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岁职场危机和焦虑,最根本的原因是“同时只做一件事”

最近大家都在谈35岁职场危机,

中年男人不得以,保温杯里泡枸杞,

一时间,中年人成了焦虑的代名词。

为了解决中年人的焦虑的问题,

所有人都教我们要专注,同时只干一件事,

全力以赴做完一件,再去做另外一件。

殊不知,这才是我们痛苦和焦虑的根源,

因为从人生策略上来说,

这是明显有错误的。

35岁职场危机和焦虑,最根本的原因是“同时只做一件事”

同时只做一件事,到底错在哪里?

比如你面前有两个按钮,只能按一个。

其中一个结果翻翻,另一个亏损一半。

先去按一个再按下一个,

好比全力以赴做完一件再去另一件,

结果就是,你先亏一半再赚一倍,或者先赚一倍再亏一半,

无论怎么选,最终你都会回到原点,

“0”是你能获得的最大收益。

然而现实是,我们全力以赴做一件事的时候,第二件事的时机已经错过,

结果,你的总收益大概会变成负的。

所以一个时间段只干一件事,这真的风险很大。

35岁职场危机和焦虑,最根本的原因是“同时只做一件事”

前一种人,是稀有动物,是天赐之选,

他们有强烈的使命感,人生只为一件大事而来。

后一种人,是一大群人,是迫不得已,

他们只能面对现实,为了生活不得不牺牲很多。

而在这两者之间的绝大多数人呢?

既没有明确的人生目标,也没有苟且的洒脱,

明明有旺盛的精力和选择的权利,

却非要放弃了未来的可能。

35岁职场危机和焦虑,最根本的原因是“同时只做一件事”

前面我们说了,如果你是天才或者没有选择之外的大多数,

那么就会产生一个问题,工作之外的时间和剩余精力,是怎么度过?

下面的场景,你一定很熟悉:

不断地刷新着朋友圈,为什么他还不给我点赞,是没看到还是?

淘宝的猜你喜欢来了,同一款式为什么这家的更便宜?

抖音上这个主播长得这么难看,为啥这么多点赞?

记不清《乘风破浪的姐姐》哪天更新,得赶紧查一查...

其实这样也没什么,毕竟这就是科技带给我们的福利嘛,

但关键问题是

不知道从哪天开始,

你突然越来越焦虑、越来越恐慌,

好像不重复以上的动作,就不知道干什么。

于是你又习惯性地拿起手机,几十年如一日地重复了以上动作。

(曾经的我,就是这样的,呜呜呜☹)

35岁职场危机和焦虑,最根本的原因是“同时只做一件事”


所以,

大家看到没有?

当你同时只做“工作”这一件事的时候,会怎么样?

结果就是,

当工作本身不能给你带来新鲜感的时候,

你的精力和时间还需要出口,

这时候,大概率会陷入焦虑和痛苦温水中,

更可怕的是我们常常不自知。

35岁职场危机和焦虑,最根本的原因是“同时只做一件事”

说到这里你可能明白我所说的,

同时只做一件事,

并不是说在一个极短时间内同时兼顾两件事,

比如1分钟、3分钟、10分钟,

而是指的在一个比较长的时间段,比如半年、1年...

带着这样的认知,请你仔细思考一下,

如果在5年的时间里,同时只干一件事,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同时只做一件事的人生是串联的。

串联的人生,很容易被卡住。

35岁职场危机和焦虑,最根本的原因是“同时只做一件事”

那该怎么办?

办法就是,

在你第一条曲线达到峰值之前,

开启我们第二条、第三条曲线。

总结成一句话就是:与其串联不如并联。

在一个时间段不要只干一件事,而是要做一个事件的组合。

这有什么好处呢?起码有三个显而易见的好处

当你事业的一条曲线边际效应递减的时候,你还有第二条曲线;

35岁职场危机和焦虑,最根本的原因是“同时只做一件事”

如果你只看到这里,你一定认为这又是一篇鸡汤文。

鸡汤不给勺,那是耍流氓,

小主是厚道人,给你汤勺。

分享一个我自己亲测好用,普通人也可以借鉴的方法

八个字:“一份成果、多份输出”

也就是说,我们掌握的一些思想、方法、技能,

总有一群人也需要。

这里有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你的成果是主业上的经验和积累,除了服务你的公司外,你可以服务社会。

第一种情况,是主业之外的成果,基于兴趣和特长进行输出。

这里并不是鼓励大家都去做副业、都是去做斜杠青年。

35岁职场危机和焦虑,最根本的原因是“同时只做一件事”

举个例子:

职场工作一段时间的人,积累了一定的行业和岗位的经验,

这些经验,在大概率上对另外一群人也有用处

有需求就有价值

这个时候,除了教新员工和下属外,

同时可以给别人分享,

放到今日头条上、在行、知乎、微信公众号上,

或者录成微课、直播等等,

给别人咨询等等。

知识付费和自媒体,其实就是这么一回事。

35岁职场危机和焦虑,最根本的原因是“同时只做一件事”

你在工作和兴趣上的成果,可以多个渠道输出,

让他发挥出更大的价值,

实际上就相当于我们同时做了很多事,一份付出,

可以并联出多条路径,这么划算的事情,为什么不去做呢?

所以总结起来,同时只干一件事的根本原因,在于视野不够开阔,自我设限,

你看不到别的可能,你不相信自己也可以。

这个时代,让知识付费、直播的兴起,

也是普通人逆袭最大的机会,

我们当然要拥抱机会。

别人告诉我们,要找到第一性原理、发现哪些不变的规律,

但是,对显而易见的变化,我们不应该自欺欺人,

同时只干一件事,那样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你可以同时只干一件事,但那些可以并联的人,

已经一骑绝尘,把你远远抛在了后面,

当你突然惊觉,发现身后已经没有人了,

那时,你已没有选择。

你会发出一声感叹:

“同时只干一件事,的确是我们痛苦和焦虑的根源!”

35岁职场危机和焦虑,最根本的原因是“同时只做一件事”

其实,唠叨了这么多,其实我想表达的是,

我们绝大多数人的人生轨迹是这样的:

十年寒窗后,进了一般的大学,进了一般的公司,

普普通通,庸庸碌碌,这期间也有人想着振作起来,

但最终还是随波逐流,坠入平庸的人生境地之中。

人生的阴晴之分,不是幸运和不幸运,

也不在于成就的高低,而取决于我们干了那些事。

除了那些只为一件大事而来的伟大的人,

我们应该是多行动、多尝试、多经历,

既不能钻牛角尖、也不能浅尝辄止,

而是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策略,让人生的曲线斗志昂扬。

在困境中绝不能放弃希望,

在成功的也不能得意忘形,

有一颗感恩之心、包容之心、谦虚之心。

#35岁在职场还有竞争力吗#

#职场干货##职场达人说#@头条职场@言职有道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6

标签:焦虑   时间段   主业   显而易见   全力以赴   美文   概率   曲线   精力   痛苦   成果   危机   原因   情况   经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