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史以来唯一的特等县,是东方爱情之城,也是宋明文化重地

所谓如皋,如,即是往趋。皋,是谓水滨高地。若<<楚辞>>说,朝驰余马兮江皋,夕济兮西澨。如皋,则往居高处也。

中国的大陆,作为欧亚板块的东南缘。在极远古时,剧烈向西挤压,青藏隆耸而东方的尾部向内沉落。继而长江下泻,以其上游窄急而下游宽缓的流势。裹挟泥沙,在江口不断成陆,6000年前,原在喜马拉雅山运动时没入海底的江南古陆一部分,重新露出水面,并被江水向北分割,此即是如皋。

照传统说法,如皋最初的居民,乃是先商时迁徒而来的古徐国淮夷部族。但据后来的考古成果(海安青墩新石器遗址)发现,如皋原始居民的存在还要更早。至商,此地淮夷部落的文明大大地进步,筑城以为方国,名之谓:"发"。此则如皋城市之始。

东周釐王三年(公元前678年),周军灭贾国,但怀仁而不诛灭。以其大夫贾南屏仍为周大夫。贾不受,东避至发,娶当地美人雷氏。然贾貌寝而短黑,雷氏恶,三年不苟言笑。但贾大夫不移其爱。日载其优游,至秀水边高地( 左传 : 御以如皋 ),见雉,引弦而中。雷美人始笑而言,有人说雷氏终服于其才美,但未尝不是感动于他丈夫的专一。

自此,射雉之处得名如皋港,港侧谓如皋村。此如皋名称之始。如皋城市的繁荣,始于两汉的盐业。上古以溯,小国寡民,地区间经济交流非常有限,阶级和国家概念全然模糊。迨秦政以降,国防、行政和皇室特权的需要日益膨胀,正常税收颇不能敷,于是汉武帝断然实施民众必须品的专卖政策。所谓盐铁官营,是官企垄断的鼻祖。

汉高祖封刘濞于邗江(今扬州),刘濞有异志,大任私人,铸兵採矿,除发行自己的货币以外,还煮盐于如皋海滨。为求舟输之便,自扬州茱萸湾凿運河经海陵仓(泰州)至如皋磻溪盐场。一时海滨灶户云积,舟车弥满。

至唐时,如皋的盐业已经非常发达。由此带动其他行业的飞速发展。当时随遣唐使登岸的日本和尚圆仁记载说:“官船运盐,或三四船,或四五船,双结续编,不绝数十里,相随而行,乍见难记,甚为大奇,两岸则杨柳相连,店家相连,富贵家相连。”

至明代,中国和西洋的贸易日益扩大,丝绸业为明带来了大量的白银淨流入。此时,江南的桑丝已然不足以敷,于是两浙大行改稻为桑。在气候条件相同的扬泰地区,大力推行种桑缫丝。至天启后期,如皋的桑田已经遍布村野,自此,盐桑鱼稻的产业形态渐行稳定,直至现代。

有史以来唯一的特等县,是东方爱情之城,也是宋明文化重地

江南水乡几乎处处繁荣

如皋以地形的便利,本很少受北方虏马的光顾,南宋绍兴时,金人尝袭取如皋,但幸运的是,当时的通泰镇抚使乃是名将岳飞。于是旋即光复。

直至明中叶倭寇的出现,如皋才倒了大霉。

倭患本源于中日民间贸易的纠纷,以因为朝吏治的极度腐败,官吏为求中饱,往往与奸商勾结,于正常的商业往来中横生枝节,执法则不能秉法持中,且予取予夺,蛮横无理而寡有诚信,终于激起了倭人的索债乃至掳掠。

而明军又孱弱不能战,于是倭人尝到甜头,以为黔驴不过如此,遂转而为寇,大结因海禁政策而以走私为生的汉人海商,纵横海陆,一时几无人能制。

于是如皋滨海沿江的优势,立刻反受其累。自嘉靖三十三年至三十八年,倭数次攻掠通泰,三至如皋,攻城不下,转而在城郊烧杀。民众深受其害,这算是如皋历史上少有的兵祸。明清之际,仓廪既丰,如皋人大务科举,入闱殿试者近百,由此形成了尊师重道的传统,至近代,更是人才辈出,所谓全国教育看南通,南通教育看如皋,绝非虚言。

如皋的经济体量,在唐时尚属中等,至元,则被列为上等县。1950年甚至一度有特等县的大名。现代如皋的经济,以造船、机械、服装、建筑、食品产业为龙头,诸产业集群并驾齐驱,至2017年,地区生产总量已超越江南半数县市,高居全国第26位。如皋的人口,上古即以移民为主,本来极为有限,但由于其孤处江海之角的特殊位置,一方面不位于南北交通的主要干线上。得以免除兵祸。另一方面,其沿江地区不断成陆,形成了大片新的耕地,带来了移民。

如滨江的江安镇一带,从北至南,抵江堤十数里间,依次有从一号、二号村(岸)直到十号村的地名。这是长江旧堤随着成陆,不断南移的遗迹。与其并行,则又有从头圩至八圩九圩的排列。所以如皋的南部沿江地区,又被称为圩田地区,即所谓沧海桑田之所造化而成者。

因此,历代因战祸而来的南北移民,大量迁入。近古规模较大者,除张吴覆亡后,整体迁来的一万余苏州居民外,咸丰洪杨之乱中,再有大量江南人口迁入。

而中古时代的两个移民高峰,则出现在西晋永嘉末和唐天宝末。至北宋时,如皋人口已经达到数十万,同时儒学开始兴盛。以胡瑗为代表的大儒辈出,直至明中叶泰州学派的出现。这成为如皋历史上文化光辉的顶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3

标签:至元   如皋   泰州   南通   扬州   重地   盐业   长江   江南   沿江   高地   有史以来   美文   大夫   移民   人口   居民   地区   爱情   文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