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河南 (1949~1989年)


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河南 (1949~1989年)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28年不屈不挠的斗争,摧毁了国民党政权,推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使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的中原人民获得了解放,做了新社会的主人。这是个天翻地覆的变化。河南的历史,从此开始了一个走向社会主义的新时代。

新中国成立的头三年,河南建立了地方各级人民政权(河南省人民政府于1949年5月10日在开封成立,吴芝圃任主席),开展了土地改革,镇压了反革命,医治了战争创伤,恢复了受到严重破坏的国民经济,进一步完成了民主革命遗留下的任务。从1953年到1956年底,根据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要求,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并胜利地完成了第一个五年计划,为全省经济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由于这一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紧密结合,生产关系的变革为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扫清了道路,因此促进了社会主义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到1951 年底,全省工农业总产值已达53.1亿元(1949年为20.3亿元,1952年为38.88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为15.6忆元,比1952年增长93%。特别是“一五”期间,属于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的洛阳拖拉机厂、矿山机械厂、轴承厂、有色金属加工厂,郑州电厂、郑州一、三、四、五、六绵纺厂,焦作中马村煤矿、平顶山二矿和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等一批大型企业的建成,有力地改变了河南的落后面貌。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现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极大地鼓舞了河南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政治热情。在中共河南省委和省人民政府的领导下,从1958年起,全省人民开始转入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时期。1958年1月,中共河南省委召开常委会,提出“苦战三年,从根本上改变河南自然面貌”的口号,确定两年实现水利化,三年达到四无(即消灭苍蝇、蚊子老鼠、麻雀),五年超额实现“四、五、八”(即黄河以北地区粮食亩产400市斤,淮河以北亩产500市斤,淮河以南亩产800市斤),地方工业总产值五年超过农业,五年消灭文盲并普及初中和小学教育。接着,各地市召开县委书记会议,传达省委指示,检查批判右倾保守思想,制定全面大跃进的规划。19535 3月,毛泽东同志在中共中央成都会议上提出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河南人民受到极大鼓舞,社会主义建设热情空前高涨,各条战线的社会主义建设都取得了不少积极成果。但是,由于在“左”倾错误思思的指导下,急于求成,夸大主观意志的作用,高指标,瞎指挥搞浮夸风,竞放农业“高产卫星”,并相继掀起以大办水利和大钢铁为中心的“大跃进”运动和以改变农村所有制关系为中的人民公社化运动。加之这个时期政治运动频繁,反右派,反“潘、杨、王”,反右倾等等,使国民经济发展遭到严重挫折。1960年,河南农业遭到严重旱灾袭击,农业总产值大幅度下降,整个国民经济的比例严重失调,市场供应紧张,人口非正常死亡增加,震动全国的“信阳事件”就在这时发生。

1961年1月,中共中央召开了八届九中全会,决定对国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八字”方针实质是对“大跃进”方针的否定,是党领导经济建设指导方针的重大转变。河南人民为了克服暂时困难,在认真贯彻“八字”方针的过程中,表现出了高度的政治觉悟和组织纪律性。他们同心同德,含辛茹苦,发扬革命精神,在挫折中努力奋进,各条战线上涌现出不少先进模范人物,如被誉为“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的兰考县委书记焦裕禄,为修建林县红旗渠而殉职的水利技术员吴祖太,带领全村群众走共同富裕道路的新乡县刘庄营支部书记史来贺等。由于河南人民认真贯彻“八字”方针和系列政策,使国民经济逐渐得到恢复。到1965年,全省工业总产值达到40.74亿元,比1962年增长79.8%。农业总产值达到36.5亿元,比1962年增长50.9%。一批大型骨干企业,如郑州铝厂、郑州第二砂轮厂、郑州电缆厂、洛阳耐火材料厂,开封高压阀门厂、开封化肥厂、开封拖拉机电器厂、许昌通用机械厂、焦作矿山机械厂、新乡化纤厂、舞阳钢铁厂、安阳钢铁厂等建成投产,大大增强了河南工业生产能力。总之,经过几年的调整,国民经济已摆脱困境,出现了农、轻、重协调发展的势头。全省政治、经济、文化及各项事业,均处在一个蓬勃发展的形势之中。

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河南 (1949~1989年)

