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为啥喜欢拖堂?

老师为啥喜欢拖堂?

只要上过学的人都会知道“拖堂”是个什么意思,关于老师“拖堂”的段子从来都是各个搞笑网站经久不衰的热门阅读题材。

我小时读书,最怕的也是老师的“拖堂”,有许多老师,是的,是许多老师都自以为自己责任心爆棚,每到下课铃声响起的时候,他们就如同吃了兴奋剂一样,突然起了讲题的兴趣,而且据我多年观察,每当此时,老师总是妙语连篇,似乎前面四十五分钟的正课时间都是为了占用这课间十分钟做的铺垫,看着那课间时讲堂上老师的激情四溅,每每让膀胱告急的我恨不得上去将老师嘴巴捂上,然后以光速飞奔厕所解决个人问题,只是这些场景从来都是幻想,眼看着别班学生开始陆续进教室,而课堂上那尊面孔还在唾液横飞时,我确实屡次生出绝望。

之所以引起这么多回想,是和孩子聊天时,听孩子也在抱怨有老师拖堂的问题,孩子的无奈引起了我的共鸣,想不到几十年过去了,孩子还依然要重复忍受着我儿时的那些不快经历。

我曾与做老师的同学聊过这个问题,这些同学有的教小学,有的教中学,有的教大学,他们坦言确实都有过“拖堂”的体验,我问他们难道忘记了自己上学时也曾抱怨过老师“拖堂”的问题吗?他们有的一笑置之,有的尴尬地摇摇头,有的直言确实课堂设计的内容偏多或是对课堂进度推进的程度估计不足,还有一位同学承认在“拖堂”时看着那些学生焦急不安想出去的样子,有一种隐隐的快感,“他们越急,我就越慢讲,一直到下节上课”,他如此说,引来了大家一顿笑骂,被直呼为心理变态。

关于老师为什么喜欢“拖堂”?在很多论坛上有相当多精彩的分析,但分析归分析,如何杜绝老师“拖堂”,却是一个实际操作起来难度颇大的事,其实,说到底,老师之所以拖堂,完全就是教学水平低下的一种表现,课堂教学当然会有意外情况,但做为一个只教一门学科几十年教龄的老教师,难道连这些意外情况都一直估计不足吗?现实情况是,当一位老师一直在教一门课程很多年后,他会形成一种自己都很难突围的思维僵化圈,这种固步自封的知识闭环容易使自己形成一种虚幻的自我满足感,在一年又一年重复给学生上课的过程中,他对于那些不足之处永远无法改变,久而久之,这种自我封闭的格局会让他们的尊严受不了一点点的挑战,这种不太正常的心理使得他们原本可以用一分钟结束当堂课,但一看到那些学生的反抗情绪,就不由地想用更多的时间来把自己的观点重述,严格上来说,长期拖堂的老师,一定是心理问题比较严重的老师,从心理健康角度来说,这些老师急需心理干预。

可是谁来关注老师这个群体的心理问题呢?我们一直强调让老师去辅导舒缓学生的心理,可是,面对各层各级给予的教学压力,哪位老师能抽出时间来搞自我心理重建?

虽然教改从来未曾停止过,但每次不是落于形式就是加重师生负担。但愿这次教改能切实减轻老师和学生的压力,能把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5

标签:教龄   老师   教改   课间   美文   课堂   确实   意外   压力   自我   同学   情况   孩子   心理   时间   喜欢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