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劝你,先学学马云,如何吹牛?

当你成功的时候,你说的所有话都是真理--马云。

大家知道吗,前天教师节,马云正式退出阿里巴巴董事局的身份了。

这说明什么呢?这说明阿里巴巴“继马云之后的马云时代”开启了。

马云是一位非常出色,也是我所敬仰的企业家,不是因为他马云今天成功了,所以他是我的偶像。


我劝你,先学学马云,如何吹牛?


而是因为他就是我的偶像,所以他值得成功。

为什么这样说呢?

想必大家都知道,马爸爸特别厉害的杀手锏就是嘴皮子厉害。

当年他用月薪500,把耶鲁高才生蔡崇信忽悠来给自己打工,就这一点可见他很不一般吧。

马云:“我喜欢吹牛,但是我吹的牛都实现了。”


我劝你,先学学马云,如何吹牛?


我会让阿里巴巴成为没有任何竞争对手的企业

十年前,慧聪网的CEO-郭凡生一度公开对马云赤裸裸的嘲讽,警示马云:“你要多读书,少吹牛。”

也许我们对他很是陌生,对他的聪慧网也是闻所未闻,但是在十年前,他是非常成功的企业家,他的公司在香港挂牌上市时就如现在的阿里巴巴在美国上市般轰动。

但是,现在的阿里巴巴没有任何竞争对手,就凭今天马云的成绩,郭凡生你能比吗?十年前没有互联网时,郭凡生是那个时代的广告大王,自然看不起刚创立起来的阿里巴巴,阿里主要做小商品,而聪慧网从事大商品,当时流传着“北聪慧南阿里”的说法。

做事一向高调的马云吹牛说:“就算用望远镜,也找不到阿里巴巴的竞争对手在哪里?”郭凡生立刻通过媒体怼回去:“马云能这样说不是其他企业家无能,就是他自己无知,要不是他望远镜有问题,就是他眼睛有问题,请多学点经济学,少吹点牛。”


我劝你,先学学马云,如何吹牛?


现在马云做到了,郭凡生做梦都不会想到这样一个不起眼的公司能打败她的聪慧网,就是他口中警告的那句:“要多读书,少吹牛”的人成为了他现在见面都要低头的人。

我们要做一个由中国人打造的世界性公司

这话最早是在1999年,阿里巴巴刚成立,马云在公司成立初期,就立下这个愿景:“我们要做一个由中国人打造的世界性公司”,还在当时夸下海口说:“我们的竞争对手不在中国,而在美国硅谷”在2014年,阿里巴巴启动IPO。


我劝你,先学学马云,如何吹牛?


美国《华尔街日报》报道,如果在IPO中实施超额配股,最高融资额则有可能达到240亿美元,这将超过2010年中国农业银行上市筹集的220亿美元,达到历史最大规模,与此同时,阿里巴巴市值将进入全球互联网公司的市值前三。

阿里巴巴每天上税100万

2005年马云跟媒体扬言:“我要一天缴纳100万税收”,当时差点没把员工给吓懵了。


我劝你,先学学马云,如何吹牛?


听上去简直就是天方夜谭,但在2006年马云对媒体说:“阿里巴巴已经实现这个目标”,我靠,一年时间全实现了。

就拿100万税收说,不仅完成,还超额完成,现在一天税收能缴纳一个亿。

让全世界只要打开电脑,就能找到中国商业信息

1995年,马老师也自嘲地说:“自己吹过挺多牛的”,中国互联网蛮荒时代,他就立下flag,要让全世界只要打开电脑,就能找到中国的商业信息。


我劝你,先学学马云,如何吹牛?


回想起来,还真是。

很多人问马云,你是怎么成功的?

马老师还没回答,有人答道:“想要有马云一半的成功,你得先学会吹牛。”

当然我写这篇文章的目的不是说,都鼓励大家都去学马云吹牛,而是要让大家明白马云吹牛的背后是什么?让大家产生什么样的思考?

这才是最重要的。

01

“先学学马云,如何吹牛?”

如果你把这句话当作一句玩笑,那也就过去了,那你也就太低估这句话的含金量了。

这背后是什么呢?

其实,很多人连吹牛都没有底气,背后对自己没有一点自信。

马老师这一生可以说是荡气回肠的武侠片,他是一位特别优秀的互联网生意人,当年两次进军北京,可能就是觉得中国电子商务时代要来临了,他就一把抓住机会,实现梦想。

1998年,新浪、网易、搜狐发展很快,一路飙升,可在那是,马老师在做什么?

在忙着给政府打工,每个月拿着固定收入,做一位高级的“打工仔”。

大家可以想象,当时,马云那时比任何人都心急,我是要创业的,我是要实现我的互联网蓝图的,对手跑得很快,我怎么能甘心打工?

