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们的出现下面的求救信号时,家长们千万要警惕

S0S,求救信号!

但是,家长们是否知道,孩子们的求救信号又是什么呢?

01

今天在宝妈群,有位妈妈讲述,她家的孩子如何不听话,说着说着就哭了。

她说以前孩子调皮捣蛋,她会心平气和地跟孩子讲道理。孩子听的时候会答应得很爽快,但转过头就忘记了,各种错误和坏毛病照犯无误。

当孩子们的出现下面的求救信号时,家长们千万要警惕

她后来忍不住了,打了孩子几次,一开始“效果”立竿见影,因为孩子很害怕,也会照着父母要求的做。

直到今天,孩子又做错事,她在打骂孩子的时候,孩子竟然呆呆愣愣的、不反抗也不哭闹,被打完后,孩子继续去做他自己的事情。

这位妈妈突然打了一个寒颤,孩子这是怎么了?

当孩子们的出现下面的求救信号时,家长们千万要警惕

当一个孩子因为某一件事情被爸爸或妈妈“打骂教育”后,孩子没有改正,“打了就像没打”时。

孩子的这种表现其实就是“求救信号”:警告打骂教育的爸爸或妈妈,别再继续了,没效果了。

当孩子们的出现下面的求救信号时,家长们千万要警惕


02

曾有一家儿童心理研究机构对3000余名学龄儿童进行了一次心理状况调查,其中有一条是“你最怕爸爸妈妈的是什么”,回答得最多的是:“我最怕爸爸妈妈生气”。

爸爸妈妈又发脾气了

孩子简直像极了蜡笔小新,又在恶作剧了。当你都催了十遍他还是不动窝的时候,劳累了一天的父母往往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对孩子吼了起来。

当孩子们的出现下面的求救信号时,家长们千万要警惕

对孩子发脾气,确实会让孩子害怕。在恐惧中,孩子那些让父母心烦的行为暂时看不见了。但他会怎么样呢?有这样几种可能:

1.乖乖地听你指挥,你让干什么,就干什么;

2.他被吓呆了,愣在那儿不动;

3.大哭起来,不会再干你不希望他干的事,也不去干你想让他干的事;

4.学着你的样子,也发起火来,把你心爱的花瓶扔到了地上。

孩子对人的情绪是十分敏感的。因此,父母发脾气,也一定会影响到孩子的行为和情绪。

但是,孩子还弄不清,父母为什么发脾气。也就是说,在很多父母发脾气的时候,孩子虽然停止了父母所不期望的行为,但他们并不知道自己到底做错了什么。

所以,在生活中,最好不要轻易打骂孩子,但如果真的一不小心向孩子发了火,打骂了孩子。

事情过后,最好向孩子解释清楚,孩子的问题到底是什么,该怎么做,同时还要通过行动让孩子感受到你的关心和爱护。

当孩子们的出现下面的求救信号时,家长们千万要警惕

可能的话,发脾气前最好提出预警,如:“我都快忍不住要发火了,你能赶快……”,“今天我心情不好,你最好别……”。但是决不能因为发脾气后的内疚,就放松对孩子的要求,该坚持的必须坚持。

03

在我们中国,尤其是农村,还有很多家庭奉行:“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才”的教育方式。

而且,经常还有人在网上鼓吹“孩子不听话就打一顿”,想必他们就是打骂教育方式下的“受害者”。

当孩子们的出现下面的求救信号时,家长们千万要警惕

我们可以假设一下,当作为成年人的你,因为在公司做错了事情被老板打,你一定会很愤怒。

打骂是采用暴力手段,让孩子的身体和心理感到痛苦,让孩子产生强烈的恐惧感,从而迫使孩子做出让步行为,实际上孩子是口服心不服的。

王朔说,打孩子,这叫欺负,欺负比你弱小的东西,你可耻不可耻?

