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贾元春之“橼”


浅论贾元春之“橼”

《红楼梦》第五回写到贾元春的命运结局时,给出的判词画图是:只见画着一张弓,弓上挂着香橼。也有一首歌词云:

二十年来辨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

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兕相逢大梦归。

浅论贾元春之“橼”

这一张“弓”的谐音“宫”,自然暗指元春入宫为妃,也自然与军事有关联啊!这个香橼,当然是隐喻指元春之“元”了,及其象征意义!

浅论贾元春之“橼”

一般读析者认为“橼”,谐音“元”,以此暗指元春!然而通观全书,其实作者实际上是以香橼果,暗点贾元春的一生遭际和最终结局。这位豫南决水之滨的“史河无我居士”,于《我的青花我的瓷》之个人杂文随笔文集中,在今日这个无比殊胜的辛丑年“六月六”天贶节,于杭城智慧谷旅居写下,这篇短文《浅论贾元春之“橼”》之际,可以明确的与众人分享与鼓励一下,本人的读析贾元春的图画与判词,这其中的香椽,就是元春短暂一生之中所有美好的象征啊!

那么,这个香橼为何物?它和贾元春又有哪些相似之处呢?

浅论贾元春之“橼”

香橼又名枸橼或枸橼子,属不规则分枝的灌木或小乔木。新生嫩枝、芽及花蕾均暗紫红色。单叶,稀兼有单身复叶,叶片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叶缘有浅钝裂齿。总状花序有花达12朵,花瓣5片。

浅论贾元春之“橼”

果椭圆形、近圆形或两端狭的纺锤形,重可达2000克,果皮淡黄色,粗糙,难剥离,果肉无色,近于透明或淡乳黄色,爽脆,味酸或略甜,有香气;种子小,平滑,子叶乳白色,多或单胚。花期4-5月,果期10-11月。

浅论贾元春之“橼”

生于海拔350米到1750米的高温多湿环境。产中国台湾、福建、广东、广西、云南等省区南部较多栽种。越南、老挝、缅甸、印度等也有。也有许多人把酸橙,就是玳玳花所结果实,因其诸多相似当成香橼,确实是误识了。

浅论贾元春之“橼”

其实,香橼是产于我国南方的一种水果,又名枸橼,它的果实外形似柠檬,与柠檬同为柑橘属,却皮厚肉少,且其果肉异常酸苦,难以入口。

浅论贾元春之“橼”

因为香橼味道酸苦,无法直接食用,在我国云南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当香橼果实成熟时,当地人会将其采下,用糖熬煮制成香橼蜜饯,装入陶罐密封后,就成了当地人逢年过节、婚丧嫁娶时,招待客人的一道精美甜点。

浅论贾元春之“橼”

虽说这香橼果肉难以入喉,但它的果实成熟时,倒也好看,其果皮似橙柚而厚,其色如瓜,生绿熟黄,成熟时节清香袭人。


浅论贾元春之“橼”

香橼又称枸橼,最早见自东汉杨孚的《异物志》,其云:“枸橼实如橘,大如饭筥, 皮有香, 味不美, 可以洗治葛纻, 若酸浆。”华夏之民众在与香橼的长期接触中,特别是随着文人们的介入,香橼逐渐被赋予了文化意义。于是文人们在著书立说之中,常用到香橼在吉祥文化中的象征寓意了。

在华夏之人文的吉祥文化寓意中,香橼的寓意至少有二:一是寓意状元,二是寓意姻缘。

浅论贾元春之“橼”

香橼之“橼”与“元”同音,有状元之寓意。

古代之文人亦对此颇为在意,若赴试之人梦见香橼,自然是一种祥瑞!这种梦被雅称为“橼梦”,士人们对此津津乐道耳!

浅论贾元春之“橼”

在清代之徐锡龄、钱泳所著《熙朝新语》中云:

“上元胡状元任舆,康熙辛酉(1681年)解元,尝梦登高山,手摘香橼二颗,神赠以诗,有‘手弄双丸天下小’之句。甲戌(1694年)大魁,会试题乃‘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太山而小天下’也。”

浅论贾元春之“橼”

“乾隆癸酉,太仓王生赴省试,有同乡友三人托预定寓定,恐临期仓猝也。王因为之税屋三椽,而己下榻于其房屋内。越数日,王卧病,恍惚见吕祖入门,手持香圆三枚。王起迎之,吕祖摇首微笑曰:‘到口乃可吞耳。’王不解所谓。翌日,三人来,王亦病瘥。场事毕,三人皆捷,一解元吴溶,一第八名吴一桂,一十一名吴锷也。”


浅论贾元春之“橼”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6

标签:香橼   解元   判词   枸橼   果肉   果皮   华夏   云南   谐音   寓意   文人   美文   状元   果实   成熟   自然   贾元春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