于是,那年冬天,马老师宣布回杭州,他跟团队人员说:“现在摆在你们面前的只有两条路,要么去大公司,我给你们推荐,工资不会低;要么,跟我回杭州,但是,我只能给你一月500的薪资。”

没有一个人例外,所有人全部回杭州。


我劝你,先学学马云,如何吹牛?


据说阿里十八罗汉日后回忆,马云当年讲阿里远景,未来规划,激情澎湃的说2个多小时,底下的人是听不懂得。

这些故事真让人感动,但绝不是矫情。

大家可以想想,在当时的大环境下,没资金,没人脉,更看不到互联网公司的未来,他只有一支初创团队以及众筹得5万元美金,却励志:“要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

那段时间,真的太难了。

但是,现在马云回想当年,可以云淡风轻,正是这种云淡风轻,让我看到一位初创的人在困难面前的坚定不移。

这种坚定太难得了。

02

前段时间,北京的老师给我们说公司招聘的事,包括现在很多大型公司招聘,可能大家都会知道,上面一定会写的是要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人才,于是,他们收到很多应聘者的反馈哦:

“我专科可以来应聘吗”

“我很想来你们公司工作,可惜学历不够。”

“你为什么不要专科生,专科生也不差好么。”

说实话,当我看到这种留言,会安慰性的回答,如果你有实力,这些门槛对你来说根本不是门槛。

如果说小了,这只是招聘;

但是往大了说,这一场招聘就能看出一个人对待世界的态度。

越是对自己没有自信的人,越是对未来充满疑惑的人,就越喜欢从外部寻找认可。

这几天,我还和我的大学同探讨找工作的问题,有的说,毕业要去大公司,我说好啊,但是他回答说:“但是我觉得自己的能力胜任不了岗位要求,我怕自己失败。”

这时。我说,你这个总是靠感觉想问题,一开始就是错的。

暂且不说你要进大公司是在给我们吹牛,但你最不应该刚开始就出

现这样的念头:“我能力不行,我怕失败”。

其实,真的是我能力不行吗?

这是个什么逻辑呢?

因为我不厉害,所以我一定会失败,而且你把自己会失败看成是一件属于非常正常的事情。

那这到底哪里错了?

那你的目标去哪里了呢?

你不是一开始要进大公司吗?

那么,我要进大公司的这个目标,我要怎么去实现它?你对实现这个目标的具体方法和方案及思考在哪里?

真的让人很伤心。

其实,很多人喜欢将失败的恐惧给放大,然后这种恐惧在自己身上蔓延,自然而然会认为自己一定会失败,所以,成功永远不会接近那些一开始就害怕失败的人。

03

马云曾在他的演讲中提到:“你看看那些牛人,扎克伯格、巴菲特、比尔盖茨,他们为什么会成功?”

他们之所以牛,是因为他们对未来很乐观,不抱怨,即使遇到困难,但是第一反应就是:“先解决问题。”

马云当年,考了三次大学,失败;10次申请哈佛,失败;找工作被拒绝30次,最后只能回去当老师教书,因为找不到更好的工作。

悲观的人看到的是,他的人生真的很不顺。

但乐观的人看到的是,他屡次失败,跌倒爬起。这种韧性,这样的不服输,这种坚定不移的信念。

很让人佩服。

这种态度,简直酷毙了。

马云说:“只要你乐观面对,机会总是有的。”

但是今天,还有很多人问:“机会在哪里?我怎么看不到?找不到呢?”

马爸爸这句话,真的很给我们年轻人勇气,他说:“你最好的资本,就是还活着,你还有大把的时间”,只要活着,就有希望。

犯很多错误,这不怕,你跌倒,再爬起来,别担心钱,钱会随着人来的,人都应该追求自己的梦想,如果你有自己想要做的事,就去实现它吧。

即使别人不相信你,你的朋友不相信你,甚至你的家人不相信你,但是,只要你相信,你的同路人相信,这就够了。

我们每日每夜的加班,是为了什么?就是为了实现当年自己吹下的牛x,只要自己相信自己,就没有什么困难解决不了。

所有的事都是这样实现的。

我知道现在大多数年轻人都是这样的,每天有个想法,特别是晚上、深夜的时候,大脑就会出现很多对未来的联想,但是,第二天早上,他们又开始踏上自己原本的生活节奏和之前该走的路,所有还是一成不变。

哎,一切不能落地的想法,都是自己的幻觉,是自己在做美梦,实质性自己没有任何改变和行动。

所以,你必须要在其他人醒来之前做出改变,做出行动;

你必须比别人,更勇敢,更自信,更加笃定。

愿我们今日吹牛,来日回想,感叹说:“我的妈呀,我都实现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6

标签:阿里巴巴   阿里   世界性   杭州   聪慧   美文   十年前   中国   企业家   税收   当年   目标   老师   未来   时代   公司   马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