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出阳关 孤城遥望 寻觅汉唐的传奇往事


西出阳关 孤城遥望 寻觅汉唐的传奇往事

初识阳关,是唐代诗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的这首杰作,可谓千古绝句,经配曲吟唱,后来广为流传。

西出阳关 孤城遥望 寻觅汉唐的传奇往事

古阳关是汉王朝防御西北游 牧民族入侵而设置的重要关隘,是中原通往西域及中亚等地的重要门户,也是丝绸之路敦煌段的主要驿站,自古就是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阳关,一座被流沙掩埋的古城,一座被文人墨客吟唱的雄关险隘。古阳关向北至玉门关一线有70公里的长城相连,每隔数十里即有烽燧墩台,阳关附近亦有十几座烽燧。尤以古董滩北侧墩墩山顶上的“阳关耳目”地势最高,烽燧最大,保存也比较完整。阳关和玉门关,一个在南,一个在北。两者都是“丝绸之路”的重要关隘,古代凡出敦煌西行必须走两关中其一。

西出阳关 孤城遥望 寻觅汉唐的传奇往事

阳关遗址

商队从长安出发,跨过黄河天险,翻越乌鞘岭,进入河西走廊,到达敦煌后进行补给,然后西出阳关,穿过沙漠,到达鄯善,再到于阗,接着经过葱岭(今帕米尔高原和喀喇昆仑山)到达安息(今伊朗高原和两河流域)后,再到塞琉西亚,最远到达土耳其南部和埃及地区。

西出阳关 孤城遥望 寻觅汉唐的传奇往事

在今天巴黎收藏的敦煌石室写本《沙州地志》载:“阳关,东西二十步,南北二十七步。右在(寿昌)县西十里,今见毁坏,基址见存。西通石城、于阗等南路。”可见唐时阳关已毁,仅存基址。古寿昌城在今敦煌市南湖乡附近,阳关在寿昌故城西10里处。据《元和郡县志》载:“阳关,在县(寿昌县)西六里。以居玉门关之南,故曰阳关。阳关本汉置也,渭之南道,西趣鄯善、莎车。后魏尝于此置阳关县,周废。”

西出阳关 孤城遥望 寻觅汉唐的传奇往事

1943 年,考古学家向达先生在这里考察时写道:“今南湖西北隅有地名古董滩,流沙壅塞,而版筑遗迹以及陶片遍地皆是,且时得古器物如玉器、陶片、古钱之属,其时代自汉以迄唐宋皆具,古董滩遗迹迤逦而北以迄于南湖北面龙首山俗名红山口下,南北可三四里,东西流沙湮没,广阔不甚可考。”1972年,酒泉地区文物普查队于古董道西14道沙渠后发现大量版筑墙基遗址,经试掘、测量,房屋排列整齐清晰,面积有上万平方米,附近有连续宽厚的城堡垣基,确定阳关故址在今敦煌西南75公里的南湖乡古董滩流沙地带。

西出阳关 孤城遥望 寻觅汉唐的传奇往事

美丽传说

《西关遗址考》谓之的“古董滩”就是汉代阳关城置所之地。相传唐天子为了和西域于阗国保持友好和睦关系,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于阗国王。皇帝下嫁公主,自然带了好多嫁妆,金银珠宝,应有尽有。送亲队伍带着嫁妆,经过长途跋涉,来到了阳关,便在此地歇息休整,做好出关准备。不料夜里狂风大作,黄沙四起,天昏地暗,这风一直刮了七天七夜。待风停沙住之后,城镇、村庄、田园、送亲的队伍和嫁妆全部埋在沙丘之下,从此,这里便荒芜了。天长日久,大风刮起,流沙移动,沙丘下的东西露出地面被人们拾拣。这个传说是野史还是正史,不得而知。

