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中“利见大人”是什么意思?

易经中的“利见大人”是什么意思呢?

和你所遇所识、所思所想、所作所为、所梦所见有关

从原本意思来看,“利见大人”可以解释为:有利于见到道德高的人,地位高的人,有利于见到“君子”、“崇高”的人。

这个“见”也可以解释为“出现”的意思。

一般人可能会觉得无所谓,这个“大人”——见或不见,又有什么关系呢?还有的人甚至将其解读为“拜见官员”。

易经中“利见大人”是什么意思?

其实,“利见大人”不是俗见俗解,其深意主要有三

一是现实中见到“大人”。

人与人之间缘深缘浅,讲的是缘分。

人要有好人缘

所谓“利见大人”,就是要有好人缘、君子缘、大人缘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更深的道理是,“上善人聚”,或者说“上人善聚”,“善人上聚”

“利见大人”,就是说有机缘能见到君子、大人、上善人,特别是有利于好人见到好人,君子见到君子,大人见到大人。

孔子见老子,可以说是最经典的例子之一了。这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文化事件之一,说影响了中国源远流长的文化一点也不为过,因为我们从中看见了道家、儒家的深刻交汇,特别是看到了道家和儒家至深的文化渊源,看见了道家、儒家本一的本来面目

其实,通俗来看,“利见大人”对于普通人的意义就是近朱者赤,要成为“好人”,要和好人相处,和亦师亦友的人相处,有缘见到“好人”、“君子”、“大人”,并见贤思齐

上善人聚,即上人善聚,即善人上聚

易经中“利见大人”是什么意思?

二是钻研中见到“大人”

传说为什么神奇?因为无奇不传,传说神奇是为了更好的“传说”。

《说唐》中程咬金是在梦中向白胡子老人学习了斧法,如果抛开传说色彩不论,可以解读为程咬金很有悟性,在钻研武艺时获得了灵感——

包括向人请教和切磋武艺的过程中,学到了、悟到了开山大斧的顺手套路和制敌法宝——三板斧。这就是投入、专注的力量,能够在日常感知、冥思苦想中得到灵感或启发

众所周知,张三丰发明了太极拳。传说张三丰梦见真武神君向他传授了拳法,次日遇到一群强盗,用所学拳法大败强盗。

抛开传说不论,历史上张三丰常年云游天下,住过嵩山,精熟少林拳,对很多武术拳法都有修习,包括外家功夫和内家功夫,所以能通过转益多师心有所悟,自创太极拳。

对于日常而言,利见大人的意义就是专心致志做正事,做好事,把事做好,把人做好,就会遇到“利见大人”的契机,就会遇到好的转折,好的突破,好的契机……

易经中“利见大人”是什么意思?

三是梦境中见到“大人”。

据史记记载,帝喾的元妃姜嫄踩到巨人的脚印而感孕,我们不妨把这一神话理解为梦境。姜嫄在梦境中见到了“大人”,感孕而生后稷。

孔子一生中梦见过很多次周公,梦见周公,让孔子更加坚信周礼的重要意义,鼓舞孔子坚定信心,从不气馁,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在孔子晚年,甚至因为梦中不复见到周公,而不由得悲从中来。

再说程咬金,程咬金梦见白胡子老人传授武艺的故事其实也未必是传说,就象德国化学家凯库勒因为梦见首尾相接的蛇而发现了苯分子一样。

白胡子老人教了一套功夫给程咬金,程咬金醒来只记得三招,程咬金的三板斧由此扬名天下。也可以说,这个白胡子老人就是程咬金遇见的“大人。”

从一般人日常意义上来看,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而好的梦境来自正的念想,启示正的方向。正如俗话所说——“好梦成真”。


生命本悟,快乐本心。

天人本一,智慧本光。

听光中文、光未央原创作品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使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1

标签:易经   儒家   孔子   大人   拳法   板斧   善人   武艺   太极拳   道家   人缘   美文   君子   梦境   好人   日常   功夫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