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古的琴声


远古的琴声

华夏之人文中的“琴、棋、书、画”,以及“左琴右书”,琴都居其首位。这个琴就是古琴,每一个古琴背后都有一段凄美的故事,如今,斯人已去,留下斑驳的、有着润雅之岁月包浆的古琴,人们彷佛还能听到远古的琴声,正在余音绕梁,久久不愿散去,于天地浩然之间!

远古的琴声

据报道,中国古代十大名琴由最为出名的“四大名琴”_号钟绕梁绿绮、焦尾以及其他6款较为出名的古代名琴所组成。其中唐代的名琴较多,汉代的次之。以上所列举的十大名琴,现在均可以从历史典故中考证而知。

远古的琴声

文物承载着家国的历史和文化,凸显一个时代的气质,也能张扬华夏之民族精神,古琴尤其是代表物品。如今重视与保护文物早已是社会共识,守护文物的方式也越来越多样化,比如现在开展的线下“文物守护认领”模式,从敦煌遗书以及到即将开启修复的“龙门风雨琴 ”,相信未来有更多文物得到修复和传承。

远古的琴声

斑驳的古琴被修复后,绕梁三日的琴声依然可以能够再现,对于古琴爱好者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情啊!!

远古的琴声

号钟”是周代的名琴,关于此琴有一个著名的传说!此琴音之宏亮,犹如钟声激荡,号角长鸣,令人震耳欲聋。传说古代杰出的琴家伯牙曾弹奏过“号钟”琴。后来“号钟”传到]齐桓公的手中。当时,他收藏了许多名琴,但尤其珍爱这个“号钟”琴。他曾令部下敲起牛角,唱歌助乐,自己则奏“号钟”与之呼应。牛角声声,歌声凄切,“号钟”则奏出悲凉的旋律,使两旁的侍者个个感动得泪流满面。

远古的琴声

传闻古代齐桓公一次巡行,路过一村庄,突然听到一阵琴音,五音不齐,齐桓公听得难受,又有喧哗鼓噪之声,便下车寻来。这时看见一群孩子围着一个五六岁左右的男孩,男孩用身子紧护一琴,挡着如雨点般砸来的拳脚。

远古的琴声

桓公立即呵止,救下小孩。一问:原来是孩子抱琴沿村乞讨,不料演奏难听,被当作骗子,又因抢了乞丐的饭碗,遭乞丐群殴,可这孩子虽然被打,还舍命护琴,懂得珍贵物品。齐桓公是齐国的贤明君主,通晓音律,喜好操琴,顿生怜惜。将孩子带回宫中,再看孩子手中琴,不觉惊讶万分,他收藏了许多名琴,还没发现竟有如此好琴。

远古的琴声

再问,才知琴是父亲遗留的,还在母亲襁褓中,父亲就去世,长到五岁,母亲又亡,父母只留得此琴,他不得不学父亲操琴卖艺,无奈他没学过,又无钱求师,只好乱弹。桓公看那孩子目聪灵秀,甚是怜爱。孩子又不知道自己名姓,就赐名“号钟”。

远古的琴声

叫来乐师全力教习孩子弹琴,“号钟”苦学勤练。过了数年,桓公正要征讨鲁国,第二天出征誓师,忽听号角声声,钟鼓鸣鸣,让人精神陡长,摩拳擦掌,他试着吹牛角一和,更佳。桓公想此乐,明天出征,岂不是正适合使用啊!于是寻声一看,是“号钟”在弹琴,好不高兴。第二天十万大军凛立,军旗猎猎,桓公令部下吹起牛角,“号钟”奏琴与之呼应。

远古的琴声

牛角声声,琴声切切,军威顿振。“号钟”在牛角的伴奏下弹出的旋律雄浑悲壮激昂亢奋,千军万马人人个个只觉得热血沸腾,斗志昂扬,雄心万丈,士气倍增。果然一路势如破竹,所向披靡,大胜而归。

远古的琴声

从此“号钟”名声远播,人们为了纪念音乐演奏家号钟,也为纪念伯乐齐桓公,便把此琴命名为“号钟”,“号钟”这一名琴便流传了下来,也留下了音乐中“伯乐识千里马”的故事。


远古的琴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1

标签:琴声   伯乐   琴音   名琴   华夏   古琴   牛角   部下   号角   斑驳   远古   美文   文物   乞丐   父亲   古代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