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胎放开,二胎到来,三胎“驾到”,而四大熊孩子问题要小心

人之初,性本善。

孩子生下来一张白纸,长大后却发现孩子变化很大,白纸变得很遥远。

有的可能变成了“熊孩子”“差孩子”。

这搞得很多家长深感恨铁不成钢,甚至“急火攻心”。

如今,一胎放开,二胎到来,三胎“驾到”。

而四大熊孩子问题却要小心——

不可不知,不可不防,不可不治。

哪四大熊孩子问题呢?

说白一点,就是四个“大坑”!


一胎放开,二胎到来,三胎“驾到”,而四大熊孩子问题要小心


其一:智慧低了

其实,孩子天生学习素质很高,学说话,学走路,学写字……

你仔细一想,其实这些基本能力,又有哪一项容易呢?

而又有哪一项小孩子学起来真的费劲呢?

可见,小孩子智慧本身不低,学东西很快。

反而是一些后天的“教育”,拉低了孩子的智慧,让孩子变笨了。

所以家长们要特别注意、特别小心。

比如低级的“逗小孩”,在小孩子身上逗乐子、找乐子,忽略或抑制了孩子智商的成长,这甚至是训练孩子“长不大”,学“退步”,包括道德上,心智上;

又比如,家教不好,让孩子养成了、学成了坏毛病,或者纵容了孩子的不良行为;

再比如,将大人的毛病传染给孩子,诸如一些“坏”的缺点,或者是纠结、纠缠、反复、犹豫等习惯,让孩子的思维变得迟钝,反应变慢……


一胎放开,二胎到来,三胎“驾到”,而四大熊孩子问题要小心


其二:等级降了

孩子的本性是好的,其实不仅包括性情,还包括禀赋和基本素质。

假如我们把孩子最初的等级定位A,那么随着孩子的成长,他们应该向A+发展。

然而不少孩子的发展方向却未必如此,总体来看,他们也可能朝着B、C、D的层次向下发展。

这导致他们的成长走势不是看涨,而是看跌;不是看多,而是看少。

这种情形也有很多具体表现,比如孩子跟同龄的孩子比明显落伍,或者与自己以前的良好状态比退步了,有了很明显的差距。

总之就是本来是甲等生,却变成了乙等生;本来“升级”,却变成了“留级”;本来是“过关打怪”,却变成了“失血续命”……


一胎放开,二胎到来,三胎“驾到”,而四大熊孩子问题要小心


其三:能力弱了

孩子的天赋多在于模仿能力、学习能力、动手能力以及求新求变能力。

在后天的学习中,由于机械重复、家校施压、输灌式教育等因素,孩子们的学习效果可能适得其反,学习能力、实干实践能力甚至出现退化。

现实中的减负大多停留在舌头上,道德经有云:“少则得,多则惑”,学习负担过重,让学生、家长深陷困境。

对于试卷上的难题,以至生活中的难题,孩子可能无所适从,苦于答题,却容易陷入无解。

抑或学习能力尚可,生活能力、社会基本常识、经验以至其他基本能力却严重不足。

而一旦陷入其中,容易形成恶性循环,久而久之,孩子很可能习惯了,无所谓了,由此能力走下坡路,且越走越快。


一胎放开,二胎到来,三胎“驾到”,而四大熊孩子问题要小心


其四:快乐少了

现代社会,物质生活丰富,文化产品多了,更多的孩子拥有更加快乐的童年。

但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却出现了两种关于快乐的问题:快乐变得少了,或者快乐变得畸形了。

此话怎讲?

一是现代的孩子早熟,压缩了童年的快乐;

二是学习鸭梨山大,抑制了孩子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的时光;

三是城市化,导致了孩子失落了自然、田园、山村的快乐;

四是快乐来自网瘾、不良游戏,快乐成为一种畸形、不健康的快乐;

五是享乐主义抬头,容易物化大人,也容易污染孩子的心灵……


一胎放开,二胎到来,三胎“驾到”,而四大熊孩子问题要小心


因此,智慧低了,等级降了,能力弱了,快乐少了,问题就变得严重了。

这确实已成为孩子们最为突出的问题,成为家长们恨得牙痒痒的问题,必须及时发现和纠正。

向真向善向美,这是对孩子们的基本要求。

养成良好的智慧习惯、快乐习惯,才能开启能力的引擎,提升等级水平(其实这种要求对大人也一样,包括解决大人自身的问题,才能以身作则)。

因此,需要始终提醒孩子,智慧、等级、能力、快乐一个都不能少,反面要警示,正向要发力:

要有好的意识,还要有好的意愿!

要有好的意愿,还要有好的意志!

要有好的意志,还要有好的习惯!


生命本悟,快乐本心。

天人本一,智慧本光。

光未央原创作品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使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1

标签:道德经   急火   孩子   退步   白纸   畸形   美文   意愿   抑制   小孩子   大人   等级   习惯   智慧   能力   快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