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与自己和解,拥抱自己的内在小孩

我是绿皮火车,欢迎点击上方“关注”,为你分享我的阅读书单和感悟。


罗伯特·戴博德:《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读《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与自己和解,拥抱自己的内在小孩




罗伯特先生于2020年2月4日离世,但书中那个温柔又睿智的心理咨询师苍鹭,实际上就是作者的化身。他把自己二十多年执业的经验和心理学知识,以及对人性的包容和理解,都写在了这个故事里。


这本书从1997年初版至今,不断再版、加印,长销不衰,长踞英国亚马逊的心理咨询图书榜单,是英国国民级的心理咨询入门书。英国的很多心理医生都在向大众强烈推荐这本书,因为它是最好读、最容易上手的心理咨询入门书,哪怕是心理学小白,读起来也毫不费力。


2个半小时的阅读过程,就是一次深入的自我发现和自我疗愈。


01.


英国有个著名的童话故事叫《柳林风声》,讲一只蛤蟆冒险的故事。这本书沿用了里面的人设,蛤蟆冒险归来,继承了父亲的庄园,却抑郁了。在朋友的帮助下,蛤蟆去寻找心理医生苍鹭的帮助。蛤蟆先生一共咨询了10次,这本书就是围绕咨询的过程展开的。蛤蟆先生在苍鹭医生的帮助下,逐渐觉醒,并开始了新的生活。


书里并没有复杂的难懂的专业词汇,非常“易读”。但是,这是一本需要“不断思考”的书。每一次咨询,苍鹭医生都会提出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就像一条看不见的线,指引蛤蟆不断认识自我,并完成痛苦的蜕变。


自我状态的“三位一体”


*自我状态


1、儿童自我状态:行为和感受像个孩子。由童年残留的遗迹搭建而成,包含小时候体验的所有情感(儿童的基本情感)和随后演变的行为模式。


读《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与自己和解,拥抱自己的内在小孩


2、父母自我状态:表现得像自己的父母。包含了自出生起,我们从父母那里学到的所有价值观和道德观,还包含了对生活的评判标准,借此判断是非对错。


3、成人自我状态:用理性而非情绪化的方式行事。能计划、考虑、决定、行动。处在这个状态时,我们所有的知识点和技能都能为自己所用,不再被脑子里的父母的声音所驱使,也不会被童年的情绪所围困,能基于事实来行事。


读《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与自己和解,拥抱自己的内在小孩

/自我状态的三位一体代表了人格的结构


每个人身上都存在这三种自我状态,没有高下之分,但处在儿童自我状态和父母自我状态下,人会条件反射性地作出行为和情绪反应,此过程高度概括,所以无思考,因此也无法促进人成长,只有在成人自我状态中,人才能思考当下,评估自己的行为,倾听别人而不马上驳斥。


读《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与自己和解,拥抱自己的内在小孩


故事里的蛤蟆先生就是一个热情、时尚又爱冒险的家伙,惹出过不少麻烦和笑话。可就是这样的一个蛤蟆,如今却深陷抑郁,不能自拔。在他的朋友们的施压和恳求下, 蛤蟆来到了咨询师苍鹭那里,等待着苍鹭开启一场冗长的训诫。但接下来发生的一切,完全超出了蛤蟆的想象。


苍鹭没有告诉蛤蟆该怎么过好他的人生。他告诉蛤蟆,心理咨询是一个自发的过程,“只有当你是为自己而不是为取悦朋友们才想咨询的时候,我们才能真正合作。为咨询负责的只能是你,而不是其他任何人。”


当蛤蟆习惯性地说“我很好”的时候,苍鹭让他看到自己的悲伤与绝望。他追问蛤蟆“真实的感觉”,因为情绪正是了解内心世界的入口。神奇的是,当蛤蟆承认“是的,我抑郁了”的时候,疗愈才真正开始。因为这意味着他不再逃避对自我的认知,不再无视自己的情绪。


当蛤蟆说“我就是一个不会生气的人”的时候,苍鹭也戳破了他为自己编织的假象。蛤蟆终于明白,他不是不会生气,而是选择了另一种方式生气。他带领蛤蟆追溯童年的经历,看到自己童年时经历的创伤,看到自己仍然是以小时候讨好父母的方式讨好着身边的人,而这样做,并不会给他带来健康的人际关系。


当蛤蟆责怪身边的人如何错待他、让他不快乐的时候,苍鹭为他点破了最大的谎言:没有人能让你不快乐,是你自己选择了让自己不快乐。“没有一种批判比自我批判更强烈,也没有一个法官比我们自己更严苛。”看清这一点,才能逃脱我们给自己判下的、心理上的无期徒刑。


最重要的是,苍鹭让蛤蟆明白,在自己心里,不但存在着一个无助的、渴求爱的“儿童自我状态”,还存在着一个严厉批评自己、让自己始终得不到肯定的“父母自我状态”。只有打破童年情绪的围困,用理性的方式来面对当下,活出“成人自我状态”,才算是真正长大成人。


人生坐标、自证预言和心理游戏


“童年的经历如此强大,如此鲜活,于是便塑造了每个孩子对世界的独特看法,理解你的童年就是理解你自己的关键线索,童年体验到的最强烈的情绪,不可避免的变成我们成年后经常有的感受,有诗人曾说:孩子是成年人的父亲。”


1、人生坐标:“对世界的看法”就是在人生的最初阶段形成的,就是如何回答这两个问题:



读《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与自己和解,拥抱自己的内在小孩


2、自证预言:一旦我们在童年决定用那种态度和观点,我们就会在随后的人生里始终坚持自己的选择。这些态度和观点,变成我们存在的底层架构。从那以后,我们便构建出一个世界,不断确认和支持这些信念和预期。我们把自己的人生变成了一个“自证预言”,意思就是,我们会控制事件的发生,从而确保预言会成真。


3、心理游戏:在每个人的人生坐标里,为了达到必然后果(自证预言)而采取的行动——玩心理游戏。


02.


