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列组合 成就佳作

本文发表于2014年8月8日《作文周刊》(总第6127期)

特级教师 徐永生 张向花

排列组合,是数学上的术语,用在作文上,也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笔者根据近几年对作文的探讨,发现作文其实并不难,作文本是一门排列组合的艺术,这正如美妙的音乐,无非是七个音符的巧妙组合。因为作文是一个将无序的客观写作对象转化为有序的精神产品(文章)的思维过程。如,不同的句子成分可以组合成丰富多彩的句子,不同的素材可以组合成不同的文章内容,段落的不同顺序可以组合成不同的文章结构,我们可巧借排列组合 成就华章美文。

一、巧借排列组合 打造出彩语言 语言是由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六大成分巧妙组合而成的。这其实就是一种巧妙的排列组合。文章妙语连珠,文采斐然,是每一考生的愿景所在,如何打造有文采的美文,彰显文章的魅力,唱响精彩之歌?妙用古诗词名句排列组合便是一大妙招。古诗词名句是经过锤炼的艺术语言,它的凝炼、典雅、绚丽、清新,无不让人叹为观止。写文章,如果妙用诗句,拿来“我”用,就一定会乘着古诗名句的翅膀,让文章语言文采飞扬,让文章像诗词那样诗意盎然,富有意境之美。(1)让古诗词名句在句中作修饰语,即作定语,来修饰打扮你所表达的中心词。如:“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的母子情让我感动;“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的夫妻情让我感动;“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沦送我情”的朋友情让我感动。(2)让古诗词名句作你所表达的句子的主语。如: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是清幽的春天;“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是迷人的春天;“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是生机勃勃的春天;“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是繁华的春天;“春风如醇酒,著物人不知”是醉人的春天。(3)让古诗词名句作你所表达的句子的宾语。如:春是一种情调:古乐府传出“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晚归的孟浩然清唱“林花扫更落,径草踏还生。”杜工部低吟“繁枝容易纷纷落,嫩蕊商量细细开”。运用此法需要注意两点:(1)准确理解被引用的诗词的含意,包括字面含意和比喻、引申含意,这样方可恰当引用。(2)引用诗词名句能提高语言的表现力,但一定要根据表情达意的需要而用,要恰到好处,万不可堆砌诗词名句。有时化用名句也是可以的。“腹有诗书气自华”。只要勤于积累,掌握技巧,将经典的诗句排列组合,为你所用,并不是难事,那时,你会发现,用不着 “众里寻他千百度”,佳句就在“灯火阑珊处”。写出“笔落惊风雨,文成动人心”的考场魁文。

二、巧借排列组合 组材有序显魅力写文章,选了材,接下来就要根据主题的需要有序的组材。可巧借排列组合 ,让组材有序尽显素材魅力。这里推介常用的两个组材之法。 横向排列组合。它是指突破时间的连续和空间的联结,以事物的性质、特点为依据,选择同类材料组材的方法。它具有放得开,收得拢的特点,可以横跨几万里,纵横数千年,具有极大的灵活性,只要有着某种性质、特征上的联系,都可以为我所用,真可谓“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横向排列组合有两种方式:一是围绕同一特点组合材料。常常选取相同类型的一组材料进行组合,如此可使人物性格或特征更丰满,印象更深刻。如有篇《老师,受奖的应是你们》的作文,文中不是一个而是一个群体,表现了老师们忠于教育,不懈追求,努力自学的精神。文中组材精当,排列有序。选了四件事排列组合:朱老师凌晨攻读,何老师做好家访工作,张老师潜心搞教研,论文获大奖,彭老师教学成绩优异。四件事四个类别,四个特色,各不相同,但都为了表现老师的敬业精神。二是从不同的角度组合材料。著名作家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是一篇记人的文章,此文共选了三件事,从不同角度反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对敌人狠,对人民爱,对自己严的崇高精神。三件事没有时间顺序的关联,仅根据内在意义关系予以排列。纵向排列组合 。即以时间发展为序或以事情发展为线索的组材方法,是很常用的一种组材方法。1.以时间推移为序事情的发展,人物的活动都是在时光流逝中进行的,以时间推移为序记叙事情的发展过程是很常用的一种技法。如峻青的《海滨仲夏夜》,文章从“夕阳落山不久”,到“夜色加浓”,再到“夜已经很深了”,文章以时间推移为序,描绘了海滨仲夏夜幽静的自然景色。2.以事情发展为序一件事情的发展可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等阶段。根据事情发展变化的内在线索为依据选择材料是纵向组材的主要方法。鲁迅小说《药》就是按照事情发展为序来构思成文的。以明线为例,开端:华老栓买“药”,发展:小栓吃“药”,高潮:茶客谈“药”,结局:华大妈上坟。小说构思精巧,明暗线索的安排,使小说的内涵更丰富,更深刻,使读者在体会到明线所揭示的明显的主题思想之外,还能进一步思索其深层的寓意。纵向选材要注意以下两点:第一,力求避免平铺直叙。组材在注重典型性的同时,可以通过倒叙、插叙形成叙述的波澜,通过对比、铺垫增加叙述的力度。第二,要线索分明。不管是以物为线索,以人为线索,还是以情为线索都要如彩线串珠一样,一脉连贯,在材料的纵深发展中展现主题。

