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北天柱 巍然天地间——浅析李暲《天柱山怀古》

中华北天柱 巍然天地间——浅析李暲《天柱山怀古》

天柱山怀古(李暲)

芦芽东出支派分,结成天柱高嶙峋。

邑前屏障屹然陈,俯视培蝼皆儿孙。

策杖来游值萧辰,峰寒松气香氤氲。

疏林霜酣红叶纷,城郭参差明夕曛。

山半龙泉白粼粼,清光遥映碾与汾。

泉侧有祠祀灵神,能沛霖雨苏生民。

尔朱讵敢当明禋?

凭高纵目情欣欣,齐州九点同烟尘。

赵雄晋霸今何在?惟见岩花开落秋与春。

中华北天柱 巍然天地间——浅析李暲《天柱山怀古》

怀古诗是一种以历史题材、追昔感怀的诗歌形式。李暲的《天柱山怀古》一诗,其怀古的思绪是以“尔朱讵敢当明禋”引起来的。诗的开头点明:天柱山是以一邑之祖山“芦芽山”东面分支而来,结成了高嶙峋的巍峨之势。成为庇佑静乐黎民百姓的天然屏障;成为一座苍生的父母山。

中华北天柱 巍然天地间——浅析李暲《天柱山怀古》

乾隆17年,在一个红叶纷纷凋落、树林顿显稀疏、白霜尽染山间的初冬时节,告老还乡的李暲(清朝四品大员),拄着拐杖漫游在天柱山中。寒风中飘来阵阵松树的芳香,和煦的阳光映照着山下参差的城郭。山畔的龙泉流着涓涓细流,上面已结了一层薄薄的冰霜,泛着粼粼白光,与下面同样泛着白光的碾河与汾河遥相辉映。龙泉一侧的祠庙里供奉着肖尔朱荣像的“敕封明惠王”作为庙内主神。一年四季享受着四方百姓的香火的奉祀、食物的供养、经文的超度。灵验的明神保佑着一方百姓们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而自封为“天柱大将军”的“尔朱荣”岂敢当之无愧地享受这种明洁诚敬的奉祀呢?诗人李暲为何要发出如此疑问呢/?这就要从历史人物“尔朱荣”说起:

中华北天柱 巍然天地间——浅析李暲《天柱山怀古》

中华北天柱 巍然天地间——浅析李暲《天柱山怀古》

尔朱荣(公元497——530年),字天宝,北魏秀容川人(今山西朔州南),契胡族人。属羯族的一支,有明显的白种人特征。东汉——晋魏时期,西北突厥入侵,少数民族定居长城以南,《中国通史》对这一时期的时代背景有这样一段描写:“……四海之内已成为一家,文明到处传播,不再有任何障碍。……许多【新到中国人】忘记了自己的故乡,快乐地生活在我们的江河湖泊之间。他们在中国定居了很长时间后,有些人上了年纪,子女增多了,由于远离故土,他们不再要求以后葬回故乡。无疑,各民族之间的兄弟关系已达到一个新的水平。”

中华北天柱 巍然天地间——浅析李暲《天柱山怀古》

中华北天柱 巍然天地间——浅析李暲《天柱山怀古》

尔朱荣长得非常英俊、伟岸《北史》、《魏书》等记载,尔朱荣“洁白,美容貌,幼而神机明决”。尔朱氏世代为契胡部落酋长,北魏开国皇帝道武帝时,尔朱荣的高祖尔朱羽跟随道武帝平定晋阳、中山,立了大功,被赐封在秀容川一带方圆300里地,作为其领地。尔朱氏家族从此定居在这里,而静乐天柱山也在其中,成为尔朱氏经常涉猎之地。尔朱荣爱好骑射,擅长围猎,颇晓兵法。在北魏政权中,凭借镇压人民起义,迅速壮大了军事力量。

中华北天柱 巍然天地间——浅析李暲《天柱山怀古》

公元528年4月,势力强大的尔朱荣带兵直奔洛阳,企图称帝。因见人心不服,暂于同月戊戌日立元子攸为孝庄帝,改年号为建义。尔朱荣拥立孝庄帝后,把胡太后和幼主元钊带到河阴(今河南孟津)投入黄河淹死。然后以“祭天”为幌子诱骗王公贵族2000多人至河阴。以铁骑包围,一阵刀箭,2000多手无寸铁的人死于非命(死者中多为汉化鲜卑贵族和出仕北魏政权中的汉族文人),血染河阴。惨无人道,天怒人怨,使后人对尔朱荣骂名滚滚。后来尔朱荣起兵晋阳,南征北讨,所向无敌。平定六镇兵变,击退陈庆之北伐…..。因战功卓著,被孝庄帝封为柱国大将军、大都督、大丞相。掌握了北魏的军政大权,并且逼迫孝庄帝把自己的女儿立为皇后,用以控制朝中局势。

