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艳遇之都”来概括这座历史文化名城

她是我国早期人类活动的地方之一,她一度名不见经传,她曾因一条旷世绝伦的山路而造就一段跨越千年的史诗级传奇,她用自己的魅力征服了不计其数的古今中外访客,她就是被誉为高原姑苏的西南名城丽江。

丽江,一座位于滇川藏交界处的小城,以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灵秀的自然风光闻名于世,是滇西北的政治经济文化重镇。而今,人们提及丽江时往往将这里和“艳遇之都”这一轻浮中带着浪漫的绰号相关联,然而当你走近她的时候则会被其独特的韵味所吸引。

丽江地区历史极为悠久,很早就有人类的活动足迹。根据对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永胜木家桥遗址中出土的化石和石器的考察结果表明,早在十万年前遥远的旧石器时代,这里就有人类在生活,这就是考古界被称为“丽江人”的早期智人,“丽江人”的发现也使得丽江成为了旧石器时期和新石器时代金沙江中游地区重要的人类文明影响区域。

当文明时间轴进入青铜器时期,中原地区部落分合之争如火如荼,传说中的“三皇五帝”从你方唱罢我登场,社会体制从部落文明稳步过渡到了国家。丽江地区却不似中原大地部落纵横,所以缺少了不同文化部落在相互碰撞中产生推动社会进步火花的机会,以至于在战国后期楚国的庄蹻来到这里时看到的还是“靡莫之属”体系的部落文明。

所以,在很久很久的一段时间内,丽江这一地区都是以传说的字眼偶尔出现在史书典籍中。在西元前的漫长岁月中,生活在金沙江两岸的人主要以“大杂居,小聚居”为主,他们之间种族和图腾崇拜也不相同。

相传,这里的部族曾经参与了牧野之战前夕举行的孟津观师,在观师典礼上将土特产茶叶献给了周武王。战国时期著名法家韩非所著的《韩非子》里提到的“金生丽水”,其中的丽水也疑似为后世的金沙江。

“荆南之地,丽水之中生金,人多窃采金。” ——《韩非子·内储说上》

战国后期,日渐强大的秦国由蚕食转向了鲸吞之势。公元前316年,秦惠文王采取了将军司马错经略巴蜀的战略规划,趁巴、蜀相攻之际出兵夺取天府之国。自此,丽江地区作为边荒之地纳入蒸蒸日上的秦国版图,并在今日宁蒗县一带拥有了这里历史上最早的基层行政单位。

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在瞄准百越之地的同时,并没有忘记对帝国大西南的进一步征服和开发。根据《史记·西南夷列传》中所描述,为加强郡县制对滇和夜郎等地的控制,秦始皇曾派遣秦将带领民夫隶臣开山修筑由巴蜀通向滇北滇东的山路,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五尺道”,不过后来秦始皇人亡政息、帝国土崩瓦解,这条文明交流之路并没有修到丽江。

用“艳遇之都”来概括这座历史文化名城

连通云南的五尺道

历史的车轮不会为谁而停留一刻,由秦末烽火狼烟到强悍崛起也不过须臾之间。由于中原战事疲敝,无暇顾及自成一隅的大西南,这里再次呈现了小国寡民称王不知凡几的“方国”局面。

到了汉武帝时期,张骞在第二次出使西域时,带回了发现“蜀身毒道”的消息,通过这一消息不但让大汉的使臣发现了身毒国(今印度一带),同时让汉武帝将目光聚焦到了西南,随后便是司马相如和唐蒙等人带着胡萝卜和大棒收复夜郎、滇等西南夷诸国,将其划规郡县。

元鼎六年(前111年),汉武帝派大军杀邛君、笮侯,正式设立越嶲郡,其地正是在今天的四川西昌、凉山和云南的丽江一带,直至汉末这里一直都属于帝国掌控之中。

根据晋朝常璩所著的《华阳国志》记载,著名的纳西族就是大概在东汉年间由西北迁移到丽江一带的。纳西人的祖先是信奉白狼的羌人,迁徙到丽江一带后主要分为纳西和摩梭两支,所谓纳西人和摩梭人都是来自于其自称。

令人称奇的是二者虽然同出一族相邻而居,但风俗可谓大相径庭:

生活在丽江的纳西人是标准的父系社会形态,而生活在泸沽湖沿岸的摩梭人至今却仍过着母系社会的婚娶生活,甚至相传走婚习俗还在持续,可谓是货真价实的母系社会活化石,为泸沽湖的美增添一股神秘色彩。和神秘的摩梭人不同,纳西人为人类贡献的则是象形文字、古典音乐和古典建筑等文化遗产。

用“艳遇之都”来概括这座历史文化名城

摩梭人聚居的泸沽湖

汉末群雄逐鹿,天下三分,丽江成为了蜀汉王朝云南郡的一部分,在南朝时期这里又被改为遂久县。这一段时间内,丽江算是处于一个沉寂期。不过,也许正应了“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消亡”这句话,丽江在这不久的将来后,可谓是“火了一把”。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3

标签:韩非子   纳西   秦国   金沙江   丽水   丽江   大西南   中原   母系   帝国   汉武帝   艳遇   美文   历史文化名城   时期   人类   地区   部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