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什么才是最重要的?—觉醒

我是绿皮火车,欢迎点击上方“关注”,为你分享我的阅读书单和生活感悟。

人生什么才是最重要的?—觉醒


人生什么才是最重要的?——觉醒。


我的世界观在最近几年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这是我在今年过年的时候,获得的最重要的一个感悟。关于觉醒,实在是一个很大的话题,仅今天来说,就想记录一下关于童年成长的一个感悟。


01.


“你小时候,是一个怎么样的小孩?”


“皮,老闯祸,老挨揍。”


一般因为啥事挨揍呢?


频繁地因为两件事挨揍:


1、上房梁,带头不学好,闯祸,回家总是免不了一顿打;

2、嘴硬,不服软,挨打之后就拗着不说话;


一个就是我是一群孩子里大一点的,就老带着一群弟弟妹妹们,一起上房揭瓦,下河摸鱼,上树摘果,下地摘瓜等等,调皮捣蛋,惹事生非,搞破坏,被那些邻居告诉家长,回家就免不了要挨揍。


还有一个导致挨打的重要原因,就是对平等的偏执


那会大人们都是些随口就会说脏话的,一旦遇到他们对我说脏话,我会毫不客气地回怼回去,所以六七岁开始就没少挨打,我们那里的规矩是,大人可以骂别人的孩子,但是不能打别人的孩子,他们就说我不尊老,所以会把我揪到我爸面前,逼他当众揍我。


打我的方式,跟我弟不同,如果是我爸,就是拿戒尺,打手板心,如果是我妈,就是用手打我屁股,或者掐我,我妈用苍蝇拍打过我一次,被我爸阻止了,之后还是一直用手掌打。


因为我爸说,用自己的手打才能感觉出轻重,可以起到既能教训到孩子又不会造成创伤的作用。


02.


小时候,我挨揍的次数很多。


印象最深的一次挨打,是初中的时候,青春期的孩子,开始模仿大人,学着像大人那样说话,其中之一就是学会了说脏话。


有次放学回家,跟我弟因为抢零食争论起来,话就蹦出了口,恰好被刚到家门的我爸听到了,我爸上来就给了我一脚,那脚之快准狠,直接把我踢飞了,开口就训斥我:谁让你那样说话的,不学好!从那之后,就再也不敢说了。


但是我小时候很倔,我挨打的时候也还是嘴硬,我爸每次打完都问我,

“知道错了吗?”

“知道。”

“错哪里了?”

“不知道。”

然后继续挨揍。


被打之后,还跟我爸妈赌气,就拗着不说话。 虽然自己现在也知道爸爸妈妈都算很开明的家长了,但就是有一种 “小孩子的世界,大人永远理解不了”的感觉。


在我小时候的成长环境中,我爸妈,没读过大学,也没受过什么亲子教育训练,都是用简单办法处理家庭教育问题的,我小时候见到的所有叔叔阿姨,也都是那个年月过来的,怎么可能跟一个小孩子没完没了地说,犯了错,上来就先是一顿胖揍,那会,打孩子都下手很重的,我小时候,我爸是用专门的戒尺打我手板心,其他更吓人的家长,笤帚、棍、鸡毛掸子、皮带,都逮着什么就拿什么。


但是尽管这样,我父母从来没对我说过诸如“你怎么这么笨”“你看看谁家的谁谁怎么怎么”此类的话,从未说过。


03.


小时候,都是十几家人住在一个大院子里,整个院子里,那会每天都能听到打孩子骂孩子的声音,挨打声天天听得见。


那些叔叔阿姨们听到孩子被打,一般是这样的,有些孩子被打了,就会大喊大叫,救命啊什么的,邻居家们听不过去,就过来劝,去敲门就说:老刘,打会儿就得了啊。那会根本不会有人说孩子有什么权利之类,不听话就是挨揍,大家都是在这些棍棒之下教育出来的,当然今天这个社会不提倡这个了。


这种教育,我觉得在今天依然可以,因为挨揍就是一种惩戒,是让孩子成长的一条必由之路。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孩子长大成人后,等待他们的是一个“说不行就不行”的世界,这个世界是一个冷风吹的世界,没有忍耐力的人势必会被淘汰,这个道理我们现在都懂。


