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斤蒙古卫 明朝设置在嘉峪关外的关西七卫之一


赤斤蒙古卫 明朝设置在嘉峪关外的关西七卫之一

河西走廊是著名的丝绸之路的重要地段,自汉武帝以来,这块狭长辽远的地域就和北部的龙首山、合黎山、马鬃山,南部的祁连山以及西部的广大地区揽入了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怀抱。到了明朝初年,征虏大将军冯胜征西凯旋,在嘉峪关设立关城,以此来保卫胜利果实和更好地抗衡来自西北少数民族的威胁。

赤斤蒙古卫 明朝设置在嘉峪关外的关西七卫之一

在大多数人的概念中,明王朝闭关锁国,只知道防御。其实不然,明帝国为了加强边防的防卫,还是下了很多功夫的。早在明朝初年的朱洪武时期,明帝国就在长城沿线和军事 要塞设置了一系列军事防御体系,并且大张旗鼓地重新修筑长城,这次重修长城,声势浩大,前所未有。战国时期各国修筑的长城,例如赵长城、齐长城、燕长城,再到秦始皇修筑的秦长城,乃至后来的汉长城,这些长城在明长城面前都是小儿科,充其量只是修筑院墙、设置篱笆罢了,和明长城比较土得掉渣渣,小得不起眼。

赤斤蒙古卫 明朝设置在嘉峪关外的关西七卫之一

明长城在中国历代有关长城修筑中创下了诸多记录,不论是长度,还是高度;不管是坚固,还是美观,历朝历代的长城跟它都没法比。我们今天看到的那些气势雄浑,美观大方的砖包城墙都是明代的杰作。长城防御体系是明朝为防御北方游牧少数民族而修筑的军事工事,它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全长一万三千多里。你千万不要说明长城只有这个一万三千里的长度,事实上明长城除了这一万三千里的外长城,还有众多的内长城,内外相连,相互配合起到很好的防御作用。

赤斤蒙古卫 明朝设置在嘉峪关外的关西七卫之一

内外长城又有很多卫所(军事要塞),都司卫所是明代防御系统军事建制的一种,以都司为地方最高军事领导机构,所属卫所隶属中央五军都督府,直接听命于兵部。明初在外长城一线设立了九个防守区,俗称“九边”,委派总兵官统辖。分别为:辽东镇、蓟镇、宣府镇、大同镇、山西镇、延绥镇、宁夏镇、固原镇、甘 肃镇。洪武十七年(1384年 ),在全国设16个都司,5个行都司。例如辽东都司分 (东西南北中)5路,下辖25个卫,每卫辖 5个所,共127个所。镇、路、卫、所层次分明,筑城防御,一卫有军队五千六百人,其下依序有千户所、百户所、总旗及小旗等单位,各卫所都隶属于五军都督府,亦隶属于兵部,有事调发从征,无事则还归卫所。

赤斤蒙古卫 明朝设置在嘉峪关外的关西七卫之一

嘉靖三十年(1551年)在京西再次增设昌镇、真保镇,构成“九边十一镇”之布局。明帝国为了加强防御,不仅在关内设置卫所,还在关外设置卫所,例如在东北山海关以东,设置了锦州、宁远等卫所,嘉峪关以西也先后设立了安定、阿端、曲先、罕东、沙州、赤金蒙古、哈密等七个卫所,史称“关西七卫”。玉门历来为河西走廊要冲,素有“塞垣咽喉,表里藩维”之称。如此凝练而又雅致的称呼,道出了玉门边塞之地的特征以及边防要地的特殊地位。随着西汉对匈奴战争的胜利和丝绸之路的开拓,汉武帝设河西四郡,玉门属酒泉郡,一直到清代的两千多年间,玉门由于所处地理位置的特殊,历来是中原通往西域的重镇,许多古时的烽燧、古堡、驿站、驿道遍布境内。

