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向前一步》:改变不平等是为了更多的选择自由

我是绿皮火车,欢迎点击上方“关注”,为你分享我的阅读书单和感悟。


谢丽尔·桑德伯格《向前一步》。

Lean in:Women,Work,and the Will to lead


读《向前一步》:改变不平等是为了更多的选择自由


“你们要争独立,不要争自由。自由是针对外面的束缚而言的,独立是你们自己的事,给你自由而不独立,仍是奴隶。独立就是要不盲从、不受欺骗、不依赖门户,不依赖别人,这就是独立的精神。”


——1946年胡适在北大的演讲


作者说,这本书,是写给那些希望进入高级管理层或是竭力追求自己人生目标的女性,不论她们处于怎样的事业阶段——刚刚起步,或是暂时休息但也许某天还会重返职场。也写给那些想要理解周围女性(女同事、妻子或是姐妹)所面临的困难、愿意为推动世界平等贡献力量的男性


01. 谢丽尔·桑德伯格是谁?


作者桑德伯格是犹太人,出生在华盛顿,曾在克林顿的政府里任过职,也在谷歌的运营部门担任过副总裁,目前是facebook的首席运营官,被媒体称为“facebook第一夫人”,是美国薪酬最高的女高管,被美国媒体誉为「硅谷最有影响力的女人」,身居福布斯百强女性榜第五名——这个排名甚至超过了前美国夫人米歇尔·奥巴马,仅次于德国女总理默克尔。


尽管在我们看来,桑德伯格已经是一名特别成功和有权势的女性了,但她在书中提到,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一样遭遇了许多职场女性同样要面对的困境,比如:选择事业还是选择家庭?如何平衡工作和生活?


在这本书中,桑德伯格剖析了造成这些男女不平等现象的真正原因,她认为:目前鲜有女性高管的现象,不应完全归因于性别歧视、社会成见、男女性差异或家庭分工等社会外在因素,还与女性内在的恐惧和不自信有关


同时,桑德伯格还为职场女性提供了很多有用的建议与看法,包括像男性一样“坐到谈判桌旁前”;争取自己能够胜任的职位和应得的薪水;与伴侣有效沟通,共同分担家务和养育孩子的责任;在得到自己想要的职位前“不要提前离场”等等。


02.职业女性真正面对的障碍是什么?


“放弃自己力量最常见的方式,就是认为自己毫无力量。”


在书中,桑德伯格提到了一个事情,在她加入脸谱网2年后,她曾以首席运营官的身份到曼哈顿的一个高级金融大厦参加融资会议,结果她发现整栋楼只有男厕所没有女厕所。她就问:为什么这里没有女厕所?那个投资人就很诧异地看着她,跟她说:我们这一行是没有女人的,桑德伯格很震惊。


自她1995年从商学院毕业后换了很多工作,每一份入门级的工作,男女比例都差不多,她就以为,从他们这一代开始,未来的男女管理者一定是比例相当的,但是后来她发现,每一年她身边的女性同事都在减少,到某一年,整个办公室只有她一个女人了。


她做了一系列的数据,发现500强企业里面女性CEO只占了5%,女性高管只占了14%。


这个时候桑德伯格意识到了一件事,很多人认为,性别歧视、社会成见、男女性差异或家庭分工等是影响职业女性成为高层管理者的重要因素,但其实除了社会竖起的外部障碍以外,女性还为存在于自身的障碍所影响:缺乏自信、不敢争取表达的机会、在应该前行时往后退等等,这些都是女性自己内在的障碍。


桑德伯格在一次会议上观察到,与会的女性总会下意识的往桌子的后面坐,而不是前面(尽管她们是有资格往前坐的),而男性则会往前坐。当有晋升的机会时,愿意主动争取的往往大多数都是男性,而不是女性。


在女孩们还小的时候,就被教育,在未来,必须要在事业成功和做个好母亲之间做出选择,等到大学时,女生就开始考虑以后要怎样权衡职业目标和个人目标之间的关系。当被问及该怎样选择时,女大学生跟男生相比,选择婚姻的可能性要高出一倍。


人们普遍对男性有事业上的要求与期待,比如要成功要做人上人要出人头地,但对女性,甚至连很多女性自身都认为,嫁个好人,相夫教子,安安稳稳过一辈子更重要。


但是女性普遍要比男性多很多家庭方面的事情,不仅需要包揽大多数家务,养育孩子也通常由她们来完成,女性为了另一半,甚至从备孕开始,就会在事业上做出妥协,与男性相比,女性更少渴望获得高层管理职位。