三、巧借排列组合 谋篇布局更精巧写文章有了好的标题,有了新颖的立意,有了明确的中心,又有了鲜活的材料,并不一定就是好文章,因为还有如何把鲜活的材料围绕新颖的立意巧妙、合理有序地安排的问题,也就是布局谋篇问题。我们知道,美味的佳肴,无非是鱼肉禽蛋、油盐酱醋的合理调配。写文章也是如此,同样的主题,同样的题材,由于安排组合不同,产生的表达效果就很不一样。安排的好,文意明,层次清。因此,结构是审准题意后如何成就文章的最重要一环。江苏南京师大博导、高考语文阅卷组组长何永康教授在《拿高分必须有亮点》一文中明确指出:“亮点何处寻?最大的亮点乃是一个巧妙的机智的构思。”“机智”者,“亏他想得出来”也。每一个考生,都应当在巧妙构思上下功夫。”唐朝时,日本一位大师来中国留学,曾写了一本《文镜秘府论》,书中有一段话十分精彩,“作文章的时候,先要布置一番,好像军队要有一定的序列,阶梯有一定的顺序……文意从首句贯穿到终篇,条分缕析,结构完整,说理圆满,条理井然,前前后后,十分严密,这样才是一篇像样的文章。”何教授这语,日本大师之言,都充分说明“结构”在文章中的重要作用。有些同学在作文备考时积累了不少材料,可不注重文章结构的学习与掌握,结果在考场往往出现这样的情况:面对作文题目觉得有好些话要说,可不知从何说起,从何下笔,干着急没办法,无奈只好把材料堆在作文里,写到400字才入正题,或写千字还意犹未尽,让阅卷老师看了生厌。这都是心中没有结构技巧若的“祸”。

再次提醒同学们,文章要出彩,布局谋篇是关键。而巧借排列组合 ,会使谋篇布局更精巧,更有诱人的魅力。如常用的起承转合法。起承转合是一种结构文章的方法。一般运用于议论文。“起”即开头提出论点。“承”即承接论点展开论证。“转”即联系实际深层论证,或者从反面论证,正反对比,更有力度;“合”即总结上文,收束全篇。例如韩愈的《师说》,开头提出“古之学者必有师”的论点,这就是“起”。接着阐明了从师的必要性:“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这是“承”,从正面论述自己的观点。接着一句感叹:“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揭示了种种耻于从师的行为和言论,以及由于从师而造成的严重后果,这是“转”,最后,作者把正反两面论述归结起来:“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这就是“合”。起承转合是一种写作基本模式,是一种有序的排列组合,组合巧妙,定使文章生辉。排列组合是艺术,艺术的价值在于创新。文章的结构运思有法,但无定法。运用排列组合时,要灵活运用,敢于创新。 文章最闪光的地方是排列组合巧妙,构思十分精巧,有个性特征,巧借汉字同音字。由震而阵而镇而赈,最后到振,一气贯注,有序排列,讴歌了中华民族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伟大精神。作文实际上是写作主体对客体要素(字词句、素材、段落等)巧妙组合的结果。当然,这种排列组合并非随意所为,基本原则应是根据文体特点和主旨需要而排列组合。巧妙的组合可以增加文章的张力,体现出学生的创造性。作文,作为排列组合的艺术,决不是要教给学生机械的技巧,而是通过排列组合意识的强化,使之内化为学生的写作能力,让学生在排列组合的意识中学会创造,自由地抒写。考场上,放飞心灵,挥洒个性,展现风采,响唱自己的精彩之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4

标签:组合   古诗词   名句   佳作   精巧   美文   构思   巧妙   线索   成就   事情   春天   语言   结构   老师   时间   材料   文章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