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皇山上寻仙踪


玉皇山上寻仙踪

近期旅居杭州湾智慧谷之际,于读写之余,终于在今日,这个辛丑年六月初九无比奇妙而吉祥的一天,随缘去了一趟杭城之著名的玉皇山,去追寻、拜访心中的仙人们!!冥冥之中,仿佛这位豫南决水之滨的“史河无我居士”,于《我的青花我的瓷》之个人杂文随笔文集中,写下这篇短文《玉皇山上寻仙踪》之时,本人早已经清楚的知道,这个地方,其实就是故地重游罢了!

玉皇山上寻仙踪

现在的福星观,是世界道教主流全真道的圣地。位于杭城风景优美的玉皇山顶,历史悠久,是著名的江南道观。位于西湖与钱唐江之间的玉皇山顶。原名玉皇宫,今改建为庭院。山上还遗存有天池、白玉蟾井等古迹。山腰有八仙聚会之所—紫来洞。站在洞前可以俯视山下的“八卦田”,就是为南宋皇帝祭祀先农时亲耕的籍田。

玉皇山上寻仙踪

西湖之群山,其发源于西天目,天目山由西北向东南逶迤绵延,直达钱塘江畔,耸然并峙的龙山和凤山,就是现在所称呼的玉皇山和凤凰山,便是其余脉所结。“天目山垂两乳长,龙飞凤舞到钱塘”,此说是南宋王象之《舆地纪胜》一书记载中,所引用的晋郭璞《地记》,其所言即是龙山与凤山。龙山又名玉皇山、玉龙山、育王山,海拔239米,巍峨挺拔,云霞叠翠。

玉皇山上寻仙踪

杭州流传着一个美丽的传说,说西湖是王母娘娘珍爱的明珠意外滑落人间而形成,玉皇山和凤凰山是一条玉龙和一只金凤的化身,它们为了守护这颗明珠才驻守于此。这些传说为玉皇山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玉皇山上寻仙踪

现在的玉皇山景区,早在两晋之际,这里便有仙人踪迹,相传玉皇山顶有晋郭璞所开凿的还丹井。东晋时还有酿百花酒的裴姥遇王方平等群仙,获赠仙丹而飞升的故事。清代倪蟠在《神州古史考》时以为玉皇山的开山历史可以追溯到南朝,慈云岭下的龙华寺是南朝梁武帝(464—549)时所立。玉皇山在唐代名玉柱峰。

玉皇山上寻仙踪

福星观,据清人卓炳森《玉皇山庙志》,相传初建于唐代开元年间(713-741年),初名玉龙道院,至今已有1300余年的悠久历史。 该书记载,唐玄宗年间(712-756年在位),有位上山采花的老人,遇见一道人,问之,则曰:“特朝三清道祖”。即时腾空而去。一时传扬,松花老人便开山启建玉龙道院。院内建大罗宝殿,供奉三清三宝三天教主。由此可见,玉龙道院始建于唐代。

玉皇山上寻仙踪

不久,相传唐代著名道士吕洞宾也曾云游玉龙道院,并题诗一首:

七宝庄严五色丹,六通四达出尘埃。

箇中滋味神仙喻,遇有缘人笑口开。

玉皇山上寻仙踪

此后,每一朝代都有名道来此修炼或取经。据《杭州玉皇山志》载,相传五代名道刘海蟾也曾到此并面壁9年,并留偈四句:

“参出真空不夜天,娘是我来我是娘。

无为一体主人公,玄妙消息永无穷。”

福星道院之名,约始于明代中期。正德十三年(1518年),道士罗普仁,在此修行13年,大悟超凡,明正德皇帝敕封为“无为宗师”,他扩建了玉龙道院,正式取名“福星道院”,俗称福星观,因此《玉皇山志》称他是福星观的开山祖。

玉皇山上寻仙踪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1

标签:天目山   云岭   凤凰山   凤山   龙山   道院   西湖   南朝   开山   福星   南宋   杭州   唐代   美文   山顶   著名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