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人都有渴望被理解的部分

每一个人都有渴望被理解的部分

跟朋友们聊天,最令人触动的部分,总是“被理解”的地方。这也是很多朋友疑惑为什么对方每次都在唠叨这些那样差不多话题的原因所在,她在渴求被你理解!

有位朋友经常跟闺蜜埋怨老公的大男子主义,孩子的不服管教等等,闺蜜忍不住提醒她去看见事件背后可能的真相,是不是存在着误解,可是收效甚微。

直到有一次闺蜜看到了她尽力和无助的部分,感同身受,一句话脱口而出“你真不容易”!

这位朋友听到了,身体一颤,泪水夺眶而出,几分钟后,感觉她轻松了许多,开始聊起轻松开心的话题。

这一转化过程挺神奇的,这里的神奇就是连接,大家或多或少都曾经经历过,还记得当时的感受吗?

平日,面对爸爸妈妈,我们说了很多要去理解孩子、认可孩子的话题,可是,为什么很多时候我们知道却做不到呢?也许我们自己卡在了需要被理解这里。

看到大街上、超市里爸爸妈妈训斥孩子的场景,你会不会摇头叹气,心想怎会有这样的父母,不耐烦地憋一眼就想着赶紧离开,让自己不受影响。或者上前提醒这位爸爸妈妈不要这样对孩子,不过基本上都是事与愿违,无端冒上来一些挫败感!

还有别的办法吗?

有的,这位爸爸妈妈其实需要帮助,我们可以伸出援手、给予帮助的!

若是我们觉察到了自己的不耐烦或者评断,先停住,换个角度,去看到他们很需要被理解的部分,也许孩子的某一句话或者某一行为,触发了爸爸妈妈无助或者内疚的感受。

这样,我们不再转身离去,可以走上前,说“你一定累了一整天吧”或者“照顾孩子一定很辛苦,要不要我帮你提袋子”,站在旁边,给他们温暖的微笑,也许对方就收到了这份连结,有了被理解的感觉!整个世界也许都不一样了!

圆方苑这期幸福研习社一阶课程已于昨日结束,同学们感慨至深的,便是被理解有连结的感觉,不管如何,我都可以被看见、被理解、被接纳,这是一份怎样的安全感呀!

我们经常将这一体验过程描述为充电,跟老师聊完,课程分享结束,满血复活的感觉!

圆方苑大家庭一直在营造着这种氛围,欢迎更多的朋友来体验和充电!

当我们得到越来越多的理解和接纳,能给别人的理解和接纳也会越来越多,还会看到一些糟糕的行为表现其实是在呼求帮助,我们可以伸出援手了!

当我们被理解和接纳时,也别忘了跟对方说声“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9

标签:收效甚微   夺眶而出   感同身受   美文   不耐烦   无助   爸爸   神奇   过程   妈妈   感觉   课程   话题   结束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