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简单一个心理小技巧,帮你战胜拖延症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你有没有遇到这样的情况,早就知道该准备写的论文,想想还有两个星期交就放到一边,继续拖到最后一刻;本来周末打算清理厨房的橱柜,到了周末又想休息一下,继续推到下一周。

或者一想到还有一项很繁琐的工作,需要提前准备,但是总是不想着手开始,总要先干一些马上能干完的小事来逃避。这样的经历是不是在每个人身上或多或少都遇到过?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简单一个心理小技巧,帮你战胜拖延症

其实拖延的毛病自古以来就有,要不然为什么古人会有劝诫的诗歌《明日歌》呢?”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拖延一事虽小,养成习惯可就误人了。

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一些拖延的症状,为什么有的人做起事来拖延的倾向比较严重,而有的人做事却可以马上付诸行动呢?想要弄明白这个道理,有人做过专门的研究,其实这些行动力强的人不是不会拖延,只是更有动力去克服拖延的毛病。

为什么会拖延?

拖延跟很多因素都有关系,比如说人当下的情绪。情绪好的时候状态积极,做什么事情就敢于接受他的挑战,情绪不佳的时候不愿意去做困难或者感受不到快乐的事情。

拖延更多的是跟事情本身有很大的关系。我们有没有仔细想过,让我们想拖延的事情都是哪一类呢?枯燥的运动训练?繁重的学习任务?复杂的工作?还是·······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简单一个心理小技巧,帮你战胜拖延症

这些事情可能都是一个需要付出比较多的努力,或者是要长期坚持的事情。很多短期看不到效果,或者在积累很久以后才能变成有收益的事,对不对?

你有没有发现,这些能够提升我们自身的事情,都是可能长期对我们有利的,而在近期或眼前没有效益,也享受不到快乐,这些项目都不是即时满足我们的。

就拿运动来说,它给身体带来的益处,需要我们长期积累,而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看见的。学习更是如此,这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就是那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但是这个量的积累过程可能要放弃很多即时的满足,比如社交娱乐等等,一些人是根本没有达到质变的时候已经放弃了,或者说是一直拖延到无法开始下一步。

日本著名动画导演宫崎骏在七十岁时,还要挑战自己做一些有分量的事情,他说:”世界上重要的事:大多很麻烦啊!其实我在和自己嫌麻烦的心情作战。“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简单一个心理小技巧,帮你战胜拖延症

在心理学家的一项调查中,很多人都表示坚持之所以非常难,因为有很多“少而快”的即时满足项目会引诱自己。比如,在减肥锻炼的过程中,会被蛋糕店散发着奶香的糕点吸引;比如在准备查资料写论文的时候,会被幽默轻松的短视频吸引了眼球·······

拖延的人总是从一个美好的愿望开始,随着情况的发展,在各种即时满足的诱惑面前,会逐渐背离自己的初衷,然后给自己找个借口:“看一次电影也无妨”,“睡睡懒觉也没事”,“最后期限长着呢,还有充裕的时间去做”,拖延的怪圈就此开始。

拖延症真正的敌人

即时满足是造成拖延的大敌,科学家做了很多的研究,试图搞清楚为什么人们会倾向于获得即时满足?

伦敦大学的雷·多兰教授做过一组实验,他招募的都是一些成年人,并把他们分成了两组,一组服用了安慰剂,另一组服用了促使多巴胺分泌的药物。多巴胺这种脑内分泌物和人的情欲、感觉有关,它传递兴奋及开心的信息。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简单一个心理小技巧,帮你战胜拖延症

测试是设置不同的场景条件,观察他们的行为反应。比如,现在拿到5美元和一周以后拿到10美元;现在吃一角巧克力蛋糕和三天后吃一整块蛋糕;现在看一小时电视和考完试以后看一天电视等。

实验结果发现。所有被试者在大脑多巴胺水平较高的时候,都倾向于选择“少而快”的即时满足。

原来,拖延症真正的敌人是多巴胺的诱惑。找到这个原因,正是因为有多巴胺的存在,我们就难以应对更复杂的事情,我们就要把它揪出来,以敌制敌。

实用的心理技巧

《明日歌》中写道:“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这是明显的劝诫,直言拖延下去的危害,时光付东流,一事无成,这就是谈反面的事例。但是效果如何呢?

