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外新发现」山西静乐发现一座宏大的古代军事要塞

在山西省忻州市静乐县康家会镇后曲卜村东北玉华山之巅,有一座宏大的城堡,当地村民称为——玉华寨。整个城堡全部用叠石垒成,雄浑大气,气势磅礴,远远望去大有“孤城上与白云齐”之感。城堡依托山势而建,顺着地形蜿蜒,城墙总体呈长方形,有的地方呈椭圆形,空中俯瞰,形似乌龟,城外边墙有瞭望口,射击孔;城内地势平坦,有独立石屋,环环相扣,互为依托。城堡巧妙利用地形地物建造,居高临下,虎踞龙蟠;视野开阔,攻守兼备。初步判断为古人类居住遗址,或古代军事要塞。据村中109岁的老者讲,玉华寨存在已久,从自己记事时起,老人们就讲述有关玉华寨的传说,说山上不仅有宏大的城堡,还有关帝庙、北齐庙、观音庙等众多庙宇,每当遇到干旱年景,附近村民就上山祈雨。

「野外新发现」山西静乐发现一座宏大的古代军事要塞

神秘的玉华寨

康家会镇后曲卜村频临碾河,背靠海拔1902米的玉华山,山峰距村5里之遥,山坡上森林茂密,灌木丛生,怪石嶙峋,皆为花岗岩石质结构。山顶地势平坦,视野开阔,建于山顶的玉华寨面积足有足球场大,周长数百米。山寨经人工叠石砌筑,因山势而建,形成错落有致的台地,外围砌有坚固工整的石墙,周边设有瞭望孔,城堡之内建有数十间房屋,皆为石块砌成,足可容纳三五百人,严然是一处人类居住过人的寨子,玉华寨何于何时?其功能作用是什么?在《静乐县志》等古籍文献中均无记载。当地村民只知该寨年代久远,一辈辈口口相传,称之为玉华寨。

「野外新发现」山西静乐发现一座宏大的古代军事要塞

「野外新发现」山西静乐发现一座宏大的古代军事要塞

玉华寨顶部较为平缓,依地势分为三层,每层外围均有人工砌筑的石墙,最外石墙达5米之高,边墙上每隔一段就设置一个瞭望孔,科学合理,布局严整,显然是用于军事防御。城堡之北建有山门,山门亦为石砌弧形过道,门洞高约2.5米,宽约1.5米,长约2米,原本有大门,现只剩横梁。中层因势而建,是为瓮城,也可作缓冲带;内层建有房屋,皆为石头垒砌。登临城堡,四面八方数10公里范围之内的一举一动都在监视之中,选择此地可谓颇具慧眼,山岗之下就有泉水、小溪,以及滚滚碾河,可以就近解决生活用水,山岗周围的大片草场,可以用来放牧战马,没有相当专业的军事眼光,不会在此处设置关城,没有雄厚的实力基础,不可能完成如此宏大的工程。

「野外新发现」山西静乐发现一座宏大的古代军事要塞

「野外新发现」山西静乐发现一座宏大的古代军事要塞

「野外新发现」山西静乐发现一座宏大的古代军事要塞

从建筑设计来看,玉华寨极具军事防御功能,或许是打家劫舍的土匪修筑的山寨,据险守卫,与官府对抗;也许是附近村民在兵荒马乱的年月逃难避险,据守于城堡之内,从瞭望孔可观察敌情,大门一关,飞鸟难越,兵马难侵,处于寨中,居高临下,可以随时发起进攻,真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野外新发现」山西静乐发现一座宏大的古代军事要塞

玉华寨碑石考证

玉华寨山高林密,灌木丛生,整个城堡隐藏在茂盛的绿植中,惟有高耸的边墙蜿蜒起伏,异常醒目。据村民们说:玉华寨曾有一座古老的寺庙,有关帝庙、北齐庙、观音庙等,塑像、彩绘、建筑造型,新颖别致、金碧辉煌,但历经风吹雨打,时光洗礼,早已难寻踪影,如今尚存四块石碑。分别为《重修玉华寨碑记》,立于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重修玉华寨碑记》,立于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重修玉华寨碑记》,立于道光十一年(1831年);《重修玉华寨关帝庙北齐庙碑记》,立于同治二年(1863年)。四块碑高均在1.5米以上,宽0.8米以上,字迹清晰,依稀可辨。

「野外新发现」山西静乐发现一座宏大的古代军事要塞

「野外新发现」山西静乐发现一座宏大的古代军事要塞

有北齐庙,是不是说明玉华寨是北齐时所建,有待进一步考证。玉华寨年代久远,从山顶石块垒筑的生活遗址来看,可以追溯得更加久远,由于时光流逝,碑石记载的玉华寨周围的山村有的已经消失了,上面所有的名字都成了古人。探寻“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古碑中自然有许多“天地悠悠”的乐趣。有待我们深入探讨,起到更大更新的发现。

