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错换人生28年事件,你更相信谁?你的信任感又从何而来?

很多人一直在关注着错换人生28年的事件,从法院受理了许敏家庭起诉淮河医院侵权一案以后,也成功追加了杜新枝为被告,几方都在为下一个阶段的诉讼做准备,暂时进入了一个相对平静的时期。

但是网络上依然不平静,双方家庭当事人或亲戚都在知名的媒体上注册有账号,时不时地发表着自己的观点,分享一些近期的动态生活,做一些直播,瞬间都聚集了很高的人气,几十万的粉丝流量。还有人甚至在平台上三番五次公开地抨击对方,你既说我造假,我就说你撒谎,不惜推翻自己之前说的话,引发了众多网友的争论。

如果是关注这个事件很久的人,你会去站队吗?支持谁呢?

关注错换人生28年事件,你更相信谁?你的信任感又从何而来?

大家都是素未谋面的陌生人,没有一丝瓜葛,却因为一件事,一个声明或一段视频,就产生一种情感,“愤怒着你的愤怒,也悲伤着你的悲伤”。那么,萍水相逢的两个人,从何而来的愤怒、悲伤与激动呢?

信任其实应该是生活中必有的东西。如果说,生活中没有了信任,那么世界将变得混乱,没有安全感。在错换人生这件事里,陌生人的信任感又从哪里来呢?

公开报道的信息资料

陌生人与此事毫无关系,选择相信谁,或者不相信谁,都是从公开渠道获知的信息,然后做出的判断。

但是这个大家的接收渠道恐怕不一样,有人喜欢看大媒体深度报道,有人喜欢看自媒体解读,有人喜欢看评论爆料,还有的人就看当事人自己怎么说。

比如前几次熊磊公开怼许妈,就是在自己的账号上发布的声音,浏览量也很惊人,说明这起诉讼真的已经是很有影响的公共事件了。

关注错换人生28年事件,你更相信谁?你的信任感又从何而来?

总之,偏听则暗,兼听则明。在各路信息中,只吸收自己需要的,没有参考别人的意见,可能就会偏颇一些。在信息的来源上力求广泛,有基本的判断能力就会形成自己的认识,产生对当事人言行的信任感。

带入自己的真实情感

带入自己的真实情感去感知故事中的人物,就像读小说、观影视剧一样,当我们逐渐进入到这样曲折的剧情里以后,自然会有共鸣。

谁的言行打动你,你就会感同身受。在这个错换事件里,两位母亲都应该承受了亲子不在身边长大的酸楚,见面后的种种反应,许敏大概更贴近一个母亲的本能反应。

就说第一次认亲吧,一个母亲泪流满面,悲伤成河,抱住失而复得的孩子久久不撒手,激动得不能自已,行为失控,不能言语,所有的状态是任由情感来左右的。再看父亲走路时的脚步都是虚浮的,与平时的步态都不同。

关注错换人生28年事件,你更相信谁?你的信任感又从何而来?

而另一个母亲和儿子的初次见面,拥抱总感觉到一丝克制和冷静,更在意要说什么,说话比情绪更到位,事后自己解释觉得不好意思,试问哪个场面容易打动人呢?

关注错换人生28年事件,你更相信谁?你的信任感又从何而来?

如果有人说戏精的,你可以演个试试,没有资深的演艺经历带入情感,有几个演员把戏演成真的,会特别打动你呢?看过很多网友的评论,提到许敏拥抱儿子那一幕,“看一次哭一次”,这样情感共鸣带来的信任感,你说会支持谁呢?

关注错换人生28年事件,你更相信谁?你的信任感又从何而来?

带入自己的经历

在多数人的认知里,各种虚假的证明,各种根据需要的说辞,是不值得信任的,这样的人品就会打折扣的。而许敏及律师提出的疑问也正是基于这个前提来的。

但在一部分人的眼里,这些都是合情合理的事,在某些特殊情况下、特别的地方管理中可能是成立的,甚至说自己也有两个不同信息的身份证,为了躲避计划生育、为了农转非、为了升学、就业等等各种理由,在他们眼里都是那个年代管理松,正常的现象,所以不会动摇对杜妈郭爸的信任。

关注错换人生28年事件,你更相信谁?你的信任感又从何而来?

他们反而对许敏抓住这个事情喋喋不休感到很反感,认为她是故意扰乱视听,试图让亲生子与养父母分离。这恐怕真的跟自己的阅历有关,如果没有经历过这样的混混沌沌的、说不清也道不明的事情,可能算是少见多怪吧。

身份的认同感

为什么许敏家庭总是强调自己的家庭是军人世家,夫妇也都是公职人员,这些社会身份本身可以提升信任度,让陌生人增添信任感。

所以另一家庭的郭希宽,也同样晒出军装照和立三等功的证书,还有亲属曝出他曾经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的经历,尽管又一次被人质疑。也无非说明自己曾经也是军人的身份,怎么会做这样故意换孩子的事呢?

关注错换人生28年事件,你更相信谁?你的信任感又从何而来?

这些信息其实与错换孩子的真相本无直接关联,但这说明双方当事人都愿意以自己的身份向世人担保:我说的是真实的,让扑朔迷离的错换事件更加难以判断。

结语

纷纷扬扬的各种信息中,谁值得相信呢?其实你相信的都是相信自己。信任别人,归根结底就是信任自己的判断。

你的经历,你的共鸣,你的处事原则,就决定选择你认同什么样的说辞,欣赏什么样的做法,自己相信什么样的信息。OK,就是这个道理。你就是相信你自己。其他的可能超出了自己的认知范围,超出了思维的上限或下限的,你只能选择不相信,这就是每一个人自己的判断。

关注错换人生28年事件,你更相信谁?你的信任感又从何而来?

所以相信人性至善的,这些人根本不会相信有母亲生下来自己的孩子会弃掉,而去故意换别人的孩子;相信人性存恶的,知道有损人利己的事情会存在的,总是有人愿意冒着风险赚取最大的利益,做对自己有利的事,伤害别人也无妨;而相信证据的,感觉存在很多疑点无法合理解释,逻辑前后矛盾,就自然会质疑可能的动机……

我们当然也不希望一边倒的信息,也希望两方都能列举出自己的证据,积极去澄清疑问,让关注此事件的网友放下疑虑。多少专业的人士也参与其中,或关注事件为大众解惑。

关注错换人生28年事件,你更相信谁?你的信任感又从何而来?

既然有虚假的信息存在,就一定是要遮掩什么问题,或是达成一定的目的,不然说真话是成本最低的一个方式,但是真话也是有些人无法面对的事实,所以难之又难的不仅仅是年代久远,而可能是无法承受的责任或代价,但是事已至此,又能如何呢?事情不因声嘶力竭地隔空喊话就能平息,不因恶语相向就能解决问题,真相也不会自己现形。

对于旁观者而言,每个人即便力图公允,可能也会有倾向,你相信谁或者不相信谁,也没有什么可以被抨击的,继续关注这个事件的进展就好了,信任谁就关注他的账号,了解他的动向,支持和鼓励他。也不用去网络上开撕对方,网络世界里清静一些,既然交给法律,就积极收集证据提交,那么我们静待真相又如何呢?

如果认同文章观点,欢迎点赞分享。偶然一阅,常来看看。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一阅而启

#错换人生28年查真相##许敏#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1

标签:信任感   年事   美文   共鸣   当事人   账号   证据   真相   悲伤   母亲   事情   身份   事件   孩子   家庭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