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庚迁殷的原因及意义!


盘庚迁殷的原因及意义!

商朝从建立到灭亡,长达500多年,因最后270多年定都于股(今河南安阳),故商朝又叫殷朝。有时也称为殷商或商殷。

据古书记载,自商汤定都亳(今河南商丘)后,商朝前期屡次迁都,仲丁由亳迁于数(今河南荥阳附近),河亶甲迁于相(今河南内黄东南),祖乙迁于邢(今河南温县东)、南庚迁于奄(今山东曲阜)。至盘庚时“乃五迁,无定处”。而频繁迁都的原因是:商朝统治阶级在太甲以后,历代的君主和奴隶主贵族生活都很腐化,他们迷信鬼神,又特别喜欢喝酒,是十足的寄生虫。自己不劳动,一切事情都驱使奴隶去做。在奴隶和奴隶主之间,阶级矛盾十分尖锐。奴隶们大批逃亡。而更主要的原因是,在王室贵族之间争夺王位的斗争越演越激烈。“自仲丁以来,废嫡而更立诸弟子,弟子或争相代立,比九世乱,于是诸候莫朝”。从这里可以看出,王室贵族之间为争夺王位,叔侄之间、兄弟之间常常展开你死我活的斗争,把国家搞得乱七八糟。而每次迁都是想借此消除纷乱,缓和矛盾。但在迁都时,大部分贵族和众多的奴隶都要随同迁去,结果是大家“荡析离居,罔有室极”,反而引起了更多的矛盾。总之,阶级矛盾和奴隶主的内部矛盾,削弱了商朝,荒废了生产,一些小国和少数民族不再受商朝的节制,加上水涝、干旱等自然灾害,使得商朝这个奴隶制国家简直维持不下去了。

正在这个时候,商朝的第18个国王阳甲死了,阳甲的弟弟盘庚继承了王位。盘庚是商代九个较有作为的君王之一。他善于观察形势,并及时制定出相应的对策。他感到从仲丁以来的九个商王,由于各种原因都城迁来迁去,造成了人民的极大痛苦。更看到日渐增长的混乱局面必须彻底扭转,人民必须安居下来,应当首先想出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来缓和这些冲突, 挽救商朝的衰亡。他想出来的办法是选择一个有利于于长远发展的地点,建立起一个有稳定基础的新都,开垦荒地,长期定居下来。

为了确定新都的地点,他和大臣们进行了反复的商议。由于这些奴隶主贵族在奄都均有了基础,他们不愿意再建新都,商议总是毫无结果。盘庚看到,不采取果断措施是无法扭转这种局面的,于是决定把都城迁到远离奄都的殷(今河南安阳市)。

盘庚认为把都城迁到殷有下列好处:第一,殷“左孟门(今河南辉县境太行山的隘道)。而右漳滏,前带河,后被山”既得地利,又居“天下之中”,足以控制全国。第二,殷地的土地比较肥沃,自然灾害比较少些、轻些,在这里建都有利于发展农业生产。第三,迁都以后,一切都得从头做起,奴隶主贵族不能过分享受,这样阶级矛盾就可以缓和一些。第四,迁都可以避开危险的反叛势力,都城比较安全,统治就可以稳定。

盘庚决定要迁都到殷的消息传出后,遭到许多人的反对,引起了社会上的一片混乱。反对的人主要是不愿迁都的奴隶主贵族,他们害怕到新的地方不能照旧享受。盘庚是个办事十分坚决的人,他绝不因为有人反对就改变主意。他把奴隶主贵族召集起来,对他们发表了两篇演说。第一篇演说是劝告,告诉大家搬殷的好处。他说:“我要遵照先王关心臣民的样子,关心你们,保佑你们,带着你们去寻求安乐的地方,你们如果不与我同心,先王的在天之灵便要责罚你们,降下不祥来了。”第二篇演说是威胁,用强硬的口气,警告大家一定要老老实实地服从迁都的命令,否则就要实行严厉的制裁。

盘庚用了软硬兼施的手段,带着商国的臣民,经过几十天的长途跋涉,渡过黄河,来至洹水(今河南安阳境内的一条河流)两岸,把都城迁到了股。人们用辛勤的劳动筑起了新的宫室宗庙,蘆起了半地謇式的窝棚,修建了制造陶器、冶铸青铜和制作骨器的各种作坊。长途的跋涉,繁重的劳动,艰苦的生活,使一些人滋长了埋怨情绪,一些本来就反对迁都的贵族大臣看到有机可乘,便纷纷散布各种谣言,到处拨弄是非,进一步挑动人们的不满,煽动大家要求搬回老家去。眼看又要发生一场新的骚动。盘庚察觉到这种动向,立刻把人们召集到他的新建宫廷之内,又发表了一篇演说,用强硬的语气制止了奴隶主贵族的反对,为了防止新的风波,他加强了殷都的防卫,“行汤之政”过了几年,局面才安定下来。奴隶们在这里被迫没日没夜地劳动,把殷城建设成一个十分繁荣的都市。从此,商朝的都城就固定在股,政治上比较稳定,社会经济和文化也就有了更大的发展。

那时候,铜的冶炼技术大大提高,青铜器的制作规模、种类也更加扩大了。在殷城附近的青铜器作坊里,有上千个奴隶在劳动,他们用铜、锡、铅三种金属作原料,冶炼铸造了成千上万件斧、钺、戈、矛、刀、金、旌等武器;鼎、爵、觚、壶、盘、盂等饮食器皿;斧、锛、凿、钻、铲等工具。许多青铜器造型十分优美,花纹图案十分精巧,达到了高超的艺术水平,形成了后来著称于世的青铜器文化。从殷墟出土的著名的司母戊大方鼎,现保存在中国历史博物馆里,它高133厘米,长110厘米,宽78厘米,重875公斤,是世界上到目前为止发掘到的最大的青铜器。从商代的青铜器也可以看出,我国灿烂的古代文化,是以奴隶为主体的劳动群众创造出来的。

在股墟,还发掘到大批龟甲和牛胛骨,上面刻着许多文字,这种文字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最古老的文字,叫作甲骨文,共有3000个单字,大多数已被考古学家认出来了。原来殷朝的王室贵族很迷信,做什么事情都要先用龟甲和牛骨进行占卜。刻在龟甲和牛骨上的,大都是占卜的原因和结果,以及后来是否应验等等的话,这就为我们研究商朝的历史提供了可靠的资料。

盘庚迁殷,又一度复兴了商朝,使得商朝这个奴隶制国家,在我国文化发展史上放出了灿烂夺目的光彩,成了当时世界上的文明大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3

标签:都城   安阳   原因   龟甲   奴隶主   商朝   先王   奴隶制   青铜器   王位   王室   河南   美文   奴隶   贵族   矛盾   意义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