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家的孩子》我不是别人家的孩子,我也不是“别人家的孩子”

《别人家的孩子》【加拿大】杰里米·格里马尔迪

《别人家的孩子》我不是别人家的孩子,我也不是“别人家的孩子”

内容简介:一个犯了罪的普通孩子的真实故事。

珍妮弗·潘自小是一个聪明、勤奋、顺从的女儿,一个出色的学生,一个“别人家的孩子”。她是钢琴老师眼中极有天分的琴童,冬奥会花样滑冰参赛者的实力人选,学校里全A成绩的保持者。十几岁的她从伪造第一张中学成绩单开始,一路炮制中学毕业证、大学录取通知、奖学金、课堂笔记、校园生活、大学毕业证……她用谎言织就了一段“美好人生”,并沉溺其中无法自拔。当谎言渐渐被戳穿,“理想国”开始一点一点坍塌,24岁的她冷血策划了一场弑亲谋杀,一幕家庭伦理的悲剧正在上演。

《别人家的孩子》我不是别人家的孩子,我也不是“别人家的孩子”

我把这个真实故事讲给老妈听,她说这女孩怎么这样?!可能看中的更多的是结果:这女孩竟然可以弑杀父母!其实我当时想的是难道都是珍妮弗的错?!


《别人家的孩子》我不是别人家的孩子,我也不是“别人家的孩子”

不可否认的是作为一家之主的潘汉辉,虽然从来不会对孩子说“爱”字,对于部分亚裔家庭来说,羞于表达爱。但是当每天凌晨5点闹钟响起的时候,他可以不带一点拖沓就翻身起床,为家庭的生计奔忙。年复一年,日复一日,从不间断,用自己的肩膀撑起全家的丰衣足食是他对自己的要求。对孩子,只要是学习上的事或对孩子未来有帮助的“实实在在的技能”,花再多的钱、付出再多代价他都不带一丝犹豫。这就是潘汉辉理解的身为人父的全部责任和意义。作为母亲的梁碧霞也是忙于家务,他们用辛劳的汗水“浇灌着”他们的“花园”,但比较可悲的是他们不善于对“花园”进行管理!

过分的望子成龙的家庭可能会出现孩子对父母撒谎的现象,不过呢,一般来说谎言都停留在孩子对父母有所隐瞒或者是模仿家长签名之类的小奸小坏。与此相比,珍妮弗的确登峰造极,一开始就伪造成绩单,继而升级为伪造学历和整个本科阶段的成绩单……等一系列的谎言不一而足。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珍妮弗不再是一个“别人家的孩子”?对,那次优秀学生发言对她的打击很大,我已经这么努力,学习这么优秀了为什么不是我?竟然努力、出色没有用,为什么还要继续努力呢?就好像是很多学生在努力之后可能仍然一无所获的情况下,会选择完全放弃努力。这样在面临失败时,他们就可以自我安慰说,失败是因为自己没用功。这样的结局比起拼尽全力却仍然失败要更容易接受。但如果还要继续深思,为什么珍妮弗这点打击都受不了?为什么不和父母倾诉,释放被压抑的情绪,而是选择缄口不言?和黄志光分手期间,珍妮弗开始考虑各种自杀方案,因为她看不到任何可以帮她走出困境的办法。每到夜晚,珍妮弗的脑子里就闪过一些黑暗的念头,绝望的情绪慢慢吞噬着她的内心。

这一切是为什么呢?归其原因我觉得更多的还是家庭内部亲子之间的沟通、父母的教育、自我的调节。

过着双面人生的子女,尤其是女孩,很容易产生这样的矛盾心理。在外人看来他们是听父母话的乖孩子,而他们的内心却备受‘望子成龙’观念的折磨,这种矛盾心理会持续到子女成年。他们从小接受的教育让他们觉得服从父母是唯一的选择。并且儒家孝道是中华文化的精华,它规定孩子终生都负有尊敬、服从并侍奉父母及长辈的责任,而父母为孩子无私的牺牲和奉献让孩子的责任显得合情合理。身为人子必须谨守本分,终其一生顺从父母的意愿,光宗耀祖,以此回报养育之恩。但还是要杜绝愚孝,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还是要有自己的个性!

亚裔家庭中,对内,父母的目标是教育出听话、正直、守规矩的孩子;对外,家教的重点则是培养学业优秀、竞赛获奖、事业有成的孩子。通常,更多的家庭表现出来的是“严厉的爱”,但“严厉的爱”比较难把握尺度,执行和后续跟进掌握不好,很容易从积极的教养模式变为纯粹的虐待。“严厉的爱”非常容易引起家里的矛盾冲突。因为家长不愿意去理解孩子的感受,子女对父母会心生怨恨,最终导致严重的亲子嫌隙。在一些严厉的亚裔家庭中,父母从来不说‘我爱你’,拥抱这样的肢体接触也很罕见。父母对孩子的爱,完全靠日常行动体现。当孩子试图反抗或偏离家长事先设定的路线时,他们的行为往往被家长视为离经叛道而不是对自我的追求。也就是说,其实父母与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应是相互理解、相互沟通,不吝啬于表达爱,而不仅仅是我的日常行动表现的不够嘛,那都是爱的表现啊!难道你看不出来嘛?其实有时候孩子还真是不一定懂。

最具讽刺意味的是,那些遵照父母意愿不早恋的子女,一旦学成就业,父母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操心——我孩子怎么还没对象?

珍妮弗具有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她为自己创造了一个臆想世界,在那里可以远离家庭的压力,远离背弃的人的冷眼,实际上是创造了另一个自我。虽然这个臆想的世界所应对的真实世界结局很悲惨。

另外,家长帮孩子树立是非观念时,必须向孩子传达前后一致的信息。如果父母一方说可以这样做,另一方说不可以,那么孩子就很难建立起一套清晰完善的道德准则,因为他们从父母那里得到的信息本身就是自相矛盾的。

最后,我觉得家庭内部更应该注重亲子之间的沟通,爱不仅在于行动,也在于表达与交流。我就是我,是颜色不一样的花火,我不是别人家的孩子,我也不是“别人家的孩子”,请不要把我和“别人家的孩子”进行比较。很多时候也没有很懂事,只是很能忍罢了……

《别人家的孩子》我不是别人家的孩子,我也不是“别人家的孩子”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3

标签:孩子   亚裔   望子成龙   臆想   成绩单   美文   亲子   严厉   子女   谎言   矛盾   家长   父母   努力   真实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