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县留固镇村庄名称的来历 ——白马墙村的来历

白马墙村曾用名白马墙大队,位于留固镇政府驻地东北1.5千米处,耕地面积2387亩,总人口2115人,民族以汉族为主。商周时期称为曹邑或漕邑,秦朝设白马县,曾是白马县、白马郡治所驻地。

滑县留固镇村庄名称的来历 ——白马墙村的来历

【地名含义及来历】白马墙历史悠久,俗称白马乡,其前身是历史闻名的古“白马城”。《滑城补》载:“《永乐大典》云:在县东北二十四里,乃沙土高阜。开山图云:有白马群行山上,悲鸣则河决,驰走则山崩。故津与县皆以此名。”马端林《舆地考》云:白马县有白马山。旧志:城东二十四里有村曰白马墙,盖因以名也。(故白马津、白马县、白马驿等名均来自白马山。)滑县《重修滑县志》卷二·舆地·沿革考·白马考载:“大凡名邑名国,非以山名则以水名。如汉之东郡白马县,盖以秦之白马津而名也。秦之白马津,盖以古之白马水、白马山而名也。《山海经·北山经》云:白马之山,其阳多石玉,其阴多铁多赤铜。白马之水出焉。而东北流注于虖沱……《开山图》之所谓白马山也……今县东三十里有村曰白马墙,俗称白马乡,尚沿旧名,或云即白马城之废址。……《述征记》曰:……白马城在白马津东南……旧志云:白马县在县南二十里,春秋时,本卫之漕邑。《西征记》云:今白马城,古卫之漕邑,戴公东渡河处此。《路史·国名纪》:漕本曰曹,戴公居之,宋桓公立之,庐于曹。《泉水》、《载驰》皆言卫地。今滑之白马,卫之下邑。……《括地志》曰:白马城在卫南县西南三十四里。《一统志》云:在滑县东二十里。……旧志云在县南二十里,方向微异。或‘东’误为‘南’,或是落一‘东’字,亦未可知。相传今县治西北十里有白马古城,……又东径滑台城。秦汉时亦名白马城也……”。

滑县留固镇村庄名称的来历 ——白马墙村的来历

上图为白马城遗址文物保护碑

据史料记载:古“白马城”在周代以前称曹邑或漕邑,简称曹。在商代卜辞中就有“在曹贞,王步于淲水而亡災。”,这里的“曹”即指白马城。曹的来历源于曹姓受姓始祖宴安(曹安)部落及其族人的食邑,据《曹姓史话》、《朱姓史话》、《中国姓氏群体遗传和人口分布》等资料记载,宴安(曹安)是曹姓受姓始祖,夏朝时有陕西周至县迁至河南灵宝县,又从灵宝迁至滑县白马城,因白马城是曹安部落后人及曹姓族人的食邑,故称曹邑,简称曹。春秋时期,卫国战败东渡黄河到曹邑建都两年,后成为卫之“漕邑”。秦朝置“白马县”,隶属东郡。而在东汉至魏、晋、南北朝时白马县归山东兖州管辖。在金、元朝代隶属山东大名府。明洪武初,省白马入滑州,从此结束白马建制。

滑县留固镇村庄名称的来历 ——白马墙村的来历

上图为:2019年白马移民广西南宁市友爱村村组干部及村民代表莅临白马墙寻根问祖照片

据史料记载:因五代后梁太祖朱全忠(朱温)的父亲名朱城,为避讳父名“城”字而将“白马城”改为“白马墙”。

【地理特征】据史料记载:宋朝黄佑年间,因黄河泛滥,白马一带连年遭遇洪水侵袭,千年土城因年久失修,被洪水冲垮淹没,“白马古城”被洪水夷为平地,残垣断壁被淹没在黄土之下,从此再也不见天日。2009年安阳市文物考古队来白马故城遗址处勘探,已基本确定其古城墙的方位,被县政府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滑县留固镇村庄名称的来历 ——白马墙村的来历

白马墙村现有12姓氏,除井、班、邢姓为原来老户外,其余均为明、清时期从外地迁入。据传古代这里有前后三村之说,即南有邢村,北有李村,中间为白马村,在后来的诸多年中,由于外地迁入人员的增多,三个自然村逐渐连成一体,后来就统称为“白马墙”村。

由于历史的原因,该村地势南高,中高、其它地势较低。村里、街道弯弯曲曲,参差不齐,很有古代风格。全村约有五分之二的农户房屋建在古城遗址之内。几百年来,村民在农田基本建设中和挖地取土时出土了很多珍贵的历史文物,有陶器、铜器、瓷器等,古代人们挖建的水井(人们称花园井)还得留很多处(眼)。

从建国到一九八三年,白马墙村称白马墙大队,随着一九八三年留固公社撤社改乡、建镇,白马墙大队随之改为白马墙村民委员会至今。

【自然特点、人文风貌】白马墙村四季分明,物产丰富,人杰地灵,英雄辈出。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村里的民兵组织(时称模范班)在对敌斗争中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他们保家卫国、英勇杀敌的英雄事迹,当时在中原大地广为流传,将被历史载为史册。

解放后,村里很多仁人志士都相继走上了工作岗位,他们参军、入党、支援国家建设。当中很多人因表现优秀都走上了领导岗位。特别是国家从一九七七年恢复考试制度以来,全村为国家培养了一百二十多名大学生(博士生、硕士生),他们都在各自的岗位为国家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经济、文化、交通状况】白马墙村以种植小麦、玉米为主,还适当兼种一些经济作物。如大葱、蔬菜等,畜牧养殖也很活跃,如养猪、养牛、养羊等,少数农户磨粉、磨豆腐。农闲时广大青壮年外出打工增加收入,很多农户都盖了楼房,买了汽车,生活非常富足。

村里修建了体育场地,购置了健身器材,农闲时还组织成立了秧歌队、戏曲班,逢年过节为村民义务演出,文化生活十分活跃。

近几年,村里街道都进行了整治、硬化,(但由于有些道路因质量问题急待维修),广大村民基本告别了出行不踩泥的历史,村民们出远门也很便利,西临106国道(600米),南距县内快速通道2千米,东距大广高速约三公里,村民们出行十分方便。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4

标签:滑县   固镇   灵宝   白马   食邑   农闲   黄河   史料   农户   遗址   洪水   来历   美文   村里   村庄   大队   村民   古城   名称   国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