在世界范围内,也在给女孩们灌输,作为一名女性,你不可能又有职业又有美满家庭,你肯定要回归家庭,因此不少女性会屈服,会选择退出劳动力市场。


面对这种情况,著名的女权领袖朱迪思·罗丁,她是洛克菲勒基金会总裁、常春藤盟校中的第一位女校长,说:我们这一代人,曾经奋力抗争,以求给你们有选择一切的自由。我们也相信你们的选择,但没想到你们选择的是放弃工作。


女性面对如此多的障碍,从根本上说是因为“恐惧”


她们害怕不被人喜欢,害怕做错选择,害怕引来负面的关注,害怕飞得越高跌得越重,害怕被评判,害怕失败,甚至还有恐惧的“三合一”:害怕变成失败的母亲/妻子/女儿。


03.如果心无恐惧,你会做什么?


如果没有恐惧,女性就能自由的追求职业生涯的成功以及个人生活的幸福,并且能够自由地选择前者或后者,甚至两者兼顾。


成功或幸福并不只有一种定义。不是所有的女人都想要事业,也不是所有的女人都想要孩子,也不是所有的女人两者都想要。许多女性没有兴趣追求权力,不是因为她们缺乏进取心,而是因为她们已经过上了自己想要的生活。很多人之所以能够做出一些对世界有重要贡献的事,正是因为他们心中有爱。我们必须详细地规划自己独特的人生航线,为我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梦想制定恰当的目标。


桑德伯格说:希望某一天,女性终会迎来平等自由的世界。


在这样的世界里,一位女性想在家相夫教子,扫地做饭,没有人会觉得她是个不思进取的“寄生虫”,而如果她一心想在职场打拼,谋求事业发展和赚很多钱,也不会有人抨击她“没有女人味”、“是男人婆”。


桑德伯格曾做过一个面向女大学生的演讲,她是这样对女孩们说的:


你们是未来那个更加平等的世界的希望,所以我对你们每个人的期望是:在拿到学位大肆庆祝之后,你们会投入到真正的事业中去。你们会找到自己喜欢做的事,并且满怀热情地去做。你们最终会找到适合自己的事业,向着山顶一直攀登。


过了今天,你们就将开始成年人的生活。在出发时,你们应该定下远大的目标,不断努力,要非常努力。就像这里的每位老师一样,我对你们也抱有很大的期望。我希望你们能够平衡自己的生活,睁大眼睛去仔细寻找。我还希望你们怀着进取心,在事业里全心投入,去掌控世界。因为世界需要你们去改变它,全世界的女性都在指望你们改变她们的命运。


04.桑德伯格给出的几点建议


(1)往前一步。女性要克服不自信,多“往桌前坐”。主动抓住机会,接受风险,选择成长,挑战自我。


(2)要成功也要受欢迎。女性在表达自己的需求时,可以更“温柔的坚持”,并适当的诉诸“共同利益”,但你也不必取悦所有人。


(3)职业生涯中的长远梦想与短期目标。现在的职业生涯像是“方格架”,而不是竖梯,能让人拥有更多的探索和更多的路径。当你选择一份工作时,只有一个标准是最重要的,就是它是否能让你快速成长。


(4)找到你的人生导师。征求他人的建议。“我怎样能做得更好?”“有什么是我正在做但实际上我不太懂的?”“有什么是我没注意到而导致没有做好的?”,提出这些问题对你有很多好处。


(5)真实的表达自己的想法与情绪。分享自己的情绪(甚至哭泣、表现脆弱的一面)。适当公开的谈论自己的缺点。幽默能让我们用友善的方式传递真实的想法。


(6)让你的另一半成为你真正的“人生搭档”。当女性需要在工作上发奋图强的时候,男性就需要在家里发挥更大的作用,鼓励男人在承担家庭责任方面能更积极,因此,一个女人最重要的人生决定是:她是否拥有一个理解她、关心她的人生伴侣,能建立起平等的关系。


(7)全能女人是个神话。承认自己有局限性,允许事情不完美。


05.“不要身还在,心已远”


很多的姑娘,毕业的时候,都会说想要进入职场打拼。


但进入职场和成为职场高手是不一样的,找一份工作和找一份事业是不同的。工作是让你糊口的,但事业是要你去努力去做的。


在职场女性选择退缩的方式里,也许最普遍的就是“身还在,心已远”。


在职场上,我们常常看到的是这样的现象:女性很少会痛下决心离开职场,相反,她们一直以来总是要做很多微笑的决定,不断妥协和牺牲,同时深信这样做都是为了拥有一个更美满的家庭。