北野武先生在他的书里说, 即使你理解小孩的想法作为父亲对孩子的教育也应该是:告诉孩子不行的事情就是不行。


作为父亲,应该成为孩子在人生道路上遇到的第一块绊脚石,不该为了「好爸爸」的印象拍孩子马屁,也不应该畏惧被自己的孩子憎恨。


他认为,为了让孩子明白道理而打孩子,和为了虐待孩子而打伤孩子甚至打死孩子,不是一回事。


如果没有惩戒,一味的光引导是没有用的,惩戒就是告诉孩子边界,这条线不能碰,不能跨越,过来就要挨打,其实成人之后,知道了法律的惩戒、社会上的毒打,比这个更严厉,更厉害,现在经常能看到一些社会新闻,一个16岁孩子不忍父母一耳光就跳楼自杀,校园暴力事件等等。


惩戒教育应该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很重要的,告诉他规矩,有些事情就是不可为,没有余地,因为自由这种东西,只有在一定程度的框架下才能成立。想干啥就干啥是一个没有框架的概念,在这个概念里是没有自由的,有的只是混沌。


当然,教育孩子最重要的一点,是张弛有度。打就属于「张」。


就像做一个木桶,如果你箍得太松,桶就会散掉;反过来如果箍得太紧,那木桶就不会经久耐用。挨打的时候,父母家长一定要恩威并施,打一巴掌揉一揉,家长不能只有威没有恩,那孩子可能会有心理影响。


04.


ignorance is bliss。

以前觉得这是讽刺,后来才发现这是人生。


要说我小时候感到的幸福,其实就是由这种几乎不可能实现的渴望及实现之后的喜悦构成的。而现在的孩子,会有这样的感受吗?


我小时候经常挨打,跟我差不多年纪的人,几乎没有不挨家长打的,但是现在长大之后,也不恨家长,现在老听说什么打小孩,会给小孩造成什么心理阴影之类什么的,现在回想起来,我自己,完全没阴影也没感觉,甚至想想,还是觉得打得少了,因为老想不起来小时候因为啥挨的揍了。


现在的教育训练,从学校到家庭,打小也不上挫折教育这种课,西方他有很多的这种,比如体能训练、比如残酷的气候训练,冬天的时候,老看日本人把幼儿园的孩子直接放在雪地里,冬天还光着腿的到处跑等等,这种严酷练习,挫折训练其实对孩子的身心健康是有一定好处的,现在的孩子,都不挨打了,挨打也都挨得很少,从小到大,所有大人都围着他转,爹妈爷爷奶奶都惯着,不能吃一点苦,受一点委屈。


随着移动互联技术的发展,信息爆炸式的传播,导致周围的年轻人,总是很急躁


现在这个社会老喜欢宣传成功学,我一直觉得,其实成功是一个很小概率的事件,至少是一个很少的事情,我感觉,成功的概率甚至比赌博还低。


但是目前这样的社会环境,导致现在很多年轻人,一味太追求成功,仿佛人生就是只能成功,不许失败,没有别的选择,导致一些人,在生活中不知道怎么去面对挫折,去面对自己的失败。


告诉自己的孩子他没有哪方面的才能,绝不是什么残酷的事。如果你觉得这么说实在受不了,那就应该去帮助孩子获得能够在这个世界上安身立命的某种才能。如果你的孩子没有任何才能,那至少你应该培养他有一颗坚韧的心,这样在他今后走上社会时哪怕被现实整得一塌糊涂、遍体鳞伤,他照样还能活下去。


我们不应该畏惧让孩子幼小的心灵受到伤害。让孩子受伤害,让他走投无路最后只得放弃,我觉得这样反而更好。要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就必须付出努力。但是,不管怎么努力都得不到的,那就只有放弃。这就是身为人父的责任。


信息时代,老一代人奋斗几十年才能体会到的人生醍醐味,现在的孩子很早就能从网上学习到了,就像被提前催熟一样,十几岁就懂了二十几岁的道理,二十几岁就懂了四五十岁的道理,知道人该怎么活,怎么才叫过得好。


同样都是二十几岁,又因为网络信息的大量传播,就可以看到别人同样的年纪那么成功,那么幸福,获得了那么多成功,而自己很难去达到同样的成功,这样你整个人就没办法快乐了。


尤其我感觉,现在的年轻人,普遍花太多时间去想,而不去做,空有认识,无处施展,这样的认知就会折损自己,就会背道而驰,反而会让自己痛苦不堪,然后就有了这个社会的丧文化和抑郁。


所以现在的年轻人,二十几岁,就是什么都懂,但无力改变现实,就老是感觉无处安放。


文字/绿皮火车


人生什么才是最重要的?—觉醒



关于作者:绿皮火车,这里有我的读书、电影、生活分享,阅读需要主张,让我们一起追寻,从自己身上,克服这个时代~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1

标签:戒尺   人生   手板   嘴硬   木桶   美文   挫折   大人   小时候   道理   小孩   家长   年轻人   感觉   孩子   社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