科学确实是以研究物质现象为根本,但是只能解释世界范围内的客观存在。对于世界的源头,从自然科学也只能是猜测,无法确定存在的根本。而且,越是深入研究自然科学,越会发现与唯物认识严重抵触的现象。我们从对量子的深入研究而来的认识,就是反以唯物思想为基础的传统科学常识的。

人文科学是以研究精神现象为根本,要解释的是思想意识问题。思想意识主要从宗教、哲学、道德、法治、艺术等领域在体现,宗教思想意识排在首位。而从宗教而来的思想意识,普遍肯定超自然能力的存在。信仰神佛,显然是与唯物思想严重抵触的。

宗教对人类的影响,比哲学、道德、法治、艺术等领域对人类的影响更加广泛,也更加深刻。我们儒家的传统,最终是输给了佛家。不讲鬼神的儒家,根本就竞争不过佛家。宋明以后,儒家发展出来所谓理学,就是被迫选择与佛家、道家实现三教合流,这样才能延续下来。

世间的人们普遍怀疑基于人的思想,普遍愿意选择信仰神的意志。世俗的哲学、道德、法治思想,都是基于人的思想。宗教思想,则是基于神的意志。

从孔孟之道而来的儒家思想,就是基于人的思想,是孔子、孟子等诸多儒家学者的思想。儒家思想在古代备受统治者推崇,然而也备受诟病,很难真正被贯彻落实。

任何一种思想,哪怕是被普遍公认的真理,在很难真正被贯彻落实的情况下,都是没有多大用处的思想。

从人的思想而来的所谓普遍公认的真理,最关键要看表率。谁的主张,谁就应该带头表率。表率不好,就会影响普遍奉行的效果。

现实生活中没有圣人,凡是人都可以被找出缺点来。孔子、孟子讲仁义道德,人们就首先看他们是否仁义道德。帝王将相讲仁义道德,人们同样要看他们是否仁义道德。

人类本性都是要争强好胜,在能力上输给他人尚可勉强接受,在品德方面再输给他人就决不会轻易服气。

社会树的仁义道德楷模,人们一定会百般挑剔,必定要找出缺点来,要证明所谓楷模亦不过如此,才会心平气和。

楷模出了问题,偶像就被推倒,连同他奉行的思想也就不再怎么受重视了,这思想甚至可能会被抛弃了。因此,从人而来的思想,很难实现让人们普遍有信仰。

从神的意志而来的真理,一旦被普遍公认,就很容易对人们的生活起到实际的影响。神是超能力的存在,主宰世界和人的命运。人信仰神,就必定会敬畏神。所以,基于神的意志讲仁义道德,就是只要求人无条件奉行。仁义道德是人基于信仰,与神之间的缔约。社会不需要树楷模,人们因为害怕神的惩罚,就普遍绝对不敢对神的意志存在怀疑。

现代社会普遍讲科学,但是科学不妨碍宗教发展,宗教也是与时俱进的。真正妨碍宗教发展与社会道德建设的,是机械唯物论者们的偏执破坏。我们讲科学,就要认真考虑社会道德建设的实际效果。从人而来的思想讲道德,远不及从神而来的意志讲道德效果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2

标签:佛家   孟子   儒家   意志   孔子   思想   仁义道德   表率   楷模   唯物   美文   自然科学   宗教   意识   科学   社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