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今日想聊聊“特殊关系”的话题。

我们对身边的亲人朋友是不是基本上都有一个形容词,你的我的谁谁谁?不自觉中,是不是有了一些说出来或者不说出来的希望与要求,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特殊关系”!

当对方没有如我所愿时,心里可不爽了(当然你不一定表现出来)是不是?

怎么办呢?有句话分享给大家:“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一次心理培训课程上,李鸣教授分享一个案主抱怨儿子的过程中,他说了这句话,还特别强调了几次,直到对方愣在那儿,开始真正琢磨这句话的意思。

当时我挺触动的,当你不把你的孩子看成是你的孩子时,那他就是别人家的孩子了,你看他是不是多了认可和欣赏的眼光,就算是有评断,也不会跑过去责骂一番吧[调皮]

上周日,圆方苑年度课,礼庄老师再一次提到了“特殊关系”,特殊关系的背后隐藏着我们的各种期望要求!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这句话再一次出现在我的脑海里,对这两个“你的”有了更细微的不一样的感觉

前面的你的,社会意义上的,事实的描述;

后面的你的,所有权的归属,想要通过他或她来满足自己的需要,或者也可以说他或她的存在就是为了你,以你为中心。

朋友们仔细体会一下,是不是有不同?

当我们真正能体会这句话的含义,能接受“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时,是不是可以把焦点拉回自己的身上,感觉自己的感受是怎样的?自己的需要是什么?可以怎样为自己的情绪与生活现状负责?

所以,这种思考可以延伸到我们所有的关系中:

你的老公不是你的老公!

你的妈妈不是你的妈妈!

你的爸爸不是你的爸爸!

你的兄弟姐妹不是你的兄弟姐妹!

你的朋友不是你的朋友!

。。。

是不是有点晕

没关系,当我们有情绪时,可以提醒自己这句话试试。

没有谁来到这个世界是为了满足另一人的需要的,

当我们明白这一点,也许就不会觉得他人的付出是理所当然,这样,感恩的能量自然就流动起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9

标签:孩子   这一点   这个世界   个案   形容词   美文   细微   所有权   理所当然   调皮   情绪   爸爸   老公   妈妈   感觉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