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里的“花盲”,暴露了中国孩子最缺失的常识教育

天气慢慢转好,春风拂面的周末,在身边的城市公园里有不少地方都已变身花海,空气中弥漫着春天独有的浪漫气息和淡淡花草香。


曾看到一位朋友发表朋友圈感慨道:“带孩子出来公园,总被孩子的十万个为什么,弄得哑口无言,这是什么花?那是什么草?我只能在旁边嘿嘿一笑:小红花,小紫花,小黄花。”

看到此文的你是不是也深有感触,每次去公园或郊区,被孩子追问的经历是不是立即涌上心头。自己哑口无言的背后,多是因为自己也不知道。现在大多数中国父母觉得不认识这些植物很正常。

究其原因是不愿意花精力在这上面,认为对自己升职加薪没有帮助,而对于孩子来说,和认识这些植物相比,把孩子送到补习班无疑更容易获得短期成绩,可以量化的分数无疑更能满足自己的功利需求。

我们想带孩子们看大大的世界,可是孩子们却越活越狭窄,知识来源越来越单一,我们想走“直线”,可效果却是绕了个大弯,生生地把“生活”给绕过去了。

春天里的“花盲”,暴露了中国孩子最缺失的常识教育

看似平常的"常识",却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孩子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中国父母,其实还是很希望自己的孩子早早地就知道一些生活中的常识,因为在他们的内心深处很清楚,学习成绩是孩子可能未来所站的高度,而常识才是生活的根本。

我曾问过二年级的小学生一个问题,你们知道馒头是用水稻还是用小麦做出来的呢?十个里面,有八个小朋友不知道

我们常常借助各种工具,帮助孩子们去用力够到远方的知识,其实好多知识都是近在眼前。例如:树在春日发芽”;“鞋是分左右的”;“盐是咸的”;“危险的东西是不能碰的”;“和别人说话应该是有礼貌的”;“大米是种出来的”等等。

这些看似平常的“常识”可不是一生下来就在我们大脑中,而是需要经过长期自主学习才能知道。生活的常识,给了孩子自主思考的依托。但是伴随越来越多“填鸭”式的学习,会经常听到孩子答不上来问题时很委屈地埋怨:“老师不是这么说的”;"这个老师没有教过”。孩子失去了自主思考的能力。

我的儿子刚上小学一年级,语文老师布置了一份作业,是关于写数量单位的词组,写的越多越好。儿子按照学过的课本,只写出了一只鸟、一块石头、一朵花、一支笔等大概有十来组词 。然后,就怎么也想不出来了。

我说,你的这些答案都对,看来很努力,但是你可以再努力一点,现在你到窗边看看窗外,你能看到我们小区院子里都有些什么吗?儿子跑到窗边,一会的功夫他一口气说出了:一滩脏水、一棵树、一片小树林、一排路灯、一面墙、一根树枝、一堆落叶、一扇大门、一辆婴儿车、一把雨伞等等。

你看,真实的学习就是这样,来得自然而生动。孩子需要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思考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这实际上是一个自我思考、自我发现、自我感受的过程。

随着孩子年龄越大,孩子其实很多时候并不是因为对高深的知识不理解,反而会因为最基本的“常识”而感到困惑。影响到未来孩子生活的方方面面,最关键的是建立“系统学习”的方法上。而这些“常识”往往是在孩子亲身体验或者模仿中容易掌握的,远远超过家长和老师不厌其烦地填鸭式的教他们。

春天里的“花盲”,暴露了中国孩子最缺失的常识教育

在自然界里学习的常识教育,是应试教育无法弥补的真实

台湾作家蒋勋客座武汉大学教授的时候,让所有大学生到校园的樱花树下讲美育,他说“所有的文字都比不上看到一朵花慢慢开放的感动,大自然才是上课的真正课堂。”

如果有人在一个孩子降生前,问一位母亲,你希望你的孩子将来是永远成绩好还是一生幸福?想必所有的妈妈都会选择让孩子一生幸福。

再问,你更希望孩子分数高还是在现实中具有观察、思考、分析和创造的能力?想必所有明智的妈妈都会选择后者。

可是现实生活中,家长大多数被功利蒙蔽了双眼,只求高分和排名。我听得最多的就是:“趁孩子现在还小,还可以多玩玩,等过两年读书了,就没时间玩了!”。

有一个核心理念“让教育自然发生”。这种理念不是去上课外班,更不是去外面随便玩玩那么简单。我们费尽心机寻求各种方法让“教育”把孩子变得更强大,却忘了“人”是大自然的孩子——“自然”里藏了最直接的真理和答案,因此,我们在学习学校知识的同时更需要到自然里学习常识教育。

作为家长如何引导孩子在真实的环境中打开五感,观察、体验、思考、分析和创造,来弥补学校教育没法触及的那一部分?