其实有些老生常谈,在你沉浸在即时的快乐里面时,是听不进去的,因为未来的危害或结果很难挑战眼前的快乐,或者说危害如果在未来是感受不真切的。一些爱唠叨的父母总是爱用这种方法教育拖沓的孩子。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简单一个心理小技巧,帮你战胜拖延症

其实很多时候还是你现在的多巴胺说了算,可能会更超越理智,特别对于心智不够成熟的人来说尤其如此。所以不妨找到一个能真正挑战即时快乐的方法,用更大的快乐代替它!

《高效大脑工作法》中介绍的一个方法可以尝试,书中介绍凯特找到了抵抗即时满足的方法,就是用到激励的办法,具体怎么激励自己,才行之有效呢?

例如凯特正在纠结要不要去运动,对于没有形成运动习惯的人来说,舒适安逸、享受美食更有诱惑,她这一次控制自己不去想象美酒和佳肴,反而让自己充分想象运动的快乐结果,比如运动时挥汗如雨的畅快,以及坚持运动后,自己拥有紧致的肌肉和健美的身材。这些都是想象,但是是未来可能达到的效果,可以尽情夸大结果的美好。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简单一个心理小技巧,帮你战胜拖延症

在经过暴风骤雨式的想象之后,凯特的大脑进入了高度的兴奋状态。于是健身的快乐逐渐蔓延开来,抵消掉那一部分惰性,她开始行动起来了,这就是积极想象带来的妙处,减少开始做事前的不快乐,让身体分泌了更多的多巴胺,战胜了拖延。

而一旦开始锻炼,她就进入了良性循环状态,事情并没有那么烦恼,其实就是开始前的纠结真正拖延了事情。她可以打开自己最喜欢的音乐,选择最擅长的健身器材,让运动的快乐感觉更加蔓延。

她借助一切手段,让自己享受锻炼的过程,让自己获得更多的多巴胺,让未来才能满足的情况拉到现在,好像即时满足一样。如果坚持使用这个方法,逐步就可以形成了锻炼的习惯。

再举一个例子,网络作家每天日更其实很辛苦的,写作毕竟也是很耗费脑力的事情,而且码字的坚持也是需要毅力的,平时有个亲朋好友聚会之类的事情,或者今天太累了,拖更也是常事。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简单一个心理小技巧,帮你战胜拖延症

听说过有的小说作者就为了让自己不拖延,每天能坚持写写写,就把未来想象可能实现的高薪报酬具体化,一沓一沓的,就放在自己眼前,来激励自己,其实就是采用的这种方法,刺激自己的多巴胺,把未来的快乐拉近,以减轻现实当下的焦虑或不适

伴随着想象刺激的多巴胺,立刻开始行动,就是对抗拖延的有力武器。

结语

短期的快乐虽然美妙,享受当下固然也是一种现实的人生态度,但是坚持一项长期对我们有益的事情,未来可能回报更大。

我们需要动用理性思考,比如思考健康有益的饮食方案对身体的好处,思考繁琐工作对能力的提升,学会思考未来丰厚的回报。把这个方法迁移到延迟满足的项目上,你就可以做到自如地掌控自己。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简单一个心理小技巧,帮你战胜拖延症

要不断地训练我们的大脑,因为我们的大脑也不是天生觉得美味比锻炼能带来更多的快乐,那是因为多年来形成的快乐体验,预知美食会带来的快乐太熟悉了,已经形成足够的条件反射。

要克服拖延而形成良好的习惯,简单地说来就是要让我们的大脑感受到快乐,把你不想去做的想拖延掉的事,尽情的想象吧,想象出完成它的快乐,想象出完成它可以得到的满足感。尽量把这种想象具体化,让你越想越兴奋,趁着这种兴奋劲儿,马上就开始去做事吧。

你有拖延的习惯吗,你有什么办法克服它呢?欢迎下方留言讨论。

如果文章对你有所帮助,欢迎点赞分享给更多的朋友,偶然一阅,希望而启。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一阅而启

#拖延症#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9

标签:明日   多巴胺   美文   大脑   兴奋   眼前   情绪   事情   状态   身体   习惯   过程   未来   简单   心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