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背馍上学那年吗——70代的回忆


还记得背馍上学那年吗——70代的回忆


今年9月,女儿考上了大学,我去南京送她上学,站在院校门前,看到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多功能运动场,走进宽敞明亮的教室时,我的鼻子一阵酸楚,不知道是激动还是辛酸,眼前浮现出我当年上学的一幕幕……

还记得提火炉上学吗?我生在70年代,黄土高坡一个偏僻的小山村,当年的上学路可以说很苦,但苦中有乐,苦并快乐着。黄土高坡严寒的冬天,北风凛冽,寒风呼啸,西北风吹到脸上像刀子割一样痛。我是在杨顶学校上的小学,当年学校条件极其简陋,教室窗户没有玻璃,到了冬天为了防寒,钉上塑料布挡风,每当刮风时,窗户上的塑料布就发出“呼啦呼啦”地声响。有的同学脚冷了,有的手冷得肿得像个“馒头”似的。为了防寒我上学时提了一个火炉,有一次,家中炭烧完了,我就架起了木柴烧火,正上课时,木柴一直冒烟,把老师和同学们呛得眼泪鼻子直往下流。于是,老师让我把火炉拿出教室,我爬到火炉边一会用嘴吹气,一会硬子片扇风,当时我也呛得一把鼻子一把泪,没想到我的额头上的头发被火烤成为“卷毛”,衣服上还有一个一个被火星烧的洞。几十年过去了,这件事我至今仍记忆犹新,难以忘怀。

还记得背馍上学那年吗——70代的回忆


还记得赤脚在泥泞中行走吗?我上学的学校距离我们家并不远,就几里路,可都是岭上的山坡土路,平常晴天本来就难走,遇到刮风下雨更是行路难啊!每年九月过后,雨就下个不停,有时连续下10多天,甚至更长时间,记得有一次上学时,遇到了狂风暴雨,由于风太大,我打的雨伞被刮翻了。当时年龄太小没劲,穿着一双大靴子,根本就带不动,那天靴子陷进了泥泞之中,我使出浑身力气,怎么也拔不出来,猛一用劲,我被摔倒在地上,浑身上下湿透了,像个泥人一样。于是,我就提着雨靴,光着脚板赤脚在泥泞的道路上前行,当时不知道是雨水还是泪水从脸上一直往下流。更悲惨是有一天我光着脚在泥泞的路上上学时,一不小心被玻璃划破了脚,疼痛难忍,难忍疼痛。如今,农村早已实现了村村通,水泥路修到了房前屋后,农村小孩上学再也不会遭受风吹雨打,再也不用在泥泞的路上赤脚上学了。

还记得为几块钱学费发愁吗? 近年回老家探亲休假时,说起了小孩上学交学费的事。我三哥说:“现在的小孩真幸福,国家早已实行了义务教育学费全免。”是啊,党的政策越来越好了,现在上学再也不用愁学费钱了。回想起来,没钱的日子不好过,想起了交学费钱,可让父母忧心忡忡,愁白了头。我们家由于兄弟姐妹多,当时大都上学,学费其实就几块钱,但是家中穷根本拿不出钱,每到开学前,父母亲就要到村上村下,左邻右舍借钱,有时跑几十里山路到亲戚家去借钱,那时家家户户都一样没有钱,往往高兴而去空手而归。为了攒学费,当年我们兄弟姐妹上山下坡挖药材,在水中刨芦苇根。那时由于胆子大,我还常常上树摘槐米,槐树很高,有几次差点把我从树上掉下来,现在想起来都后怕。

还记得背馍上学那年吗——70代的回忆


还记得背馍馍上学吗?我在三官庙中学上初中,家里距离学校10多里山路,上学期间,每周都要往返2次,无论严寒酷暑,风里来雨里去,从未间断上学路,经常是天不亮就起床,全靠两条腿走路,背着馍馍,翻山越岭,过了一道岭还有一道沟,小路虽然难走但距离近些,有一条大路可是距离要远些。多年以后,我参军到部队,有战友问我为什么跑步较快时,我戏称:“全是当年背馍上学走路锻炼出来的。”背馍馍上学是学子们永远的记忆,让人终生难忘。夏天,天气炎热,馍馍容易发霉,有时候馍皮上有很多霉点,只能把馍皮剥了吃。冬天就更难了,馍馍冻得像石头一样坚硬,根本啃不动。有好几次,我只能到住在学校附近的同学家去烤馍馍。那时,在火炉子上烤馍馍吃,再喝上一杯热气腾腾的开水,真是无比的幸福。

还记得住校生的无奈吗?我在三官庙中学上的初中,由于学校距离家里较远,于是就住校了。说起住校那可有得说了,当年学校条件很简陋,刚开始我和同学们都住在教室里,白天上课,晚上把课桌拼到一起就睡在上面。过了一段时间,学校让我们住校生搬到马路对面的学生宿舍里去,说是宿舍,其实就和“厕所”差不多,不知道什么时候有人在里面小便过,同学们打扫了好几次,通风好几天,但难闻的气味一时怎么也消除不了。刚开始时简直熏的人睡不着觉,我有几次都是用毛巾悟着鼻子才睡着的。由于宿舍卫生差,加之又潮湿,我身上长了疥疮,又痛又痒,走起路来很艰难,就这样我仍坚持上学,从没未间断。还有就是我们宿舍经常停电,我只能在老师宿舍外面的窗台前借光看书学习,直到老师熄灯睡觉时才离开,就这样无论春冬坚持学习了很长时间。

还记得背馍上学那年吗——70代的回忆


还记得骑自行车那点事吗?八十年代,对于普通家庭来说,自行车可是一个“宝贝疙瘩”,是一种奢侈品。记得上高中那年,面张岭村我表哥花90元钱,给我买了一辆“飞鸽”牌自行车,半成新二手货,还是一个女式的自行车,这辆自行车伴随我度过了美好难忘的高中生活。我家距离县城关中学大约40多公里,其中30公里是柏油马路,10公里是土路山路,每次从学校回家时,从县城骑自行车到安沟村,一路大部分是上坡,骑自行车很吃力,可还算顺利好走。“安沟坡,陡又陡,长又长,简直累死牛……”这时当地人的顺口溜,安沟坡好像“栏路虎”特别难走。要翻越这样一个陡坡,别说骑自行车,就是人空手走也累得气喘吁吁,汗流浃背。不知道多少次,翻越这座陡坡时我扛着自行车,艰难爬行,经常是累得上气不接下气。至今想起来都不知道当时那么大劲从何而来,也许是艰苦磨练,也许是追逐梦想,当时根本不觉得辛苦,反而感觉很快乐。

作者简介:张伟,陕西蓝田三官庙杨顶火张村人,身在西北,情系三秦,喜爱文学,与君共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4

标签:住校生   馍馍   塑料布   学时   赤脚   火炉   泥泞   美文   学费   鼻子   自行车   当年   宿舍   距离   老师   学校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