的确如此,孩子在经历打骂的过程中,既有恐惧,也会有厌恶和憎恨,容易带来心理上的叛逆和反抗,从而让孩子私底下做出有悖于父母意愿的行为,反而起到了反效果。

孩子可能会在心里想,“你叫我听话,我偏不,谁让你打我?”

当孩子们的出现下面的求救信号时,家长们千万要警惕

当打骂越没用,经常使用打骂教育的父母就需要加大力度,打得更狠、骂得更频繁……

过了一段时间,打骂教育的效果开始递减,爸妈又需要再一次加大力度,打得更狠、骂得更频繁……

最终掉进了“无效——打骂得更狠”的死循环,打骂孩子的父母也沾上了打骂“上瘾”,这就是“心理瘾”。

04

家长们,千万不要相信“不打不成才”的观点,认为孩子不听话了就是要动手打,打到听话为止。

这种办法固然是当时起效,但是孩子表面上“听话”了,心里面却不一定是真的接受了,长时间下来,孩子不只是没转变得越来越好,反而越来越叛逆,越来越不听话。

而且,经常被家长打的孩子心理会出现偏差。

1、 有暴力倾向

经调查显示,喜欢打架的孩子,多半都在家里经常被父母打骂。因为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强,所以在家里挨打的他们就出去模仿父母,出去打别人。实际上,父母打骂孩子并没有起到教育作用,反而成了孩子的反面教材。

2、 性格怪异

经常被家长打骂的孩子,自尊心收到严重的伤害,感到孤独,导致常常怀疑自己,产生自卑感,思想有排他倾向。不愿意与人交流,长此以往会导致孩子性格缺陷,思想和行为与同龄孩子异常,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3、 阴奉阳违

长期被父母打骂的孩子逆反心理较强,由于害怕父母的打骂,不管父母提出什么要求嘴上都会无条件的答应,实际行动上却往往与之相反。时间长了就会形成说谎的习惯,还会使孩子变得更加固执难以琢磨。

4、 喜怒无常

很多时候家长打骂孩子只是一时冲动,过后会对自己的行为后悔不已,抱着孩子痛哭流涕病诉说自己的悔意。这时孩子会感到莫名,分辨不清对错,不理解家长的举动。但是时间长了,孩子慢慢的习惯了,也会被家长感染,变得也喜怒无常。

当孩子们的出现下面的求救信号时,家长们千万要警惕

人生在世,孰能无过,更何况是还没有完全能分辨是非的孩子。家长教育孩子的方式有很多种,何必非要选择打骂。打骂不仅不能解决问题,不能指正孩子的错误,还会给孩子的心里带来很大的伤害。

如果坚持用打骂孩子的教育方式,你会发现那是一种“用久了就没效果”的坏教育。

05

如果说打骂教育是“冰窟”,有方法的教导便是一种智慧。

我想起了小时候上学的一件事:

某天下课时,我和几个年龄相仿的女孩儿一起玩,不知什么原因,我把一个女孩的作业本撕了。

女孩哭着告诉老师,我被“请”进了老师办公室。

老师还没开口,我因为害怕,一进门就鼻涕眼泪满脸挂着,开始认错,说了10多分钟的“认错报告”。

最后老师笑了,他不仅给了我一张纸巾擦鼻涕眼泪,还从抽屉拿出一颗糖给我,说:

“你已经意识到错误,教育成功”。

这件小事,我记到了现在。难怪人们常常说,智慧的父母,常常视“打骂”为恶犬,唯恐避之而不及……

一END一


八一妈妈,一个热爱生活热爱文字的二宝妈。关注【八一妈妈来说话】,了解更多情感亲子知识,学会解决亲子成长问题和家庭矛盾!希望我们可以在婚姻情感与亲子成长的道路上共同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3

标签:信号   喜怒无常   美文   亲子   听话   害怕   爸爸   家长   事情   父母   效果   妈妈   老师   方式   孩子   心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