然而,就在这时,“文化大革命”开始了。由于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的破坏,全省人民卷入了一场空前严重的浩劫1966~1968年,“文化大革命”全面爆发:大字报,大串联,“横扫一切牛鬼蛇神”,“批判资产阶级反动学术权威”,“文革”浪潮由学校蔓延到工厂,由上层建筑各领域波及到经济部门乃至整个社会。特别是1967年上海“一月风暴”波及河南后“夺权风暴”愈演愈烈,“全面内战”、“文攻武卫”波及全省,各级党政机关和生产指挥系统瘫痪,大批工矿企业停工停产,国民经济陷入严重的困境。1969年4月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后,河南社会形势暂趋稳定,经济开始苏复。但1973 年和1974年,随着反对“右倾复辟”为内容的“刹妖风”和“批林批孔”运动的开展,使各级领导班子再度陷入瘫痪,社会局势重新出现混乱。1975年1月,邓小平主持中共中央和国务院的日常工作,他根据毛泽东提出的“安定团结”,“把国民经济搞上去”的指示,对各条战线开始进行全面整顿,河南各条战线的工作均有很大起色。但年底,全国又掀起“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使刚刚出现的转机又化为乌有。1976年10 月,中共中央领导全国人民一举粉碎了江青反革命集团,从而结束了长达十年之久的内战。

江青反革命集团被粉碎后,特别是1978年12月党的十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后,河南和全国一样,逐步实现了拨乱反正,继往开来的历史性转变。1978年10月,中共中央作出了解决河南问题的决定,调整了省委领导班子。在新的省委的领导下,全省开始从政治、思想、组织、经济等方面彻底揭发批判江青反革命集团的罪行,全面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同时真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平反冤假错案,抓紧各项政策的落。与此同时,省委组织全省人民广泛深入地开展关于真理标准的讨论,这一讨论与贯彻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相辅相成,从根本上冲破了长期以来“左”的束缚,重新确定了马克思主义路线,实现了伟大的历史转折。在此基础上,1979年春,中共河南省委召开常委扩大会议,传达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并就工作重点转移问题进行了讨论。会议提出,尽管河南省遗留问题比较多,但也必须下最大的决心,坚定地、不失时机地组织工作重点的转移。会后,省委认真贯彻“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的方针,集中力量,认真整顿、调整国民经济,深入进行经济体制的改革,全面执行“六五”计划,使河南的经济建设进入到一个全面发展的新时期。

河南省经济体制改革是首先从农村开始的。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的精神,结合河南省实际,省委决定在全省范围内实行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坚持基本生产资料公有制不变的前提下,生产队把农田耕作承包到户,产品分配采取只包上缴的办法,“保证国家的,留够集体的,剩余都是自己的”。实践证明,这一改革既兼顾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的利益,又能较好地体现多劳多得的分配原则,探索出了一条符合现阶段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新的经营模式,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大发展。

1978年全省农业总产值为98.83亿元,1983年达到203.92亿元,相当于1978年的2.06倍。1978年到1983年五年之间,农业每年递增15.6%,大大超过了前31年平均增长4.1%的速度。生产的发展,带来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据抽样调查,1978年全省农民人均收入118.65元,1983年增至357.96元,五年中增长2倍以上。随着改革的深入,农村经济开始向商品化,专业化,现代化方向发展。

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浪潮的推动下,1979年11月,省政府发出通知,决定在全省100个工业企业进行扩大企业自主权的试点,实行利润包干,盈亏包干,企业内部实行联产、联质、联利、联成本计奖、计酬等责任制形式,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促进了生产的发展。到1981年底,全省实行利润包干,盈亏包干责任制的企业达1940家,占全省预算内工业企业的88%。这一改革,增强了企业活力,促进了企业的发展,1986 年,全省工业总产值达到381.3亿元,相当于1978年的2.15倍。

在进行工农业生产体制改革的同时,省委、省政府还在中央的统一指导下,进行了价格和工资改革、财政和金融体制改革、流通体制改革、城市综合体制改革、市县领导体制改革、教育和科技体制改革等,并在经济建设中,注意加强横向经济联系,扩展对外开放。到目前为止,河南已和国内28个省、市的50多个地区建立了经济联系,和日本、东欧及西方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贸关系。

在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路线指引下,经过全省人民的艰苦努力,圆满地完成了第六个五年计划规定的各项任务,工业农业、交通、财政金融、内外贸易、科技教育等方面均开辟了新中国建立以来河南经济最有生气的新时期。

建国40年来河南的历史,是一部艰苦卓绝的社会主义创业史。其所以艰苦卓绝,一则是由于我省基础太差,起点太低二则由于没有经验。在此情况下,要把一个贫穷落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河南改造和建设成为一个富强先进的社会主义的新河南,这是前无古人的创新之举。40年来,河南人民为此贡献献了智慧,付出了劳动,既倍尝了失误的痛苦,也经受了成功的欢欣。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河南人民总结过去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正在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道路上努力奋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4

标签:河南   大跃进   文化大革命   中共中央   亩产   河南省   郑州   国民经济   美文   体制改革   省委   全省   方针   中共   社会主义建设   时期   社会主义革命   农业   经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