专注的陪伴


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最大程度的感同身受,就是共情。


咨询师不能保证药到病除。不能让你免于“残暴命运如投石飞箭般的摧残”,但能保证给你真诚而专注的陪伴。


摘抄了9句书中苍鹭对蛤蟆说的话,温暖又透彻,能给不快乐的人带来信心和勇气:


1.如果我不相信每个人都有能力变得更好,我就不会做这份工作了。


2.我会对你倾注我全身心的关注,我也希望你对咨询是全心投入的。但归根结底,这一切都取决于你。


3.要充分理解自我,唯有通过和自己的情绪做联结。情绪并非可有可无,而是自我的核心。


4.你提出了很好的问题。就像所有好问题一样,答案会让你产生痛苦的自我觉察。你做好了解准备了吗?


5.从当下的你,变成你想成为的自己,必定要经历行为和态度的转变,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需要勇气和决心。


6.你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还包括你自己的情绪。你有力量来改变处境,更重要的是,有力量改变你自己。


7.能帮你的人是你自己,也只有你自己。


8.有许多问题需要你向自己发问。比如你能停止自我批判吗?你能对自己好一些吗?也许最重要的问题是,你能开始爱自己吗?


9.这扇学习之门通向一条艰苦之路,也可能通向深刻的领悟。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正一起努力,在同一条路上前行。


读《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与自己和解,拥抱自己的内在小孩


这本书既可以让专业读者学习专业知识与技巧,也能让大众读者了解心理咨询,学会帮助自己。


当你读着这本书,感受到咨询师的温暖与智慧时,也许疗愈就已经开始了。


03.


探索我自己的童年


“更好的理解自己,就需要跟自己的情绪做联结,并理解这些情绪,如果你否认他们,无论是用无视还是压抑的方式,结果都像是做了截肢,就如身体的重要部位被切掉了一样,你在某种程度上成了一个残缺的人。”


我们都会因为某些词或某些场景而触发童年的感受。从来没有一本书让我感受到如此强烈的被挖掘的痛苦。


我从小就一直被教育一定要做个“懂事”的姑娘,所以我也就自认为自己一直都挺“懂事”。


也许是受教育的原因,也许是自小成长环境的缘故,我总是尽自己最大的可能去理解这个世界,去宽容别人,去忘记那些伤害。


待人接物讲道理,讲分寸,很知趣,很要脸面,总是害怕给别人添麻烦,也怕给别人造成伤害,对这个世界,付出的总是比要求的多,不好意思跟别人提要求,很多事情都努力自己解决,觉得要先自己做好了,才会被别人接受。


被人欺负,被人伤害,一定尽量在自己身上找原因,自我检讨,不断为那个人找借口,比如:“我想这也不是他的错,是我没有跟上他的脚步,是我给他太大压力”;要么“他真的太忙了,是我打扰了他”;要么就是“他今天心情真的很不好,肯定遇见什么烦恼的事情 , 他不是故意要对我发火”实在不行就要么会劝自己放手,给他自由,让他快活去……总是做到不哭不闹不撒泼,尽量保持自己的风度,表示理解,那真是一种打落牙齿和血吞的煎熬。


曾经一个人饮酒到天亮,也曾经一个人在楼顶迎着风流眼泪,没人知道自己内心的痛苦,内心是多么的脆弱,却要保持这样的风度,是多么的不容易。


其实,说到底,依然还只是个“笨拙”的孩子,扎手舞脚,手足无措在面对这个世界,一直在等待上帝给我的那颗糖果。


所以这两年,我慢慢学会了跟自己的情绪做链接,理解这些情绪,去更好的理解自己。


“你现在感觉怎么样?你真实的感觉是怎么样的?能从这些事情中学到什么?你自己想要要做什么?在这些事发生的时候,你处于什么状态下?用什么形容词来形容这些事情发生时自己的感受和行为?”


我想,所谓活的真实,应该就是真诚回应当下的需求。让真实的自我摆脱过去经历的束缚,在自由中成为真正的自己。


写下这段话的时候,有一句话一直浮现在我的脑海中:“我们都是迷路的孩子,用一辈子在自己的森林里寻找出口。”


文字/绿皮火车


关于作者:绿皮火车,这里有我的读书、电影、生活分享,阅读需要主张,让我们一起追寻,从自己身上,克服这个时代~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2

标签:心理医生   蛤蟆   罗伯特   苍鹭   英国   这个世界   心理咨询   美文   童年   情绪   小孩   父母   状态   自我   方式   孩子   人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