为此,女性在无意中就不再去争取机会,即便有人把机会摆在她面前,她也很可能会直接拒绝或者犹豫不定,希望把项目交给别人。问题是,即便她马上怀孕,离孩子出生也还有9个月的时间。通常女性会在计划怀孕之前就做好充分的精神准备,这种精神准备和怀孕之间甚至会间隔好几年。


假设一名女性,她此前是个十分出色的员工,在职责、薪酬方面都和同辈水平相当,在结婚备孕怀孕的那几年里,她没有想办法拓展自己的事业,于是有些落后。当孩子出生后她重返职场时,很可能对自己感到不满意,觉得自己没有充分发挥出价值或者得到老板赏识。她也许就会收起事业进取心,如果经济状况允许她辞职,她很可能就毅然离开职场了。


等孩子出生后,过早“心已远”的女性面临的选择就是做个全职妈妈还说重新回到之前那种成就感平平的工作状态中。


当然,退出职场有很多充分的理由,这些决定不应该被批评,全身心投入去养育下一代的女性,这项工作不仅重要、辛苦,也充满了很多乐趣。


桑德伯格想要说明的是,在职场上退缩,应该是在真正需要休息或者孩子即将出生的时候——但不应该是在这之前甚至提前好几年这么做。在不得不暂停工作之前,任何想要在事业上有所发展的女性应该更加进取,去争取每一个机会。


成功,是为自己做出最好的选择,并且接受它们。


07.对我的感受与启发


一拿到这本书,书的封面就一下子抓住了我,很美的笑脸,透着岁月沉淀的优雅和知性,更重要的是这张笑脸是暖和的,就如同吹面的春风,轻柔的挠着你的心。
我想起了我曾经喜欢过的一些女性名人,柴静,陈晓楠,杨澜,许戈辉,敬一丹,吴小莉,当我想起她们的时候,我脑海中首先想起的都是一张张有温度的笑脸。


Bing a girl,要温柔而又坚定。


读完这本书的时候,让我想到了一个人,郝劲松,一个普通的学法律的公民,2004年,他因为在火车餐车上买了一瓶水,索要发票无果,而起诉了铁道部和国家税务总局。


当记者采访他时,问他:为了这么几毛钱,去抗争,值得么?


郝劲松说:人们在强大的力量面前,往往总是选择服从,但是今天如果我们放弃了一点五元的发票,明天我们就肯能被迫放弃我们的土地权、财产权和生命的安全。权利如果不用来伸张的话,权利就只是一张纸。


记者问他:“你以谁的名义在诉讼?”   

“公民。”   

“公民和普通百姓的概念区别是什么?”   

能独立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却不傲慢,对政治表示服从,却不卑躬屈膝。能积极地参与国家的政策,看到弱者知道同情,看到邪恶知道愤怒,我认为他才算是一个真正的公民。


马丁·路德·金在领导民权运动时,才二十六岁,他说,在他还小的时候,他就在课本里读到了《独立宣言》:人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赋予他们若干不可让与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存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当记者采访完,问郝劲松最后一个问题时:你想要一个什么样的世界?

这个当时才三十四岁的这个年轻人就说:我想要宪法赋予我的那个世界。


是我今年看到过的最有力的回答。


不是都要成为女权主义者,但是一定要对周围的默认规则有意识。


一个人,死亡不可怕,最可怕的是无意识,那才相当于死。


人常常被有意无意忽略,被无知和偏见遮蔽,被概念化,被模式化,这些思维,就埋在无意识之下。无意识是如此之深,以至于常常看不见他人,对自己也熟视无睹。


要想看见,就要从蒙昧中睁开眼来,这是最困难的地方,因为矇昧就是我们自身,像石头一样成了心里的坝。


正如杨澜在这本书的序言中所写的:“不求完美,只求完整。“


无论男女,都值得拥有独立而完整的人格和自我实现,这是生理的、心理的、事业的、情感的、物质的、精神的积累过程,需要慢慢的成长起来。就如一颗树...一年四季中它有不同的姿态,岁月里它有不同的承载,不能要求它同时拥有花朵和果实,但成长是它永恒的追求。


读《向前一步》:改变不平等是为了更多的选择自由


*相关推荐



1、2012年桑德伯格在哈佛商学院毕业典礼的演讲。

2、TED演讲:为什么女性领导者这么少?

(B站上都能找到)


读《向前一步》:改变不平等是为了更多的选择自由


文字/绿皮火车


关于作者:绿皮火车,这里有我的读书、电影、生活分享,阅读需要主张,让我们一起追寻,从自己身上,克服这个时代~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6

标签:自由   职业生涯   美文   平等   障碍   恐惧   害怕   男性   独立   事业   机会   家庭   女性   女人   更多   工作   世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