西出阳关 孤城遥望 寻觅汉唐的传奇往事

古董滩因地面曾暴露大量汉代文物,如铜箭头、古币、石磨、陶盅等而得名。在古董滩随手捡到古代钱币、兵器、装饰品、陶片等并不稀奇,所以当地人有“进了古董滩,空手不回还”之说。古阳关始建于汉武帝列“四郡”(武威、张掖、酒泉、敦煌)、据“两关”(阳关、玉门关)之后,于汉元封四年(前107年)曾设都尉管理军务,从汉至唐,一直是丝路南道上的必经关隘。

西出阳关 孤城遥望 寻觅汉唐的传奇往事

诗画阳关

当时阳关一带水源充足,渥洼池和西土沟是最大的水源之地。汉唐时期,阳关军士即借以此水而生息。自西汉以来,历代王朝都把这里作为军事重地派兵把守,将士们在这里守卫;商贾、僧侣、使臣、游客从这里验证出关;文人骚客面对阳关抒发感叹;高僧大德西天取经回国东入阳关而返长安。

西出阳关 孤城遥望 寻觅汉唐的传奇往事

西汉时为阳关都尉治所;魏晋时在此设置阳关县;唐代设寿昌县。宋元以后随着丝绸之路的衰落,阳关也因此被逐渐废弃。再后来西土沟天降暴雨时有山洪暴发。洪峰过后,沟岸纷纷塌落,河床逐渐加宽,大量泥沙顺流而下,遂在下游沉积,沙土在西北风的吹扬搬运下,形成条条沙垄,阳关古城逐渐被水毁沙埋。隋唐之后逐渐废弃,慢慢荒芜,只剩下被称为“阳关耳目”的墩墩山烽燧矗立于大漠戈壁之上。墩墩台处在阳关的制高点,烽火台高耸的墩墩山上,依靠这座墩墩山,远近百里尽收眼底。漫步碑文长廊,既可欣赏当代名人的诗词书法,又可凭吊古阳关遗址,还可以远眺绿洲、沙漠、雪峰的自然 风光,阳关附近有南湖和葡萄长廊。

西出阳关 孤城遥望 寻觅汉唐的传奇往事

旧《敦煌县志》把玉门关与阳关合称 “两关遗迹”列敦煌八景之一。敦煌市政府曾于三次公布阳关遗址保护范围。阳关遗址存在古关遗迹、古城遗迹、古道遗迹、古长城遗迹、古墓葬遗迹、古水源遗迹等 6 大遗迹,东以阳关镇大沟农业绿洲西边缘为界,西至西土沟以西2千米—2.5 千米垄状沙丘密集带边缘;南抵元山子烽燧以南100米,北达阳关烽燧以北900米处农业绿洲边缘、中窝铺、西土沟引水渠一线为界。

西出阳关 孤城遥望 寻觅汉唐的传奇往事

2003年,阳关博物馆落成。周围环境特有的地形地貌,构成的古道雄关边塞诗的文化意象,阳关已经成为文化人的心灵驿站。走丝绸之路必经河西走廊,到河西走廊必去敦煌一游,游览敦煌没到阳关等于没去敦煌。由此,阳关这一古老关隘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西出阳关 孤城遥望 寻觅汉唐的传奇往事

自古以来,阳关在人们心中,总是凄凉悲惋,寂寞荒凉的。宋赵彦端《点绛唇·途中逢管倅》:“憔悴天涯,故人相遇情如故。别离何遽,忍唱阳关句!”《风宣玄品》歌云:“阳关三叠唱无休,一句离歌一度愁。南去北来无了期,离思嬴得恨悠悠。”《瓜沙道中》诗曰:“阳关古道接大荒,官杨零落不成行。阴沉日色连云白,暗淡风沙人寒黄。鸿觅稻梁衔矢石,人拼骨肉战冰霜。唐蕃汉垒今何在,秦月依依照古疆。”回味诗句,立空旷中,仍能体味到那萧萧的悲凉。