赤斤蒙古卫 明朝设置在嘉峪关外的关西七卫之一

“赤斤蒙古卫”又名“赤金卫”,是明代在嘉峪关以西建立的 “关西七卫”之一,治所在今玉门市赤金镇。管理范围约为今玉门市全境、瓜州县东部和肃北东部、肃南西部的广大地区。明成祖永乐二年(1404年)九月,蒙古族部落首领塔力尼自称为丞相 苦术之子,率领所部男妇500余人归附明朝。朝廷将其安置在嘉峪关外,并下令设立赤斤蒙古所,以塔力尼为千户,并赐以诰印、彩币和袭衣。永乐八年(1410年),哈剌马牙在肃州反叛明朝,约塔力尼给以援助。塔力尼拒而不应,反率部下擒获了6名反叛者献给朝廷。明成宗朱棣听说后大喜,下诏将赤斤蒙古千户所升为赤斤蒙古卫,并擢升塔力尼为指挥佥事,其部下3人也被授予官职。永乐九年(1411年),塔力尼曾遣使向朝廷贡马。十年,又帮助朝廷擒获了叛贼,从而晋升为指挥同知。

赤斤蒙古卫 明朝设置在嘉峪关外的关西七卫之一

据《蒙古族通史》载:塔力尼的父亲苦术,是罕东左卫奄章的弟弟。奄章和苦术的祖父名叫格哥巴什,是吐蕃的一名佛僧。奄章、苦术兄弟谋杀了元朝宗室的耳交王,在拥有耳交王的部众后,便开始冒称为蒙古丞相的后裔。《明史》载:“苦 术娶西番女,生塔力尼;又娶蒙古女,生都指挥琐合者、革古者二人。各分所部为三,凡西番人居左帐,属塔力尼,蒙古人居右帐,属琐合者,而自领中帐。”塔力尼执掌卫事期间,与明朝廷保持了较好的关系。他去世后,儿子且旺失加执掌卫事,向明朝修贡如制,晋升为指挥使。明宣德二年(1427年),又晋升为都指挥同知,他的僚属也大多得到晋升。明正统八年(1443年),瓦剌首领也先派遣使者到赤斤蒙古卫与沙州卫送马和酒,企图联姻,但未获且旺失加同意。明正统九年(1444年),且旺失加因年老无法治理卫事,明朝廷诏授他的儿子阿速为都督佥事,代其管理卫事。在明朝廷的支持下,阿速的势力很快强盛起来,明代宗景泰二年(1451年),也先再次遣使持书向赤斤蒙古卫求婚。

赤斤蒙古卫 明朝设置在嘉峪关外的关西七卫之一

也先三番五次地求婚,真正的意图是通过 结亲,招降、兼并明朝的边疆卫,从而撤掉明朝的屏障。明英宗下令阿速:“悉力捍御,有警驰报,发兵应援。”明景泰五年(1454年),也先派遣 使者给阿速送来了瓦剌的印授,胁迫阿速臣服。阿速不从,报告给明朝守 边的大臣。恰好瓦剌发生内讧,也先被杀,使这场兼并和反兼并的斗争得以平息。明英宗天顺元年(1457年),阿速护送都指挥马云安全出使西域,被晋升为左都督。明宪宗成化二年(1466年)阿速去世,他的儿子瓦撒塔 儿袭职。瓦撒塔儿于成化七年(1471年)去世后,其子赏卜塔儿嗣为左都督。后来,赏卜塔儿称自己年幼,和部下一起推举指挥佥事加定掌管卫事,朝廷升加定为都指挥佥事,让其暂掌印务。

赤斤蒙古卫 明朝设置在嘉峪关外的关西七卫之一

明成化十八年(1482年),退居在苦峪城的哈密都督罕慎,在赤斤卫的援助下,从吐鲁番手中收复哈密城,朝廷对赤斤卫首领给予了嘉奖。明成化十九年(1483年),野乜克力部入侵赤斤卫,大肆杀掠,使赤斤卫残破不堪。朝廷拨给粮食给予救济,并下令缮修其城,使流离失所的民众能够复业,但赤斤卫已经元气大伤,无法振兴。又过了30年,吐鲁番再次占据哈密,并派兵大掠赤斤,连明朝发给赤斤卫的印绶也被夺走。直到彭泽经略甘肃时,吐鲁番才将印绶送回。后来,蒙古野乜克力部又攻打肃州,赤斤首当其冲,遭到蹂躏。在无法自卫的情况下,只得迁徙到肃州南山。明世宗嘉靖七年 (1528年),总督王琼奉命安抚诸郡,经过核查,赤斤卫的部众仅剩1000多人。朝廷授予赏卜塔儿的儿子锁南束为都督,统领其部众。明代的卫所兵制,吸取中国历史屯田经验,是一种寓兵于农,守屯结合的建军制度。