答案是:带孩子在真实的环境中玩耍,在游戏里学。我们不仿想想:

这样的体验让世界在孩子眼中,不再是课本上单一的、枯燥的画面,而是一个立体的、多姿多彩的,值得探索的大千世界。

在真实环境中的学习,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不需要去死记硬背,不需要奋战题海,只需要放松投入,亲身体验。类似这样的差别,影响的不只是孩子的成绩,更是孩子的内心世界。


春天里的“花盲”,暴露了中国孩子最缺失的常识教育

最美人间四月天,不做春日里的“花盲”,和孩子在大自然中学习常识

时光飞逝,转眼在家防疫情的日子已悄无声息的走过了三月,迎来了一年中最美的四月。最美四月最适合做的事就是赏花,带孩子亲近大自然,孩子的观察能力也会提高,专注力也会加强。

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在梁间呢喃,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林徽因

四月,草长莺飞的日子里,每次带孩子出外赏花,你们是否留意过这些花到底和其它花有什么区别。梅花、桃花、杏花、樱花、李花、梨花,这些最常见的花,当它们摆在一起时,你是否还能分辨出谁是谁?

赏花识花正是你与孩子亲子互动的好时光,在分辨花与花的细微不同的过程,不仅培养了他的观察力和专注力也增进了你们之间的亲情,同时也让你在其他的家长面前脱颖而出,倍有成就感。

一到春天,父母可以把植物学家分享的一些科普知识,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学会如何辨花,而我常用的是下面的三种:

第一种,先花后叶

梅花:小区里每年1-3月梅花竞相开放,我发现梅花是单朵开花,花瓣呈圆弧形。花全部落完后才长出嫩嫩的叶子

杏花,也是单花开的杏花,刚开始的花瓣有些浅浅的红色;每年开在2-3月,和梅花一样是花落后再长叶子。杏花的花萼是紫红色而且是反折状,这也是我辨别杏花和李花最主要的区别。

第二种,边开花边长叶

李花:李花成簇开,花瓣小,花瓣之间有距离。3-4月,附近公园里李树花开一片的同时会长新叶子。仔细观察会发现叶子边缘是锯齿状。

梨花:梨的花和叶子都比较大,花和叶也是同时生长。远远望去,成簇开放,洁白一片。分辨梨花主要是看花药——红色或紫色

桃花:我们这里的公园里有一个桃花岛,每年3-4月,来拍照的人特别多,桃花都是单朵开,分辨桃花,我喜欢看花瓣,桃花的花瓣有些尖,也是开花的同时长叶子。还有一点新叶狭长,花萼是深红色

晚樱:4-5月还能看到成簇开放的樱花就是晚樱了,花瓣尖端有缺口。和早樱最大的区别是晚樱是开花同时长叶子,叶片有细细的锯齿边

第三种,先叶后花

早樱:花期一般在3月底-4月初,成簇成簇的开放,被风吹落的时候,让人有种身在仙镜的错觉,捡起早樱的花瓣会发现和晚樱一样,花瓣尖端有缺口,它的特征是先长叶子后才有花,枝干上也会发现有一圈圈的横纹。

春天里的“花盲”,暴露了中国孩子最缺失的常识教育

科学严谨,要记住这些知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有些家长把这些小贴士收藏之后,不久还是会给我说实在是记不住。

因此,我带孩子出去会用自制的辨花口决和折花手工来教孩子记住一些小知识点:

1、自制辩花口诀

梅花圆圆,桃花尖尖

樱花有缺,杏花萼红

李花花有距,梨花叠一片

上面几句是我自己编制的口决。家长和孩子可以自己编制符合自己记忆的口决,目的是方便自己快速掌握一些小知识点。

具体编制口决的一些小技巧:

