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高效利用每天的时间?


怎么高效利用每天的时间?


今天我给大家揭秘两个高效利器7个实用小技巧,它们理论来源可靠(文末有标明参考资料的出处)、实际践行有效(我自己用了好几年,帮助我很多,亲测有效),非常好上手:

首先,我们应该意识到,时间管理是个伪命题

比如说,你拿张纸出来,写出第二天一整天的工作规划,包括工作事项以及对应的具体执行时间段,但是你当晚睡得不太好,尽管第二天一早8点人爬起来了,9点坐在了工位上,但你人很困,根本就恍恍惚惚不清醒,那你怎么管理时间都没用啊!

想到不等于做到,你只能去补觉。

或者硬扛着等中午午睡、等下午下班救命。而在硬抗的时间里,虽然你的精力不足以支撑你干活,但还能苟延残踹地刷刷短视频、吃吃明星的瓜等摸摸鱼,以此熬过去

我们随身带着日程表和待办事项清单,揣着掌上电脑和智能手机,即时通讯和提醒窗口布满电脑屏幕,这些原本旨在帮助人类更好管理时间的伟大发明,实际上没有什么用。

时间根本没法管理。人也不是机器人,没法像上了法条似的,一直不停歇地干活。

想要高效利用时间,真正有用的是精力管理和行动管理。

怎么高效利用每天的时间?

一、管理精力,而非时间,才是高效表现的基础。

精力就是做事情的能力。包括体能、情感、思维、意志四个方面。

● 你参加了一场长达4小时的会议,从头到尾没有一句废话——但是刚到下半场你的精力就急剧下降,连集中注意力都变得极其困难。

● 你精心规划了一天的12小时,但是到了中午你的精力就走向了负面,毫无耐心,焦躁易怒。

● 晚上你专门为孩子腾出时间,却仍旧被工作的思绪烦扰,不能专心陪孩子。

● 日历和掌上电脑都提醒你今天是爱人的生日,傍晚来临时你却因为疲倦失去了庆祝的心力。

每件事情——不管是与同事的互动、做出重要的决定,还是陪伴家人,都需要精力。精力的重要性看似显而易见,却经常被人们在工作和个人生活中忽略。如果精力的多少、质量、集中程度和力度不恰当,我们所做的一切事情效果都会大打折扣。

这里,分享4个管理精力的实用小技巧:

1.在你精力最好、注意力最容易集中的时间段,做工作、学习事项中最需要创造力的那一项,也就是做主动性、输出性事项。

而在精力不那么好时,做做简单执行的工作,或被动学习、听课的事项。

2.如果你一天中的创造性事项不止一项时,尽量把创造性工作和执行性工作交叉进行。

这样做最有利于你大脑的放松和休息。

因为穿插于创造性产出工作间的执行工作,这时候就相当于你在高强度运动2小时后,教练或者同伴在帮你按摩回血。况且,执行工作也要做,也算一部分工作成果呢。

3.每天设置合乎自己脑力的工作量。

每个人每天能被使用的脑能量其实是有上限的,所以不要奢求一天专注做输出工作8小时不间断,那会累死的,对凡人不太可能,也不具有持续性稳定性。

所以,每天给自己的工作或者学习任务安排要符合人的常理,要在适当范围内。

4.养成每日运动的习惯,哪怕只是晚饭后散步1小时。

因为运动是帮人缓解疲劳、恢复精力的最有效手段。

“运动不只是有助于恢复精力,更是人做脑力工作的支撑。

做多少脑力劳动,我就要相对于做多少体力锻炼。

长期运动的好处被人低估了。”

这是来自于一个用3年的下班后时间,有条不紊地翻译完一套100万字意大利小说的译者。

她说得很对,长期运动的好处被人低估了。

保持长期运动,对于人高效学习和工作的帮助非常大。

怎么高效利用每天的时间?

三、行动管理,是高效产出的关键。

当你精力管理做到位了,意味着体能、情感、思维、意志都处在一个相对良好的状态里,你的主观能动性大大增强了,往后,你只需要一个步骤“抬起腿向前走”,就能进入工作或学习中了,也就是在有效利用时间了。

但这个打双引号的“抬起腿向前走”,有那么容易做到么?

不容易。否则何来拖延一说?我曾经就是拖延症晚期患者之一。

这就说明行动管理的必要性。

行动管理的关键模型是:动力-阻力 模型。

也就是说,人想要抬起腿向前走,并且继续走,希望每天尽量走得远一点,都会面对抬腿的阻力、向前的动力,当某一刻综合而言,动力大于阻力,你就开启行动成功了;又一刻,阻力反过来你大于动力,你停下来了。

所以,行动管理的本质是,增加动力,减小阻力。

那么,下面分享3个提升行动力的实用小技巧:

5.利用期限效应制定小目标行动。

(昨天的“精神内耗”回答里讲过的改善内耗的行动小技巧,这里又出现啦,是我的最爱,非常有效治疗拖延、提升行动力的武器了。)

心理学上说,当人面对一个富有挑战性的任务,你会去幻想任务完成时的美丽图景,这对你实现任务是有一点点动力加成的。然而,人又很容易过度陷于任务完成图景、执念于结果,而对任务过程中的未知充满了恐惧,这就是你开启行动、踏出第一步的最大阻力。

我们也有体验,一旦事情被拖到最后,我们往往能集中注意力去做任务,尽管这时候可能时间不够了,也做不到很好了,只是被逼着去做,但在此之前,我们却“动”不起来,白白耗费很多时间和精力。心理学家认为,人们只有在接近目标的期限时,才能集中注意力去完成。这被称为“期限效应”。 

因此,不妨先将任务拆解成一个个阶段性的小目标,这样一来,每一个阶段性小目标的“最后期限”将提前,那么我们行动的阻力会被大大减小,从而初始动力就会提升,成功开启工作或学习。

6.提前一天将大任务拆解后的第一个小目标完成,助力第二天迅速进入工作

既然提升初始动动力,是行动力提升的关键,那么,我们可以在前一天晚上将第2天要完成的那篇4000字文章,先搜集好素材、确定写作结构,并且写个前500~1000字,那么你第2天就很容易接着写文章了对不对,根本没有任何阻力可言,因为第一步已经走完,第二步只用沿着第一步的惯性向前就OK了。

7.培养积极的仪式习惯

利用“只要……我就做……”的思维线索,培养积极的仪式习惯,可以助力我们提升初始行动力、减小行动阻力,更快速地进入工作或学习。

比如,每天开始要做创造性产出工作时,就给自己泡一杯咖啡(换成你喜欢的茶也可,只是举例),喝完咖啡,你就立马投入到工作里。

这样,刚开始是刻意而为,但多“骗自己”几次,慢慢你就养成习惯了,阻力减小了,初始行动力提升了,往后的日子里,只要喝完喜欢的咖啡,你就能立马专注于创造性工作啦!

以上揭秘的两把高效利器,7个实用小技巧,希望能帮到你更高效地工作和学习。

然而,知道不是做到,做到才是真的得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8

标签:高效   时间   都会   内耗   图景   阻力   美文   创造性   精力   事项   事情   习惯   目标   小时   动力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