中华北天柱 巍然天地间——浅析李暲《天柱山怀古》

孝庄帝鉴于尔朱荣取北魏政权而代之的心不死,和“河阴之变”的血的教训,加之尔朱荣目无皇帝、骄横跋扈、脾气太坏、杀气太重、恃功狂妄。公元530年9月,孝庄帝使用计谋,以“太后生子”为引诱。宣诏尔朱荣入朝。他的女婿孝庄帝,早已和心腹密谋,趁此杀尔朱荣,及其14岁的儿子尔朱菩提,元天穆等于洛阳明光殿中,其时尔朱荣年仅38岁。不过,尔朱荣的势力还很大。孝庄帝后来死于尔朱荣的侄子尔朱兆之手,北魏政权从此走向灭亡。北魏王朝中的官员尽被尔朱荣及其旧部剿灭,后来的王朝官员多为尔朱荣的部将。

中华北天柱 巍然天地间——浅析李暲《天柱山怀古》

尔朱荣是一个昙花一现的历史人物,他杀人如麻是不折不扣的混世魔王。尔朱氏一家在其领地秀容川一带,劣迹斑斑,毫无人性,怙恶不悛。以史书记载的一件事为例,“他们让百姓中的壮丁赤手空拳与老虎搏斗,许多人被老虎咬死,而他们却以之取乐。”尔朱荣的滥杀无辜,破坏民族融合……。因此千百年后,世人对其也并无好感。

中华北天柱 巍然天地间——浅析李暲《天柱山怀古》


中华北天柱 巍然天地间——浅析李暲《天柱山怀古》

对于野心很大的孝庄帝来说,尔朱荣是“功高孟德”。对于天下百姓来说,尔朱荣的南征北讨,穷兵黩武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却又是“祸比董卓”。在军事上说是军事天才、一代枭雄、名将,在政治是 “一介莽夫”尔朱荣殒命朝堂,以及尔朱家族后来被追杀也是其咎由自取,他也必然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中,被列入奸雄之列。深谙历史知识的诗人李暲对祠庙里的“肖尔朱荣像”发出“尔朱讵敢当明禋”这样的疑问也就很自然了。

中华北天柱 巍然天地间——浅析李暲《天柱山怀古》

尔朱荣起兵时,不断收揽人才,高欢(北齐文宣帝)、宇文泰(北周文帝)、独孤信(北周、隋、唐三朝国丈)、杨忠(隋文帝杨坚的父亲)、李虎(唐高祖李渊的爷爷)等都曾是其麾下战将。因此,尽管尔朱荣在百姓心中是魔王,但后来的皇帝在其曾射猎过的静乐天柱山上“敕封明惠王”肖尔朱荣像。也有其一定深意。毕尽尔朱荣曾是四朝军事集团之老大,是开创隋唐盛世的鼻祖。

中华北天柱 巍然天地间——浅析李暲《天柱山怀古》

于是,诗人又借唐朝诗人李贺《梦天》里的“齐州九点烟”来感叹:人世间无论多么广阔的九州大地,还是多么显赫的历史人物,在浩渺的时空当中(如烟尘一样)亦是何等的渺小和卑微。继而联想到曾在静乐天柱山一带叱咤风云的赵雄(“跨马林胡百战开”的赵武灵王)、晋霸(权倾朝野,横扫天下无敌手的尔朱荣)今何在?情欣欣的诗人内心不乏浪漫主义色彩,可在初冬萧瑟的寒风中,饱经人世沧桑的诗人内心何尝没有“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的深深感伤呢?告老还乡的诗人只能用“岩花开落秋与春”聊以自遣了。

参考文献有:吕思勉《中国大历史》、黄仁宇《中国大历史》、钱穆《中国历史政治得失》、陈垣《史源学杂文》、《中国通史》、《全球通史》、《尔朱荣360百科》

(杨秀川 王彦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3

标签:天柱   龙泉   南征北讨   静乐   告老还乡   华北   北周   城郭   洛阳   北魏   历史人物   美文   政权   公元   诗人   百姓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