赤斤蒙古卫 明朝设置在嘉峪关外的关西七卫之一

朱元璋说:“养兵百万,不费百姓一粒米。”明代的卫所制度并不是单纯的一种军事制度,大部分卫所还是一个地理单位,即它们还管辖着类似于布政司、府、州、县管辖的地区,也就是说,明朝对帝国疆土实行两套管理系统,行政系统为六部——布政使司(直隶府、州)—— 府(直隶布政司的州)——县(府属县);军事系统五军都督府——都指挥使司(行都指挥使司、直隶都府的卫)——卫(直隶都司的守御千户所)——千户所。特别是在从东北、华北,到西北、西南的广大边疆地区,如整个东 北、内蒙古、甘肃、宁夏、新疆、青海、西藏、川西等是没有行政机构的,这些地区设立了大量的军事卫所机构,来实施对边疆地区的军政统治。这些卫所除一部分是由当地的少数民族担任防守职责外,大部分官军均由内地调入。

赤斤蒙古卫 明朝设置在嘉峪关外的关西七卫之一

到了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赤金蒙古卫西迁至玉门镇,与靖逆卫合并成清代的玉门县。晚清时期,阿古柏侵占新疆,朝廷派左宗棠收复失地。湘军曾经河西走廊入疆,玉门镇是一个重要的补给站,20世纪50年代,玉门老君庙油矿曾经辉煌一时,为了密切配合,发展经济,玉门县政府由玉 门镇迁往今天的玉门市老市区,名列甘肃地级市,经济相当发达,人口十几万。但到了21世纪初,因油田枯竭,市政府又搬迁到曾经置县的玉门镇,玉门市老市区成为一座被废弃的城市。

赤斤蒙古卫 明朝设置在嘉峪关外的关西七卫之一

赤斤蒙古卫 明朝设置在嘉峪关外的关西七卫之一

兴衰更替,历史轮回,曾经的赤金卫作为玉门的行政军事中心长达1900年,成为不可忘却的永久记忆。2002 年,考古学家在毕家滩发现的《晋律》,《晋律》不仅有正文,还有注释。2003年在官庄魏晋古墓发现的一幅纸质绘画,是迄今为止我国出土最早的纸质绘画。20 世纪以来,考古人员先后在敦煌、吐鲁番等地发掘出土过同时期的纸质文书,但其中并没有发现过专门的绘画作品。

赤斤蒙古卫 明朝设置在嘉峪关外的关西七卫之一

赤斤蒙古卫 明朝设置在嘉峪关外的关西七卫之一

当年丝绸古驿道上的烽燧 主要作用除了烟火报警、传递信息、防备敌军、巩固防务、保卫屯田、检查 商旅之外,还承担着为丝绸之路上往来的使者、商队补充给养,也有驿站的功用。它们主要分布在途经玉门的312国道沿线上,古人和今人在传递信息,商贸交易的路线上再一次重合,这难道仅仅是一种巧合吗?清代《玉门志》记载,这些驿站在玉门境内主要有 12 处:红山墩、惠回堡、七里墩、火烧沟墩、八楞墩、赤金峡墩、高见滩墩、三十里井子大墩、沙岗墩、头道沟墩、二道沟墩等。在今天绝大多数古驿站踪迹全无的情形下,赤金堡为我们提供了丝绸之路驿站的重要线索。

赤斤蒙古卫 明朝设置在嘉峪关外的关西七卫之一

赤斤蒙古卫 明朝设置在嘉峪关外的关西七卫之一

从古至今,玉门的战略地位相当重要,历代中原王朝在此地不断筑城、设障、置军、建卫,数百万的汉军官军及其家属迁徙并定居边疆。与此同时,失去统治地位的蒙古族贵族官军或由于战败,或为逃避长期战火的侵袭,或由于蒙古草原生活环境的恶化,或主动、或被动地被明政府安置于全国各地卫所内。

赤斤蒙古卫 明朝设置在嘉峪关外的关西七卫之一

赤斤蒙古卫 明朝设置在嘉峪关外的关西七卫之一

他们随遇而安,落地生根,构成了明代民族融合的一大显著特点。汉民族在与西域、北方少数民族的交融交锋中,促进了民族地区的开发和融合,也增强了我国各民族的凝聚力。形成了中原文化与西域文化、汉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草原文化与农耕文化交相辉映的局面。

(王彦峰 杨秀川)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3

标签:嘉峪关   明朝   蒙古   玉门市   玉门   蒙古族   吐鲁番   哈密   西域   赤金   都督   长城   朝廷   明代   美文   军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