西出阳关 孤城遥望 寻觅汉唐的传奇往事

阳关抒怀

如今只有墩墩山的烽燧守候一片静寂。回溯两千年,这里何尝寂寞呢?雄壮的阳关充满感叹,英雄豪杰常常途经此地,进进出出,轰轰烈烈,留下了一个个悲壮的传说。多少历史故事在这里演绎,胡汉和亲,唐僧取经,秦月汉关,胡笳羌笛。车辚辚,马萧萧,使者,商人,冠盖相望,不绝于道。金戈铁马,汉军挥师西向。我不停地 提醒自己:这就是张骞出使西域的丝绸之路,这就是霍去病北逐匈奴漠北之路,这就是唐三藏西天取经西行之路,这就是左宗棠横戈疆场收复新疆之路,这就是西路军将士浴血奋战西征之路,这就是王震兵团披荆斩棘进军新疆之路。

西出阳关 孤城遥望 寻觅汉唐的传奇往事

阳关,强汉盛唐时的雄关,唐人诗句婉约动人,曾拨动多少 人的心弦,一曲《折杨柳》响彻天宇,惊得我蓦然回首,看黄沙迷漫处,商贾接踵,僧侣往来。两千多个春秋的沧桑巨变,大漠雄关已不再显眼。只剩下一座坍塌的黄土堆,孤零零地矗立于沙海浪尖,古老的阳关依旧深 情悠远,带着我去触千古的缠绵!我没有见过阳关烽燧的狼烟,但我聆听过《阳关三叠》的悠远,也拜读过余秋雨《阳关雪》,领略了些许缠绵。

西出阳关 孤城遥望 寻觅汉唐的传奇往事

千里的河西走廊,早已找不到丝绸古路的旧貌,万里绵延的戈壁换了新颜。笔直的柏油大道纵情伸展,你看不到它的起点,也看不到它的终点,天边 就是路的尽头,路的尽头还是天边。我行走在阳关古道上,感受来自两千年前的温暖。西出阳关无故人,故人在自己的家园,在盛世的长安,在悠 长的丝路上,在友人的思念中。阳关古城湮没于大漠黄沙,阳关烽燧矗立在墩墩山巅,它是孤独的守望者,守望着一段离别的酸楚!它是历史的见 证者,见证着这里所发生的一切,这里所上演的那些传奇。

西出阳关 孤城遥望 寻觅汉唐的传奇往事

畅想未来

站在阳关举目四望,感受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触摸远古的冰凉,当今的炙热,感叹祖先的遗迹和今人的伟业。英雄们惊人的壮举,足以令人感慨万千。阳关名扬中外,阳关情系古今。形形色色的人在离开阳关后进入了西 域之地,雪山草原,大漠胡杨,一派奇异风光。阳关是一个让人心驰神往的名字,阳关是诗人登高而呼的壮阔,阳关是壮士建功立业的疆场,阳关是商贾西行的憧憬,阳关是僧侣走向圣地的希望,阳关是探险家猎奇西域 的开始。此时我的心中,已经没有“西出阳关无故人”的喟然长叹,耳际没有《阳关三叠》的悲凉哀怨。

西出阳关 孤城遥望 寻觅汉唐的传奇往事

一代雄关——阳关,记载了华夏风流、风 云变幻、日月更替和民族的艰辛磨难。今日的阳关,不再是王维笔下“西出阳关无故人”凄凉委婉的代名词。放眼阳关,312 国道、连霍高速、兰新铁路组成的阳关大道畅通无阻。今天的阳关已是柳绿花红,泉水清清,车轮滚滚,人如潮涌,林茂粮丰,瓜果飘香,山河壮美,六畜兴旺,瑞气呈祥。飞驰而过的汽车、火车取代了驿马商驼的重任。太阳能风力新能源正在崛起,雄壮高耸的信号发射塔,湮灭了狼烟燃烧的历史使命。

(王彦峰 杨秀川)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9

标签:阳关   玉门关   南湖   西域   大漠   烽燧   敦煌   于阗   西出阳关无故人   关隘   河西走廊   雄关   汉唐   遗迹   遗址   美文   古董   往事   传奇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