不管什么事情,多看,多读,总是没错的。而对于我们来说,我们生活在一个幸运的时代,有大量的被整理出来的诗词,我们可以先去模仿。

句子押韵,不仅便于吟诵和记忆,更让作品具有节奏感及谐和之美。但是这里值得一提的是:虽说押韵很重要,但是口决的自然性更重要。

黛玉说:“若是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的。”这也可以说明,口决的趣味性远比押韵来的重要。口决的自然和趣味,是为了方便自己记忆。

自制口决,对家长来说简单自然,看到什么就说什么,听到什么就写什么,想到什么就表达什么,回归本真,让成年人在玩乐之中享受自由。对于孩子来说,自制口决,相当于语言的起蒙,和说童谣、唱儿歌一样,念口决的时候,会突然涌起一股强烈的快乐情绪。这是一种伴随着心灵的满足感,随着年龄的增长,清楚地留在记忆之中。

2、运用手工记住花朵的特征

曾经很多朋友问过我,为什么要教孩子做手工?

孩子从出生到三岁右脑只开发了60%,剩下的40%最佳的完善期就是3到12岁,孩子需要通过其他的方式继续开发。根据相关数据分析,动手与脑血流量的关联是相当明显的,所以培养孩子动手能力,就好比从小给Ta做脑力操。

从锻炼层面来说,做手工永远不是单纯的手部运动,一定伴随着大脑的高速运转,只有手巧才能心巧

从教育层面来说,耳听不如眼看,眼看不如手做,动手做后才知道,知识是立体的;

这里教给大家的手工是折纸,其实方法很简单,需要的材料也很普通,家家都有。方法:只需要将一张正方形的小纸片先叠成三角形,然后再将两边折叠几下,卷起后对粘在一起,构成了一个花瓣,根据花瓣的特征用剪刀修理下,最后花朵是由几个花瓣组成的粘贴在一起,就大功告成了。

教大家折常见的三种花:桃花、樱花、梅花

材料:正方形的纸,胶水或双面胶,儿童剪刀

步骤如下图:

春天里的“花盲”,暴露了中国孩子最缺失的常识教育

樱花的花瓣有缺口,折出来的樱花花瓣要用剪刀剪出一个小缺口,梅花的花瓣圆圆,折出来的梅花花瓣的边缘要记得修圆些

春天里的“花盲”,暴露了中国孩子最缺失的常识教育

几个相同的花瓣粘在一起,就做出了一个完整的花朵。(如:桃花是五个花瓣)

春天里的“花盲”,暴露了中国孩子最缺失的常识教育

手工成品

春天里的“花盲”,暴露了中国孩子最缺失的常识教育

在折纸的过程中,请不要着急,更不对孩子说“你真笨”。手拙那是没有机会练习和展示,以及肯定与鼓励。

不要跟孩子说“你要认真点”这种没用的空话。动手,是一种养成专注、严谨、坚韧等品格的有效载体,经常动手就会有收获;同时也家长和孩子之间一次非常好的亲子时光

写在最后:

前几年流行一句网络语“杜甫很忙”,这句话我觉得套用在现在的孩子身上非常合适,“孩子很忙”。现在的孩子,上学时每天被一大堆的家庭作业包围。假期时被各种兴趣班绑架。

在这种环境成长起来的孩子,看似懂得很多,也很优秀。但又深深地感觉到他们的无知,没常识,而这些常识就是未来最强大的生命基础。

带孩子走进自然,教会他们在自然中观察、体验、思考和创造,更懂得一草一木一花一虫产生的相互联系。对于孩子和家长来说,远方有景,心中才会有诗。这些的世界在他们眼中才是立体、丰盈的。孩子们的内心才更加真实,视野才会更加开阔。



免责声明:文中涉及到的自然博物知识,为个人理解,仅供参考,如果我的知识内容有误,请留言告诉我,我非常愿意核实并更正。以上图片均来源网络,如果涉及到您的版权,请联系我删除。

我是@木兰说博物,两个孩子的妈妈,喜欢阅读、写文,喜欢带领孩子走近大自然,亲近大自然,从而了解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为伴,心生敬畏,心存感恩。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13

标签:常识   孩子   樱花   杏花   梨花   缺失   美文   中国   梅花   花瓣   大自然   手工   叶子   桃花   家长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