「野外新发现」山西静乐发现一座宏大的古代军事要塞

据村民一代代口口相传,玉华寨年代的非常久远,至少说明在明代城堡之内就建有庙宇。道光十一年碑文记载:“是庙创建无稽传,有明嘉靖间钟铭,一云观音祠,而不言今。”可知明嘉年间这里的庙有“观音祠”,说明是佛家庙宇,且可以追溯明之前乃至更加久远的年代。在嘉庆二十五年碑中记载:静邑东路治城四十里曰玉华寨,山势耸特,林木蓊翠,东南之近水泉泻出于石间者,斯真洞天神府,一方之伟观也!足以见证玉华寨当时是古木参天,泉水淙淙;景色迷人。在乾隆二十七年碑中记载:“玉华寨旧有神堂殿宇”;在嘉庆二十五年碑中载:“先民因建依之地而关帝庙、泰山庙于兹山之巅”;综上所述,玉华寨年代久远,已无从考证。从后来的“关帝庙”“天齐祠”“道士刊运杨桦木树大小千株”可知这里到了清代就成了道观,有道士居住。从这四块碑文和人们的传说可知玉华寨寺庙是由周边十多个村共同修建,共同管理,包括这里的山林利用。这些村包括李家墕、寨沟、照夥村、铺湾村、杨将堡、庙沟村、利润村、东岭村、后曲板村、前曲板村、刘西村、安庆村、煖泉村、赵黄村、冷泉村、井沟村。其中后曲板、前曲板即为现在的后曲卜、前曲卜,李家漹即为现在的李家岩,东岭即为现在的东里上,冷泉铺即为现在的铺上村,在沟即为现在的寨沟。还有碑中提到的煖泉村、井沟村、杨将堡,均已无法考证。

「野外新发现」山西静乐发现一座宏大的古代军事要塞

玉华寨碑文语言精炼,文采出众。如:在乾隆二十七年碑中写到:“盖闻天地之间无不有神,无不有人;精笃之至,人即为神;昭格之下,神可通人;仿神之为,灵昭昭也。”在道光十一年碑文中记载:“是庙者,静邑东距之胜境也;然莫为之前,虽美弗彰;莫为之后,虽盛弗传。有古人作之於前,不可无今人继之於后也。”在同治二年碑文中写道:“大抵神功因人力而显,人力借神功而成,人之有力赖神功以庇之,宜其为神功用之”。突出天人合一,彰显敬畏天地之意。情景交融,语言精辟。从撰写碑文的儒学生员、廪膳生员、本邑居士、定邑儒学生员可知清代静乐在科举制度下,岑山书院、恒麓书院所培养的人才在乡村能够胜任相应的工作,比如撰写碑文之类。从各村纠首在管理地方庶务,从事公益事宜等方面,比如“公议禁山碑记”中,明显看出当时人们的精神面貌和信仰追求。

「野外新发现」山西静乐发现一座宏大的古代军事要塞

玉华寨时过境迁,物是人非,明代古钟不见踪影,庙宇荡然无存,只有高大的寨墙和四块石碑诉说着曾经的荣耀和辉煌。

官兵要塞?土匪据点?

玉华山横空出世,东碾河亘古悠远。深秋之际,独立山岗,迎着呼啸的风,放眼望去,视野开阔寂寥。天阔地远,一览无垠,天蓝地出奇,地绿的诱人。陶醉于这蓝绿的天地之间,呼啸的山风,芬芳的花香,动听的鸟语,此起彼伏的虫鸣,把我的情思一下子拉到了悠远的古代。大有一番“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感慨。

「野外新发现」山西静乐发现一座宏大的古代军事要塞

虽然玉华寨最早的残碑发现于明代,但石头垒砌的遗存显然更加久远,那一堆堆、一列列石头垣墙,是先人们筑石垒城的有力见证;那规整的山门,整齐的石墙,很像一座古代官兵所筑的军事要塞,用以保护来往客商、骡马驼队;或许是这一带先民为了躲避战乱逃往玉华山,用石块垒砌一个个堡垒,用以抗击土匪袭扰,也或许就是土匪,在此占山为王,打家劫舍,对抗官府。

「野外新发现」山西静乐发现一座宏大的古代军事要塞

根据推测连日考证,玉华寨很有可能是元、明之际的一处官兵或土匪的一座军事要塞。静乐县康家会一带高山林立,沟谷纵横;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是静乐的东大门,玉华山位于云中山脉之间,玉华山脚下的碾河谷地是忻州、五台、原平、定襄、乃至河北进入晋西北的便捷通道,从这里可以进入汾河谷地,北上宁武、神池,出杀虎口,远赴内蒙古包头、呼和浩特,远走俄罗斯;西达黄河岸边,进入陕北高原,鄂尔多斯大草原;南下娄烦、古交,太原,进入中原地带;同时东去河北、京城,直至东北。由来已经形成一条东西南北的通商大道。官兵扼守玉华寨,可以俯视碾河河谷,守住要冲,若有敌人进犯,可以居高临下,据险可守。

「野外新发现」山西静乐发现一座宏大的古代军事要塞

遥想当年,在生产力极其低下的时代,居住在玉华寨的古人是如何把一块块大石排列到这巍峨的山巅!从哪一块块碑石记述了不知道多少次重建寺庙的艰辛。

「野外新发现」山西静乐发现一座宏大的古代军事要塞

夕阳西下,一只苍鹰盘旋天空,闭上眼睛,仿佛听到了那远去的鼓角争鸣,战旗猎猎之声,苍鹰成为城堡真正的主人,尖锐的鹰唳一次次将玉华寨城的千秋美梦惊醒。神秘的玉华山,有待我们进一步考证发掘。

(文图 王彦峰 吕有宽 杨秀川 )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3

标签:静乐   关帝庙   要塞   乾隆   生员   碑记   碑石   北齐   石墙   碑文   山西   庙宇   土匪   久远   美文   宏大   野外   村民   城堡   古代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